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我國教育行業有著悠久的歷史,傳統啟蒙教育方式在我國教育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傳統啟蒙教育主要是講究“文物并舉”,重視對受教育者身體素質的培養,注重教育與生活實際的聯系,促進學生形成良好的行為習慣,感悟人生的真諦。傳統啟蒙教育形式對我國現代小學教育發展具有重要的參考價值,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我國小學發展的若干問題,從而促進我國現代小學教育的高效發展。
關鍵詞:小學教育;傳統啟蒙教育;教育發展
小學階段是學生個性形成、開發智力和潛能的關鍵時期,也是形成人生觀、價值觀和社會觀的時期。因此,小學教育對人一生的發展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我國傳統啟蒙教育更重視對學生心智的培養,為我國幾千年來社會的發展培養了無數的人才,對保持國家的繁榮穩定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在新課程理念的背景下,我國教育行業在不斷反思和改革中,提取了積極的因素,運用現代教育手段,對于完善我國教育的發展具有重要的意義。
一、當今現代小學生發展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1.身體素質下降
當前我國小學生的身體健康水平并不客觀,各種健康指標呈下降趨勢。體育新課程標準的“學生體質健康標準”取代了傳統的體育指標,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體育達標的標準。而隨著社會的進步,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小學生的身高體重等發育指標應該呈上升趨勢,各項體育測試標準應該同步提升。但實際上新課程理念推出的體育標準相比于原來的標準卻降低了,正說明了小學生的身體健康水平正在下降。此外,小學生眼睛方面的健康問題也應該得到重視,據調查,我國小學生的近視率已經高居世界第二位,過度用眼不僅會造成兒童近視,還會誘發結膜炎等眼部疾病,因此,必須注重對兒童合理用眼、衛生用眼的教育和培養。
2.缺乏人際交往能力
當代我國的小學生絕大部分都是獨生子女,家長接送上下學,放學后也沒有與他人相處的機會,周末和及節假日被各種輔導班所占據,現在的小學生的交際面很小,不擅長與他人建立感情的羈絆,稍有不慎就會形成自私冷漠的性格,人際交往能力的缺失會影響到學生日后的發展,在步入社會后,難以處理社會關系和家庭問題,對日后的發展十分不利。
3.缺乏社會責任感
人類社會群居動物,人類創造社會,也存在于社會,每個人從出生開始就必須要承擔相應的社會責任。小學階段的教育任務之一就是培養出具有良好的社會責任感的接班人。但現在社會上的消極信息泛濫,一些不良思想正潛移默化的影響著少年兒童,導致許多小學生思想冷漠,與人交往缺乏信任,對社會情態缺乏了解,對公益活動產生抵觸的情緒。
二、何為傳統啟蒙教育
在長達幾千年的歷史文明中,我國形成了具有中國特色的發展道路,古人的先進思想和文明為我國現代經濟、政治、軍事及文化等各個領域都奠定了堅實的基礎,這與我國成功的傳統啟蒙教育息息相關。
傳統啟蒙教育是播撒在兒童心靈中的種子,隨著兒童年齡的不斷增長額逐漸生根發芽,最終呈現在一個人日常生活中的舉手投足之間。我國國學大師南懷瑾先生曾經說過:“曾經有人問我,為什么會有這么好的學問,我認真的告訴人家,這都是我13歲以前背誦的效果。”由此可見,小學階段是儲存知識的關鍵時期,也是形成中華傳統美德的重要時期。傳統啟蒙教育這種經歷時代變遷而不衰的教育文化,必然是我國古人留下的智慧結晶,這也是我國能夠立足于世界的基本保障。
三、傳統啟蒙教育對現代小學教育發展的作用
我國傳統啟蒙教育是以培養心智健全、品德高尚的人才為首要目標的,主要講授生活常識、歷史地理、道德倫理、行為習慣等內容,注重生活良好習慣的培養,是講究知行合一的綜合性教育。
1.傳統啟蒙教育中“文武并舉”改善小學生身體素質差的狀況
我國傳統啟蒙教育不僅注重學生對知識的積累,也注重傳統武術技能的學習。古代朝廷選拔人才時,不僅僅有文試,還有武試。這種文武并舉的教育方式可以鍛煉學生的體制,為學生一生的身體健康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中國武術是傳承中華文化的重要體現之一,在當今現代,中華武術仍然能夠很好的鍛煉青少年的體制,并為其學生提供防身健體的技能。因此,傳承中華傳統武術,能夠提高青少年的身體素質,對學生的整體發展起到促進作用。
2.傳統啟蒙教育能夠改善現代小學生人際交往能力差的問題
現代小學教育中,對于學生的交際能力培養并不夠重視,而傳統啟蒙教育的重點內容就是“學其事”。用古人傳授下來的方法去培養學生待人待物的方法,必然能夠培養出謙讓懂禮貌、進退有度、積極進取的人才,為我國未來的發展提供可靠的人才保障。
3.傳統啟蒙教育能夠改善現代小學生缺乏社會責任感的問題
我國傳統的啟蒙教育教材都有對人生責任的引導和教育內容。如《三字經》中的“犬守夜,雞司晨,茍不學,曷為人;蠶吐絲,蜂釀蜜,人不學,不如物”《論語》中的“禹,吾無間然矣。菲飲食而致孝乎鬼神,惡哀服而至美乎黼冕,卑宮室而盡力乎溝恤。禹,吾無間然矣”。等都是講授人生職責及社會責任感的。兒童在記憶的同時,會達到春雨潤物細無聲的教育效果,從而承擔起自己的社會職責。
四、結語
綜上所訴,我國傳統啟蒙教育能夠促進現代小學教育的高效發展,通過傳統的啟蒙教育將中華傳統美德及知識的種子播散在學生的心靈中,讓這些美好的種子隨著兒童的成長而不斷生根發芽,最終成為參天大樹,為振興我國民族傳統文化而不斷奮斗,成為新時代有用的人才。
參考文獻:
[1]周之良,馬偉寧.淺析傳統啟蒙教育對現代小學教育的借鑒作用[J].教育探索,2011(9)
[2]朱云波,閆新紅.從中小學學生學習生活現狀看現行教育體制的改革[J].散文選刊,2010(12)
作者簡介:
王云霞(1994.11—),女,籍貫:遼寧大連,專業:小學教育,學校(單位):沈陽師范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