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嬋
摘要:從我國的雙語教學的理論和實踐來看,當前我國還處于起步階段,所以對于全面推進素質教育來說這是一個比較新穎的工作。本研究主要針對中學雙語教學的分層教學進行研究,希望所得內容能夠為相關教學領域提供可行的參考。
關鍵詞:中學雙語教學;分層教學;研究
從2002年下半年開始,教育部就開始強化雙語教學。從不同的區域來看,雙語教學存在有不同的差異性,對于一個學生群體通過兩種語言進行教學一般來說是較為困難的,因此這就需要一個完美的雙語教學培養環境,學生能夠形成自我認同和對于兩種文化的自豪感。在素質教育的背景之下,分析雙語教學能夠充分地關注我國的文化背景,同時也能夠使學生對于母語的交往環境進行有效認知。
一、分層教學實施的指導原則
分層教學的主體必須是班級為主,并且將層次教學作為輔助,層次分得好壞能夠直接影響到分層教學的成功與否。分層教學的指導思想就是對傳統的應試教育進行轉變成為素質教育,它是一種成績差異的分層,而并非是人格的分層。所以為了避免會產生造成心理負擔,就必須要做好分層教學之前的思想工作,對學生的心理特點進行理解,講清道理使學生明確學習成績優異是客觀存在的,分層教學的目的并非是人為的制造等級,而是采用不同的方法幫助學生提高學習成績,這樣就能夠使不同的成績的學生能夠最大限度地發揮出自身潛力,縮小差距,能夠達到班級整體的優化[1]。
在進行對學生分層的時候需要堅持尊重學生,尊重師生的原則,要動態地進行層次的劃分,應該使學生能夠了解分層方案的設計,并且使學生清楚分層的目的和意義,可以統一師生認識,指導所有的學生能夠實事求是地估計自己,并且能夠通過學生的自我評估,學生完全通過自愿的原則選擇適合自己的層次。最后教師需要根據學生的選擇,再對學生進行合理分析,如果有必要在征得學生同意的基礎上作個別調整,最后公布分層的結果。這樣能夠使部分學生合理地分配到合適的層次上同時還能保持臉面自尊心不受傷害,可提高學習效率。
二、中學雙語教學中分層教學的策略分析
為做好雙語教學的工作,在進行雙語教學的分層教學是十分必要的。首先需要做好分層的備課工作,這能夠有效的落實分層教學和分類指導的前提,對于過去的一刀切的做法進行有效改善。因為學困生的起點相對較低,所以在教學的時候可以選擇先慢后快由淺入深,循序漸進的方法進行教學,需要有效地將教材的訓練目標進行分解,劃分成有梯度的幾個連貫的目標。可以要求學生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一步或幾步逐漸達到新課程標準的要求。對于優秀的學生,可允許他們超越目標,超進度學習,幫助學生擬定各個層次的教學要求,不能要求過高,也可以適當的增加相關的教學難度,避免加重學生的負擔,使學生消化不良。要求學困生掌握必然的知識,學會基本的方法培養基本能力,對于中等學生需要熟練的掌握相關的知識,并且靈活的應用基本方法,其發展理解能力,培養相關的探究能力[2]。
在教學過程中注意分層的應用,教師需要使每一個學生都能夠盡可能地達到較高的水平。在進行課堂教學的時候需要采用低起點坡度緩、多層次,立體化的彈性教學方法進行教學,為了有效鼓勵學生都能參與到課堂活動當中,使課堂充滿生機,教師可以將思維難度的問題讓給a層的學生進行回答,在將問題進行簡化以后,使c層次的學生進行回答,對于適中的問題,讓b層次學生進行回答。這樣就能夠使每一個層次的學生都能夠共同的參與到課堂的活動當中,能夠更好的激發出學生的課堂氛圍。這樣根據新課程標準的基本要求和設計,可以更好地面向中學生和學困生,一方面緩和了學困生的學習困難的情況,同時也能夠減輕學困生過重的課程負擔,培養學生積極的向上的學習態度。使學生做好分層練習工作,還要分類的對學生進行指導,需要使教師掌握一定的指導手段。教師可以根據本節課本的基本概念和主要內容涉及分類練習,并且有針對性地幫助學生強化對于基本知識的理解,并在對綜合知識的應用能力進行集體的訓練編制練習時,教師可以住一段時間題量和難度等方面的合理安排,保證學生的練習有所收獲。
綜上所述,本研究主要簡單就中學雙語教學當中分層教學的相關內容進行分析。筆者認為進行分層教學主要是合理地對學生進行合理的分成,同時在分層的過程當中注意不能傷害學生的自尊,同時要注意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有效地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
參考文獻
[1] 張韻君,劉小梅.內涵與模式:雙語教學的現實選擇[J].廣東培正學院學報,2015,04(01):215-216.
[2] 黃海艷.思維方式的培養:雙語教學的關鍵[J].常州輕工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6,27(04):21-22.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