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晴晴
摘 要:教師要嘗試新的教學方式,提升英語教學質量。英語語篇教學,就可以起到這樣的效果,教師讓學生去逐句理解,幫助學生讀懂語篇,增強學生的英語學習能力。指導預習,自主探究;推敲揣測,整體理解;篇段結合,重視語境。
關鍵詞:語篇教學;小學英語;核心素養;學習能力
中圖分類號:G421;G623.31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8-3561(2017)23-0041-01
英語學科核心素養主要由兩部分組成,其一是必備品格,包括文化品格和思維品質;其二是關鍵能力,包括語言能力和學習能力。學生作為特殊的群體,他們對周圍的事物認識不夠充分,好奇心比較強。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抓住這一特點,增強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提高他們的英語應用能力。尤其在進行語篇教學時,教師要引導學生逐句理解,幫助學生讀懂語篇,提高他們的英語學習能力和應用水平,從而提升其英語核心素養。
一、指導預習,自主探究
語篇相對來說較長,涉及的詞匯、句型、文化比較豐富,如果學生在學習之前沒有進行準備而是直接學習,會增加學生學習的難度,從而降低學生學習的興趣。教師需要提前加強指導,讓學生在學習前開展預習,從而在有所準備中學得更快更好。例如,在教學 “Birthdays”這篇課文時,教師不要急著給學生講解,而是要讓學生自己先進行課文的預習。教師可以讓學生先收集一下自己家人和最好的朋友的生日,以幾種英語形式寫出來進行提問,回答的人要說出來具體是哪一天的生日。比如學生可以問朋友“When is your birthday?”或者這樣問“What is the date of your birthday?”回答“It is on eleventh of July.”或者“My birthday is on December tenth.”如此一來,學生不僅可以掌握幾種提問生日的問法,而且也提高了英語的交際能力。然后讓學生就“Birthdays”寫一下自己過生日的場景,對比課文中的描述找異同。有的學生是這樣寫的“On my birthday, there must be a big birthday cake from my parents. Then my sister and my best friend might give me some gifts. And we must have a big dinner for my birthday. I am very happy in this day.”學生找出說自己過生日沒吃面條,課文中講到吃面條了,并且在過生日的這一天所有的人都會非??鞓?。通過這樣的設計,學生完全掌握了本章的學習要點,在預習中對本章的內容有了一定的了解,學習起來不再費勁。
二、推敲揣測,整體理解
學習一篇沒有接觸過的英語課文,然后讓學生翻譯理解會有些困難。這時,學生不可一味地想每個單詞的字面意思,而是應該注意推敲單詞在上下語句中的意思,大膽地猜測單詞的意思,然后放在整篇課文中進行理解。這樣,理解一篇課文就會容易得多。學習一篇課文時,不應該僅局限于單詞的基本含義和自己已有的知識,有時候,巧妙推敲和仔細揣測比完全了解單詞的含義更重要。在教學“The lion and the mouse ”這篇課文時,教師就讓學生大膽地進行猜測,從整篇課文中進行理解。教師可以先讓學生把不會的單詞畫出來,大多數學生劃出“forest”“woke up”“net”“hole”這幾個單詞,然后引導學生大膽猜測,從整篇課文中進行理解。一個學生這樣說道,獅子是森林之王,所以“forest”就是森林的意思,老鼠走過去打擾了獅子,獅子很生氣,可以推測是獅子在睡覺,老鼠吵醒獅子了,從而理解“woke up”是吵醒的意思。兩個人肯定是拿網把獅子抓住,所以“net”就是網的意思。從課文最后來看,老鼠救出了獅子,老鼠怎么從網中把獅子救出來的呢?這時,可以仔細推敲一下老鼠擅長打洞,所以“hole”就是洞的意思。如此理解,這樣一篇課文就全面解決了。
三、篇段結合,重視語境
在語篇教學時,無論采用哪一種教學方法教師都應該注意到這一點:無論語篇分成幾段,它都是作為一個整體出現的,都是建立在相對完整的語意和語境中。所以,教師在教學時應該在語境中進行篇段結合,讓學生真正理解所學的知識。任何一篇課文都少不了語境和篇段的結合,從這兩個方面理解課文會使課文更加簡單。在教學“Party”這篇課文時,好多學生不能理解第二大段中“It is Sunday morning. Then children bring their things to Mikes house.”的意思, 教師是這樣設計課程的:先讓學生通讀一遍課文,感受一下課文是在怎樣的語境下生成的,然后再與整篇課文結合起來進行理解。經過教師這樣的引導,好多學生知道了方法,也明白了課文的含義。一名同學這樣說:從課文結尾看“party begins”可以看出他們在開party,所以就有孩子們在Sunday morning去Mikes house,但他們為什么都拿著東西去呢?這時從第一段及全文可以看到“They will play with toys.”如此一來,學生的疑惑就完全被解除了。
四、結束語
總而言之,在語境中教學,會使學生在學習中投入感情,加之篇段的結合,使學生能夠更深刻地理解課文中所學的知識,從而將知識更加靈活地加以應用。在英語教學過程中,教師應加強英語語篇教學的講解與分析,這樣才能夠提高學生的英語學習水平,從而更好地引導學生學習英語,為提升他們的英語核心素養提供良好的幫助。
參考文獻:
[1]張敏.小學英語繪本教學存在的問題及解決策略[J].北京教育學院學報,2016(05).
[2]劉澄.體驗式學習在小學英語語篇教學中的應用[J].基礎教育研究,2014(07).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