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芳


摘 要:為使鎮內各校“一校一品”均衡發展, 從樣板引領推進、注重師資培訓、巧用場地器材等方面,基于校情、師情、學情進行了積極探索,有效地促進了全鎮各校“一校一品”的均衡發展。
關鍵詞:武術特色;統籌引領;一校一品;均衡發展
中圖分類號:G633.9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2410(2017)07-0062-02
作為鎮級中心小學的大彭實驗小學,多年來,堅持走“一校一品”武術內涵發展之路,秉承“以武陶情立德、以武強身健體、以武促智強文”的校訓,在師生武術操、組合拳、刀術、太極拳、太極劍、太極扇、武術社團的普及與提高等層面做了實踐探索,效果顯著。大課間、課外體育活動成為師生們共“武”的樂園,在“武”文化的熏陶下,全校師生體魄強健、精力充沛,學習、工作的勁頭足、效率高,武術特色發展深入人心、生機盎然。然而,一枝獨秀不是春,百花齊放春滿園。由于大彭實驗小學地處農村鎮中心的位置,需管轄全鎮5所村小,如何統籌中心小學及村小的協同發展,促進全鎮各校“一校一品”的均衡發展,是我們亟待突破的難題。為此,我們進行了積極探索,取得了階段性成效,現將其梳理成文,旨在為其他農村鎮校“一校一品”均衡發展提供參照。
一、全鎮各校現狀分析
全鎮共6所學校,其中中心小學1所,村級小學5所,在校學生共5600人,任課教師226人,其中專職體育教師9人,兼職教師26人。
由圖1可以看出,大彭鎮各校的學生人數多、班額大、專職教師少、兼職體育教師多,只能滿足體育課的開設需求,嚴重制約著“一校一品”的均衡發展,為此要覓尋突破路徑,以更好地促進體育教育的均衡發展。
二、“一校一品”均衡發展的有效途徑
1.樣板引領推進,統一思想,明確目標
以大彭實小武術特色為樣板,發揮其示范、引領作用,帶動全鎮小學打造“一校一品”的新局面,是我鎮學校體育發展的整體目標。開學初,依據各校的辦學理念,小學中心校“一把手”組織相關人員進行實地調研,提出了在師資、場地器材不足的情況下如何有效開展體育教學活動,打造鎮內小學“一校一品”特色,師生受益的活動構想,贏得了各位校長的認同。緊接著,在大彭實驗小學召開了武術特色活動推進會,全鎮各小學校長、體育教師及教師代表觀摩了大彭實驗小學武術特色操、武術大課間活動、武術系列游戲,武術校園文化及武術社團活動,學生一招一式如猛虎出山、一聲一吼如雷貫耳、一舉手一投足出神入化、一項項硬功夫震撼人心,所表現出來的精氣神和嚴明的組織性、紀律性及強烈的集體榮譽感,令每一位與會人員感到震撼。為此各校一把手及全鎮專兼職體育教師召開了專題研討會。通過會議,形成了以武術特色為樣板,助推 “一校一品” 均衡發展的指導思想,明確了“一年內初見成效”的發展目標。各校紛紛結合實際情況、辦學理念及地域文化等特點,規劃校本特色建設思路,制定出切實可行的“一校一品”實施方案(圖2)。
2.提升師資力量,團隊協作,發揮特長
教師是主體、是主導,更是學校體育特色長足發展的主力軍。基于專職體育教師不足的現狀,我們充分認識到只有提高專兼職體育教師的教學能力,打造一支能力過硬的體育教師團隊,才能更好地促進“一校一品”建設。為此我們采取了四項措施:一是加強專、兼職體育教師體育技能的指導與培訓工作,積極吸納其他有特長的科任教師融入體育教研團隊。二是組織專職體育教師參加區級以上的理論、技能培訓,再由專職體育教師進行二級培訓,教會兼職教師及體育小骨干掌握正確的知識與方法;在進行集中技能培訓時,要求一位負責體育老師帶領六個高年級的學生參加培訓。