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巖
摘要:綜合性學習是課改后義務教育語文學科中的嶄新內容,這是語文教學內容的重大改革。農村小學因為種種因素的限制,使語文綜合性學習的開展成為當前面臨的一道難題。要解決這一難題,首先,教師要積極主動地轉變教學觀念;其次,教師要有強烈的資源意識。深刻理解新課標語文綜合性學習活動設置的目的,切實轉變傳統的教學觀念,充分挖掘農村學校的特色和優勢,創造性地用好用活那些得天獨厚的教學資源,從而讓農村孩子的語文素養和實踐能力得到提升。
關鍵詞:農村小學;語文教學;綜合實踐;綜合性學習
《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在教學建議中提到“在教學中努力體現語文的實踐性和綜合性,溝通課內外,充分利用學校、家庭、社會等教學資源,開展綜合性學習活動,拓展學生的學習空間,增加學生語文實踐的機會?!倍罢Z文”正是新課改中的一個亮點,它改變了以往語文教學相對封閉的狀態,改變了課本是唯一的課程資源的狀況,是實現語文實踐的一個非常重要的舉措。如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有效地開展綜合性學習呢?首先,教師要積極主動地轉變教學觀念;其次,教師要有強烈的資源意識。語文綜合性學習突破了課堂中心、教師中心的學習模式,學生根據學習活動課題,在研究過程中主動地獲取知識、應用知識以及解決實際問題,從而全面提高學生整體語文素養。
我是一所農村小學的語文教師,從教已經二十年。由于學校地處農村,和城市學校相比,教學環境相對閉塞,教學條件也相對落后。我認為這些外部條件雖然是死的,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但是我們廣大教師完全可以通過積極的人為因素使一切教學活動活起來,甚至能夠做到變劣勢為優勢,借匠心而出成效。只要我們語文教師在日常教學活動中善于開動腦筋,不斷總結經驗,積極尋求辦法,就有可能最大限度地利用好身邊有限的資源,做到化腐朽為神奇,使有限的身邊資源充分為我們的教學服務。下面我就結合自己多年的教學實踐,針對“怎樣在農村學校實施語文綜合性教學”這一主題談一點自己膚淺的看法。
語文綜合性學習主要表現為語文知識的綜合運用,聽說讀寫能力的整體發展,語文課程與其他課程的溝通,書本學習與實踐活動的緊密結合,也是溝通課堂內外聯系、溝通學生與自然社會的聯系、溝通語文與各學科之間聯系的紐帶,是貫穿于課堂教學和課外活動之中的基于文本又超文本的語文學習活動,具有極強的開放性。
為此如何開展好語文綜合性學習這點很重要。在農村小學,我認為要實施語文綜合性教學就必須結合農村實際,要針對農村孩子自身的特點,盡量考慮到本地人文、地理、環境等方面的特有因素,努力做到揚長避短,對農村有益的教育教學資源進行較為合理的運用,使我們的地域優勢得到充分地發揮。這樣才能確實起到實施綜合性學習的目的,而不是僅僅流于表面形式,使學習變成一個低效甚至無效的簡單過程。在實施此類教學之前,我們每位教師在相應的備課環節中就應該充分考慮到這些特殊的因素。農村為語文綜合性學習活動提供了廣闊的舞臺。如:文化歷史的獨特性、地方特產的流傳性、地理位置的特殊性、人們生活的簡樸化……因此,農村小學的語文綜合性學習活動開展,應當充分體現農村特有的特色,以激發學生對富有本地特色的、從自己身邊來的課題,研究起來更感興趣,也更容易取得成功。例如:我與學生一起開展的主題活動:《童眼看家鄉——“鄉飲”》、《走近鄉飲集貿市場》、《垃圾分類的調查活動》等,就充分考慮到了這一點;而孩子們能夠有機會進一步深入了解自己身邊的日常事物,他們的興趣與熱情也都特別高漲,從而為語文綜合性學習活動的有效開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農村學校與城區學校相比,運用語文教學資源開展語文綜合性學習活動雖然有難以克服的弱勢,如經濟文化水平落后、教學設施較為缺乏、教師整體素養偏低、信息獲取與交流相對滯后、農村孩子的知識面狹窄等。但是農村小學也有自己獨特的資源優勢,只要教師能充分挖掘和利用好這些優勢資源,創造性地開展語文綜合性學習活動,就會更有利于語文教學的順利進行。比如在教學《植物媽媽有辦法》一文時,由于我們的孩子從小接觸到蒲公英、蒼耳等植物,對這方面的情況普遍比較熟悉,這恰恰就成了我們的優勢所在,反而是城里的孩子無法相比的。我借此精心設計語文綜合性學習方案,讓孩子們在課前就從現實生活中收集豌豆、蒲公英、蒼耳等植物的相關信息,借此培養他們在生活和學習中綜合利用各種信息的能力;引導他們看一看、摸一摸,留心觀察身邊的植物,從中培養他們的觀察能力、探究能力和親近大自然的興趣;引導他們描畫喜歡的植物,鼓勵他們用小手親自畫一畫感興趣的植物,由此培養他們的繪畫興趣和審美情趣;引導他們敘說描寫這些植物的相關特點,培養他們的口語交際能力和寫作能力……通過這樣實實在在的有效的教學活動,學生學得更加扎實,知識掌握得更加牢固,并且在無形中還培養了他們學習語文的興趣和自主探究學習的習慣,其語文綜合能力也必定會在潛移默化的熏導和日積月累的沉淀中得到顯著提高,為今后實施可持續教育打下良好的基礎。
總之,只要我們在教學中善于挖掘、利用身邊資源,有意識的主動借用這些資源,就能使農村學校的語文綜合性學習展現出自己的特色,使我們的教學活動呈現出生機勃勃的可喜局面,從而收到較好教學的效果。在小學語文教學中開展綜合性學習,要從尊重學生的這種精神需要出發,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積極啟發學生獨立思考,使學生能夠主動地參與學習。教師的任務就在于把學習知識的規律和方法教給學生,積極創造條件,引導學生動腦、動口、動手,讓學生流暢地讀、主動地說、大膽地唱、活潑地跳、自由地畫……鼓勵他們勇敢地發展自我、認識自我、發掘自我,實現良好個性的自主發展。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