李欣 王思程
摘 要 近年來,我國建筑業得到長足的發展,隨著信息化時代的到來,施工企業的施工方法,施工隊伍的施工技能都不相上下,企業實力非常接近,行業競爭相當激烈,以高利潤水平獲得中標的機會可能性微乎其微。而在有限的利潤空間內施工,一旦成本沒有控制住,就很容易虧損。因此,施工企業需要考慮如何將成本控制在目標范圍內,這就必須加強企業內部的成本控制。
關鍵詞 建筑業 利潤空間 成本控制
中圖分類號:F275.3 文獻標識碼:A
作者依據多年實踐工作經驗,針對目前建筑工程施工階段造價失控普遍存在的現象進行了分析,對工程造價確定與控制中存在的問題進行簡述,總結了一些確實可行的工程造價控制方法,希望與同行交流,更好的地進行工程管理工作。
1怎樣進行成本控制
施工項目成本是施工項目在施工中發生的全部生產費用的總和,包括直接成本和間接成本。而成本控制是在滿足工程承包條款要求的前提下,根據施工項目的成本計劃,對項目施工過程中所發生的各種費用支出,采取一些系列的措施來進行嚴格的監督和控制,及時糾正偏差,繼而保證施工項目成本目標的實現。
2施工項目成本控制的主要原則
建筑施工企業成本控制的目標,主要是降低項目成本,提高企業的經濟效益。因此,建筑施工企業成本控制中要遵循以下原則:
2.1成本最低化原則
在滿足合同和工期和質量要求的前提下,從實際出發,通過主觀努力將各種降低成本的方法和措施運用到管理中,以實現目標成本。
2.2全面成本控制原則
成本控制不僅僅指內容上涉及施工的各個方面,還強調在時間上,要從施工準備階段開始一直延續到項目竣工驗收和保修期結束為止,而且要求全員參與全過程管理。
2.3成本控制目標管理原則
采用計劃(p)——實施(d)——檢查(c)——處理(a)循環的目標管理方法。
即目標確定,分解;
目標的責任到位和執行;
目標的執行結果檢查;
目標的評價和修正。
2.4動態控制原則
動態控制就是中間控制,是成本控制的重點。
這是因為建設項目投資大,動則幾百萬上千萬元,而且施工成本是一次性的。若等到項目竣工后才來考慮控制成本,即使檢查出偏差,一切晚也,其成本盈虧已成定局,不能再糾正了。
因此,施工項目成本控制中心應該放在基礎、結構、裝飾、安裝等主要工程施工的中間環節,采用動態控制原理對其成本進行監控。
動態控制原理就是在項目施工前,根據制定的成本目標將項目分解成各個子項目,并制定子項目成本控制目標,在施工階段對子項目的施工過程進行監控,收集其施工實際成本,通過比較目標成本與實際成本,分析有無偏差,若發現偏差,就采取諸如經濟措施、組織措施等有效方法進行糾正,防止總成本的偏差累積,引起項目施工成本的虧損。
2.5例外管理原則
以上四項原則為常見問題的處理,而在項目實際施工過程中,有的也會出現一些“例外”情況,這些“例外”問題的出現也會對成本目標產生影響,因而不可忽視。
但是在處理過程中我們發現,這些“例外”問題往往不能安既定的模式來處理,而應該具體問題具體分析,要進行重點檢查,深入分析,并采用相應的積極措施進行糾正。
3施工項目成本控制方法
(1)以施工圖預算控制成本支出,主要包括下述三個方面的控制:
①施工項目人工費的控制;
②施工項目材料費的控制;
③施工項目機械費的控制。
(2)根據進度同步跟蹤分部分項工程成本控制。
(3)建立項目成本審核簽證制度,控制成本費用支出。
定期“三同步”與“三相符”檢查。三同步的內容有: 統一核算; 業務核算; 會計核算。三相符的內容有: 時間與工期相符; 進度與消耗相符; 實際工程量與計劃工程量相符。如不相符查明原因加以糾正。
(4)防止項目成本盈虧異常。
4結語
加強施工項目成本控制是施工企業創效爭收的主要途經,要做好成本控制,需要企業全員的配合,全員全過程控制。并重視中間過程的動態控制。工程項目管理人員人員需要利用“PDCA”循環原理,再結合目標定期核算檢查,及時發現問題,以采取適當的措施加以糾正,從而實現目標成本,實現企業經濟效益最大化。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