三是依據各校校本特色項目,采用請進來,走出去的形式,聘請校外專家進行校本研發的論證及培訓指導,組織教師到周邊鄉鎮觀摩、學習,借鑒其他兄弟單位的成功經驗,取眾家之長補己之短。四是充分發揮體育教師的特長及其他學科教師的優勢。例如:程莊小學體育老師周敏是健美操專業,對于健美操的編排有一定的經驗,創編了全校師生共同參與的健美操《向陽花》,深受師生的喜愛,同時組建了健美操興趣小組;雁群小學體育教師田秀榮大學時選修的武術專業,基于對武術教學的獨到見解,通過閱讀文獻、觀看視頻,結合自己的想法,創編了軍體拳、棍棒操。通過積極創新,不斷實踐,使自身的特長發揮到極致,真正有了用“武”之地。馬林小學沒有專職體育教師,但校長抓住音樂教師能歌善舞的特長,結合本校的辦學理念——藝術+體育,搜集素材,創編了校本特色《啞鈴操》及利用啞鈴開發了系列素質練習,深受師生喜愛。
實踐證明,在落實“一校一品”的過程中,不僅要提高專、兼職教師的專業素養,發揮體育教師的特長,還要借助其他學科教師的力量,來充實體育教師嚴重缺編的現狀,集思廣益,不斷探索,才能更好地打造“一校一品”特色建設。
3.巧用場地器材,提供保障,增添活力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在面臨場地器材嚴重不足的情況下,想把特色做大做強,就要有八仙過海各顯神通的本領。巧用場地,見縫插針,小場地做出大文章,解決了學生多、場地小的現實問題。例如:張井小學在研討校本特色時充分考慮場地小、器材少的實情,結合地域文化特色開發了民傳項目:五禽戲、跳繩、踢毽子、抖空竹等,這些項目,花樣多、易推廣,相對對場地的要求不是太高,學生大課間、課外活動場地分布在林蔭道上、教室前后、文化廣場的空地上等;學校還將倉庫改建成體育社團興趣小組活動的室內場地,為校本特色建設提供了有力保障。東風小學在花球啦啦操的基礎上,大膽創新,用彩色卡紙將裝滿小顆粒的廢舊飲料瓶包裹起來,做成了五顏六色的糖果狀,作為花球啦啦操的特制器材,并美其名曰“糖果啦啦操”,令人感覺新奇、時尚、創意。程莊小學的教師用紙板、彩色卡紙做成了美麗的花朵——太陽花,用彩色絲帶做成了花球,生動形象的自制器材為健美操增添了趣味與活力,學生們樂此不彼。
在推進“一校一品”均衡發展的活動中,各校都能借助現有資源,發揮教師的智慧,充分利用場地,開發自制器材,較好地解決了場地、器材不足的窘狀,提高了學生的練習興趣,也為校園增添了無限活力。
三、“一校一品”成效顯著
通過實踐,以武術特色為引領的全鎮學校體育工作開展得有條不紊。學生的身體素質不斷增強,精神面貌也得到了極大的改善,且陽光自信地詮釋著“一校一品”均衡發展的成效。在區教育局舉辦的小學生“四操一舞”決賽中,大彭實驗小學的武術特色操、廣播操均獲特等獎,張井小學的特色操、五禽操均獲一等獎;在全區中小學生啦啦操比賽中,我鎮的六所小學均獲一等獎的好成績。雁群小學的軍體拳、棍棒操在區讀書峰會上進行了展示,得到與會人員的高度評價。大彭實驗小學的武術提高隊表演的《功夫桃李》在市首屆少兒春晚中播出,獲得特等獎及最佳上鏡獎。在全區體育教師技能大賽中,榮獲集體一等獎;周敏、田秀榮、牛瑞三位老師均榮獲個人項目一等獎。
總之,在師資、場地等不佳的現狀下,以武術特色項目為引領,打造鎮內各校的特色發展,優化了教師隊伍,提升了學生的綜合素養,盤活了農村鎮內各校體育教研活動資源,“一校一品”的均衡發展也成為了大彭鎮學校一道靚麗的風景線。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