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劼
【摘要】本文通過分析微課與翻轉課堂教學手段以及大學口語教學的特征,提出將微課與翻轉課堂實施于大學英語口語教學的的合理性。利用大學英語口語課堂實踐案例進行分析,結合問卷法與訪談法,論證了微課與翻轉課堂應用于大學英語口語教學的有效性,也揭示了此教學手段的一些弊端并提出改進建議。
【關鍵詞】微課 翻轉課堂 有效性 大學英語教學
一、微課與翻轉課堂
1.概念界定。2014年由胡鐵生提出的微課概念被廣泛采納,明確“微型教學視頻”是微課的核心,是“針對某個學科知識點或教學環節而設計發展的一種情景化、支持多種學習方式”的視頻課程。微課具有配套教學手段以及明確教學目的,以多種形式配合實際課堂教學,實用性強,內容精簡針對性強,形式多樣趣味性高。
翻轉課堂是將課堂時間與課下時間翻轉,學生利用微課在課下時間完成對知識的學習,課堂時間由學生的提問、討論、實驗構成。轉換學生角色,學生掌控課堂,由以前在課上聆聽老師講解的被動角色轉變為在老師引導下思考探尋知識的主動角色,充分調動了學習積極性,培養自主意識,提高課上參與度以及學習效率。
2.優勢。微課:微課以視頻方式呈現,內容直觀趣味性強,以微課呈現的英語課程可利用圖像以及音頻多向刺激學生的視覺、聽覺。在線視頻形式不受時間地點約束,學生可根據自己的需求自由掌握,內容短小精悍,將知識碎片化處理,有助于學生在短時間內集中注意力;網絡平臺為微課視頻提供了傳播途徑,學生及時接受到最新的微課內容,學生也可根據自己的學習需求在平臺上自己找尋適合自己的微課,達到個性化學習的目的。
翻轉課堂:傳統教學的課堂時間一般應用于知識的傳遞與講解,學生在課下完成對知識的消化與吸收,課下時間學生產生的問題無法得到及時有效的解決。在翻轉課堂模式下,學生在課下通過微課獲得知識的傳遞,課上時間在老師引導下討論吸收知識,老師可根據課堂上的問題及時給出回應與解答,幫助學生快速有效吸收知識。
3.應用于大學口語教學合理性。英語學習是一個持續艱難的過程,而口語學習可以說是難上加難。大部分同學,在小學、初高中的英語學習中,對于聽力、閱讀、寫作尚有一定基礎,唯獨口語在之前九年的應試教育中幾乎處于空白狀態,學生主觀上羞于開口,怯于開口。因此在口語課堂中的最大限度的鼓勵學生,不僅可以端正學生的英語口語乃至整門學科的學習態度,而且可以促使學生完成持續深入型學習,真正提高英語能力。
微課本身具有的趣味性可以減輕學生對于口語學習的畏難情緒,而翻轉課堂可以將口語知識如表達方式的學習轉換到課下,在課上完成知識的重組再吸收。學生在翻轉課堂的教學手段下對于口語已經完成自主學習,在口語知識武裝下,可以有準備的來到課堂進行口語練習,消除畏難情緒,增強表達自信,提高口語學習效率。
二、研究設計
微課與翻轉課堂在國外已經取得了成功,我國其他省市的高校也有幾例以這種模式實驗于大學英語教學的成功事例。在廣西大學進行的基于微課的大學英語教學模式調查與分析中,超過半數同學表示微課提升了自己對于英語學習的興趣;81.3%的同學表示微課對于英語學習有幫助。但是到目前為止,還沒有一個針對大學英語口語教學的實踐分析,為填補這一空白,筆者所在的小組利用《流暢英語口語教程》
(第三冊)共制作15節微課用于口語課堂教學,應用翻轉課堂教學手段,對參與課堂的50名學生進行問卷與訪談,觀察其對于微課與翻轉課堂的接受度與認可度。
1.研究問題。通過本研究擬回答以下問題:在微課與翻轉課堂的教學手段下(1)學生是否更樂于進行英語口語學習?(2)學生的英語口語學習是否更高效?(3)此研究下的微課與翻轉課堂教學手段有哪些需要提高的環節?
