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艷
摘 要:說明文教學是語文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在目前的說明文教學中,存在著觀念保守、方法陳舊、忽視單元教學等問題。因此,教師必須從學生的心理特點和具體的文本特色出發,轉變教學觀念,以語文的視角設計教學過程,才能激發學生學習說明文的興趣,提高學生學習效率。文章以鄭文光的《宇宙里有些什么》為例,研究說明文的教學,以幫助學生掌握提取說明文中心思想的方法以及如何寫一篇好的說明文。
關鍵詞:說明文;語文教學;教學設計;興趣
中圖分類號:G633.3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8-3561(2017)24-0085-02
語文課堂教學是教師傳播科學理念、滲透歷史文化、提升人文素養的基礎平臺,教師如何通過教學教材中的說明文達到發展學生認知思考能力、拓展科學實踐技能目標,是關系說明文教學成敗的關鍵。
鄭文光寫的《宇宙里有些什么》是一篇科學小品文,文章生動地介紹了關于恒星、星云、恒星系等天文知識。說明宇宙是物質的、運動的、無窮無盡的,表達了作者堅信人類一定能揭示更多宇宙秘密的美好愿望。這篇科學小品文是一個引導學生認識和學習說明文的很好的窗口:本文的說明順序頗有特色,由近及遠、由已知到未知地進行說明,便于學生通俗易懂地了解宇宙知識;本文綜合運用了多種說明方法,能讓學生具體地認識遙不可及的宇宙;說明語言準確而又生動。下面,就以鄭文光的《宇宙里有些什么》為例,研究說明文的教學,讓學生既可以掌握知識,又能在充滿語文味的寫、說課堂中輕松穿行,感悟遣詞造句、布局謀篇的奧妙。
一、教學目標
初步掌握說明文的五要素,學會條理清晰地說明事物。
二、教學過程
1. 導入
四方上下曰宇,古往今來曰宙。古往今來,四方上下的宇宙里到底有些什么呢?今天就來學習鄭文光的《宇宙里有些什么》。
2. 教學重點
教學重點:宏觀看全篇骨架,中觀識段落鋪展,近觀析層次構造。
(1)宏觀看全篇骨架——全篇提煉。這是一篇說明文,說明文不同于記敘文的“以情感人”,也不同于議論文的“以理服人”;用標題概括全文;用文中的一個關鍵句概括全文內容;用幾個關鍵句概括全文;縮寫課文,只保留最核心、最關鍵的信息。教師首先利用大屏幕出示如下內容。1)讓我們把目光投向無窮無盡的宇宙。2)這樣就可以知道,宇宙里有發光的星星,也即有大的小的以及中等的恒星,還有亮星云、暗星云等。3)宇宙是無窮無盡的,這里有銀河系等我們肉眼能看到的恒星系,還有我們用其他設備發現的恒星系,更有暫時沒有發現的地方。宇宙的運動是無窮無盡的。4)人類在“足不出戶”的時代能夠測算出,遙遠的星星體積有多大,溫度有多高,有些什么元素,在怎樣的運動。今天,載人宇宙飛船已經成功地實現了登上月球的飛行,將來一定會揭示更多的宇宙秘密。
然后教師講解:“這就是縮寫了。同學們還可以發現,在介紹這些恒星和星云的時候用了分類介紹的說明方法?!苯又處熢贋閷W生梳理全篇骨架:方位上由近處及遠處,邏輯上從已知到未知,順序清楚特點也凸顯,分類介紹層次更分明,總分分總結構真清爽。
最后教師可以組織學生做一個游戲:在幻燈片上出示一些學生的名字,讓學生給這些同學進行分類,如男生和女生,走讀和寄宿,班干部、課代表、普通同學,學科進步學生、文體優秀代表……再讓學生運用幾個關鍵句說明所有的同學分類。這樣,學生通過分類續寫,了解了如何提煉說明文的全篇骨架,找到了文章的主要觀點。
