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靜誼
摘要:在現代技術的發展下,高職語文教學也掀起了一場革命,翻轉課堂、幕課、世界大學空間城等模式開始在高職語文教學中得到推廣,與此同時,傳統教學評價模式顯得不合時宜,暴露出一系列的問題。本文探討了傳統評價體系的不足,并分析網絡環境下高職語文教學評價體系的構建方式。
關鍵詞:網絡環境;高職語文;教學評價體系;構建
高職教育屬于高等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肩負著一線人才的培養使命,在社會經濟的發展上起著重要的作用。高職育人質量直接影響著高職教育的發展,在網絡環境下,高職語文教學也出現了新的變化,為了評估教學成果,改進教學質量,需要對現有的教學評價體系進行適宜的改革。
一、傳統高職語文教學評價的問題
科學的評價措施可以促進教學目標的順利實施,通過這種評價模式,教師可以及時反思教學情況,改進教學模式,找出提高教學質量的途徑,學生也可以利用該種評價模式查看自己是否順利完成任務,調整學習方法,提高學習質量。傳統教學評價模式主要通過考試,將成績作為評價學生學習成果的主要依據,學生只要在考試前死記硬背,就可以順利的通過考試,這種評價手法無疑過于單一。這種傳統的評價模式無法鍛煉學生的創新能力,也不能評估學生學習策略、學習態度與其他因素,更無法反映出學生的綜合素質與人文素質。并且,傳統評價主體為教師,教師主觀的給出結果,缺乏客觀性,學生很少參與到其中,無法調動起學生的學習積極性。[1]
二、網絡環境下高職語文教學評價體系的構建措施
在網絡環境下,高職語文教學也發生了新的變化,那么,在教學評價體系的制定上,也必須要注意到網絡環境的特征:
1、做好準備工作。為了提高教學評價的質量,必須要做好前期的準備工作。首先,是師資隊伍的準備,作為教師,要轉變自己的傳統思維,從“教書”轉化為“教學”,在課堂中營造出良好的評價氛圍。為此,學校需要適當調整教師隊伍的結構,綜合考慮到教師的職稱、年齡、專業結構、兼職指導要求等,加強培訓,提高教師的教學水平;其次,教師要對學生有必備的了解,將學生當做課堂中的主人,尊重他們的主體地位,讓學生積極參與到教學內容調整與評價共享過程中,這才是評價的最終目的;最后,針對教學設施進行準備,對于校園、教室、網絡實訓室等等,需要根據教學內容的要求進行革新,增加與語文學習相關的內容,讓學生可以順利的進行實踐。在教學環境的準備方面,不僅要強調學習環境,更要關注教學硬件設備,為學生營造出適宜的職場氛圍與文化氛圍,只有在這樣的教學模式中,學生的實踐能力才能夠得以提升。[2]
2、構建出多元化的評價主體。要提高教學評價的質量,必須首先構建出多元化的評價主體,將教師、督導部門、備課組教師、專家、學生納入到評價主體中,從課程創新性、合理性、發展性方面來評價。在學生考評主體方面,則由學生、小組成員、任課教師組成,從實踐性、主動性方面來展開評價,促進評價主體的多元化發展。[3]
3、改變傳統的評價內容。在傳統高職語文教學評價模式中,沒有涉及到學生人文氣質和語文能力的評價,為了解決這一問題,需要改變傳統的評價內容,實現評價的多元化發展。內容包括教學常規評價、教學氛圍評價與教學特色評價,教學常規包括教學計劃、課堂考勤、作業批改、檔案建立、教案制定、課堂記錄、網絡資源互動幾個方面;教學氛圍評價,要查看學生是否具有積極的情感體驗,師生有沒有一致的追求,各項活動的組織能夠順利開展;在教學特色的評價上,評估教學內容的安排效果、教學創新情況、任務完成情況、學生能力拓展等。該種評價模式解決了傳統評價模式單一的問題,可以立體的反映出教學質量。[4]
4、組合多種評價模式。在教師評價方面,不宜用成績來定英雄,建議采用公開課+隨堂聽課+學生座談會+討論交流會的評價形式,分值則分別占10%、30%、30%、30%;在學生考評方面,根據課堂表現、出勤率與互動情況方面進行評價,構成科學的評價模式。
在評價時,需要考慮到三個維度:(1)加強注意過程與結果的結合,在通過座談、問卷的方式來評估時,進行實施監控,追蹤教學與學習活動的開展情況;(2)從學生視角進行評價,注重學生學習態度、創新思維、合作精神與學習意愿的評價;(3)根據不同的教學模塊來評價,考慮到各個模塊的特點與性質。
5、突出評價體系的信息化。目前,信息化教學模式已經在高職語文教學課堂中得到了推廣,在信息化的教學課堂中,學生無論是在心態還是在思維上,都出于開放狀態,因此,評價體系也需要具有信息化的特征,不能一成不變。在信息化的教學模式下,不僅是學生,教師也被賦予了更多的自由空間,在教學活動中,可以根據內容要求選擇信息資源,在評價體系的構建上,也要突出信息化,創設適宜的條件,提高教學質量。在課后,引導學生利用網絡資源來展開學習,及時的進行評價,引導學生利用微信、QQ等與教師進行交流,及時反饋評價結果。
三、結語
在網絡環境下,高職語文教學活動也表現出了新的特征,傳統評價體系難以反饋出教學質量,在評價體系的建立上,需要具有創新之處。只有創新傳統的評價體系,高職語文教學才能跟上時代的發展步伐,為社會培養優秀的人才。
參考文獻
[1] 馬洪波. 信息化視域下的高職院校大學語文課程改革實踐研究[J]. 遼寧省交通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16,(06):70-73.
[2] 黃必輝. 《大學語文》教學現狀與改革的幾點思考[J]. 河池學院學報,2007,(S1):47-49.
[3] 劉新英. 關于大學語文的幾點思考[J]. 中國大學教學,2005,(02):38-39+46.
[4] 賈慧. 大學語文課程教學改革之反思[J]. 河套學院學報,2015,(01):85-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