(2)中觀識段落鋪展——比較法。寫好說明文的關鍵是抓住事物的特征。所謂“特征”,就是這一事物區別于其他事物的標志。事物的特征往往不止一個,必須有條理地、按一定的順序說出它的各個特征,并突出其主要特征。教師首先用幻燈片出示文章的第21小節、第3小節、第4小節、第5小節,讓學生看看這些段落之間的關系。
然后教師進行小結:橫式展開是并列,縱式前進看發展,標志詞語來引領,小小段落有顏值。這里,教師又組織學生開展了一個小游戲:我們班的課堂。讓學生根據以下句式進行擴寫:我們班的課堂真……有的(過去)……也有(現在)……還有(將來)……全都是……全都是……(我們班的學生……)這樣,學生通過擴寫句子,更加深刻地了解了說明文的寫作方式,也明白了如何從一篇說明文中理清各段落的關系。
(3)近觀析層次構造——找規律。教師用幻燈片出示以下段落,并讓學生說說以下段落中的每句分別講了什么?課文第10小節:對象+位置+特點+分類,課文第11小節:對象+特點+位置+傳說,課文第16小節:對象+位置+特點+距離。
教師進行總結:小小段落造層次,微雕工藝最精絕,有章可循巧組合,錯落有致見功力。這里,教師又組織學生開展了一個小游戲:請自由組合“性別、年齡、形象特點、上課風格、性格特點”等要素,用準確而活潑的文字介紹七(12)班的任課老師。這樣,學生就學會了找到說明文敘述的規律,并通過游戲,掌握了如何準確細致地說明一個事件。
3. 作業
用準確而生動的語言,有條理地介紹我們的班級。
4. 總結
作為一篇科學小品,之所以能把神秘的宇宙介紹得如此科學、如此通俗易懂,是因為運用了科學恰當的說明方法。無窮無盡的宇宙期待我們去探索,有滋有味的生活等待我們去咀嚼,只要我們用好條理清晰的結構,就能寫出眉清目秀的文章。
三、結束語
說明文是以說明為主要表達方式,以解說事物、闡明事理為基本內容,給人以知識的文章體裁。在中學語文教學中,說明文教學存在著觀念保守、方法陳舊,課文理解淺嘗輒止、不能適時挖掘升華,注重單篇教學、忽視單元的存在,注重“體”的教學、忽略其他要素等問題。因此,語文教師必須轉變傳統教學觀念,更新教學方法,挖掘說明文的閃光點,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幫助學生把握說明文的規律,提高學習效率,才能讓學生體驗到說明文的魅力,感受到學好說明文的重要性。
參考文獻:
[1]蒲海紅.情理相依 言意兼得——略論說明文教學中的文本解讀[J].江蘇教育研究,2011(34).
[2]張倩.說明文教學方法改革探討[J].六盤水師范學院學報,2016(05).
[3]王科威.言語現場,讓說明文教學“動”起來——《景泰藍的制作》言語活動案例[J].語文知識,2015(12).
[4]趙昕婷.說明文教學內容的確定性研究[J].牡丹江大學學報,2013(09).
[5]任富強.理性的冷落和文本的誤讀──對科技說明文教學現狀的思考[J].南京曉莊學院學報,2001(01).
[6]張夢華.“任務型”教學途徑在說明文教學中的運用[J].上海教育科研,2010(04).
[7]朱柯吉.說寫結合,讓說明文教學更精彩[J].教學與管理,2013(26).
[8]薛晴.說明文教學中的閱讀力提升基點——李旭東老師《松鼠》閱讀教學鑒賞[J].語文知識,2016(11).
[9]梁爽.科普性說明文語言訓練的三個層面——以教學《果園機器人》《飛向藍天的恐龍》為例[J].教學與管理,2015(02).
[10]葉壬華.說明文教學中的困惑與解決方法[J].井岡山醫專學報,2008(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