2.研究對象和研究方法。本研究的學生參與對象為天津財經大學珠江學院口語工作室中的50名學生,教師參與對象為4名工作室教師。50名學生均為4位教師通過口語面試篩選出來的學生。在選拔考試中,工作室記錄其面試分數以備后續使用。該學期口語教學開始前,隨機將50名學生分為實驗組以及對照組,兩組教學內容一致,但實驗組在口語教學中加入微課與翻轉課堂,另一組依舊采取傳統的教學方法,每次課后對實驗組學生進行問卷調查并隨機在實驗組以及對照組分別抽取1位同學進行訪談,搜集學生對于微課與翻轉課堂的反饋。最后,學期末由工作室外的四名教師對學生進行口語考核,比較兩組學生的口語成績提高幅度,從而得出微課與翻轉課堂是否有利于學生口語能力提高的結論。
3.研究工具。
(1)雅思口語能力維度。根據雅思口語考試評分標準,將口語能力細化為四個維度:1)表達能力-如準確表達自我觀點無歧義;2)詞匯以及單詞的運用能力;3)語法的準確性與多樣性;4)語音。學期開始以及結束時均采用雅思口語能力維度來對50名學生進行口語能力打分,為更準確評價學生的能力高度水平,口語測試采取100分滿分制,且四項獨立評分,最終取四個維度評分的平均值。
(2)調查問卷。調查問卷為考察學生對于口語課堂的評價,共設置問題10題。前兩題主要詢問學生在微課前后對于口語學習的心理狀況,將心理情況細化為:1)喜歡;2)期待;3)無感;4)緊張;5)厭倦;三四題針對學生在口語課前后的心理狀況。五六題詢問學生對于微課在口語學習方法作用的態度,將態度細化為:1)幫助極大;2)一般幫助;3)可有可無;4)妨礙學習;七八題針對學生對于口語課堂的作用;九十題針對學生在課堂有更多自主權的反映情況。
(3)訪談問題。訪談問題主要針對兩大方面,一為對于口語課前加入微課,學生的學習反映情況;二為學生在課堂有更多自主權、通過自主學習達到教學目標的意見與反饋。
三、研究結果
絕大多數學生對于微課的實踐持肯定態度,并且反映微課確實促進了他們的英語學習,提升了學習興趣采用翻轉課堂形式進行大學英語教學是可行的。與對照組相比,采取翻轉課堂模式的實驗組表現出更高的興趣以及自主學習性,達到了更高階的教學目標。在與學生的訪談中,實驗組的學生分別反映了微課與翻轉課堂的以下優勢:endprint
1.自主學習階段。通過觀看教師上傳的對應微課,學生了解碎片化英語知識;通過翻轉課堂形式,學生在課外時間做到了對于英語知識的掌握,二者結合,增加了英語學習時間以及潛意識輸入。相比于課堂教學,自主學習階段學生可以自我掌控學習進度,學生可以獲得充分的自信,不會出現沒跟上課堂進度的緊張與焦慮情緒。因此,微課與翻轉課堂增加了學生的英語學習時間與潛意識輸入,提高了學生的自信。在自主學習階段,學生可以更有效地自主學習,進行吸收,從而達到習得的目的。
2.課堂研討階段。在微課與翻轉課堂方式下,課堂研討階段建立在自主學習階段之后,并且有學生主導、老師引導。老師針對學生在第一階段集中反映的問題給出解答并帶領學生進行深入討論,加深對于知識點的理解與掌握。在作為課堂的主導者,學生在無形中增加了自律與自信,通過課堂討論深入思考知識點,自己找出問題的解決方法。而學生帶著疑問參加課堂活動明確了自己的學習目的,提高在大學英語課堂上的學習動力。
3.個性化學習階段。通過前兩個階段的學習,學生已經基本掌握了該階段的英語知識,在微課與翻轉課堂模式下,學生在課后可以根據自己的興趣、能力、專業選擇適用于自身條件的微課進行學習,個性化學習依從于學生的自我興趣,興趣產生動力,促進學生對于知識的吸收。微課與翻轉課堂能夠實現個性化學習的關鍵在于把學習的主動權還給學生同時教師可以有效引導監督,及時給予反饋與建議,幫助學生在語言個性化學習中更有效地習得。
四、大學英語教學下微課與翻轉課堂的發展
首先,應加強微課應用環境平臺的開發,整合與匯聚整個區域的微課資源,使其產生聚集效應。因為一節孤立的微課是發揮不了作用的。因此這對我們各個高校在微課應用環境平臺的開發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其次,在進行微課環境建設時,應當特別處理好微課“零散化”與“專題化”、“個體化”與“團隊化”之間的關系。同時還應注重建設系列化的微課程,只有這樣學生既可以能基于知識點進行有針對性,查漏補缺的學習,也能開展連貫性、完整性的建構式學習,而非雜亂不成體系的知識。
第三,要注重課程團隊協作開發,提高微課建設水平和效率,避免教師個人單打獨斗,閉門造車,各自為政的低水平重復建設現象。
參考文獻:
[1]胡鐵生,黃明燕,李民.我國微課發展的三個階段及其啟示[J].遠程教育志,2013(4).
[2]崔艷輝,王軼.翻轉課堂及其在大學英語教學中的應用[J].中國電化教育,2014(11).
[3]盧海燕.基于微課的“翻轉課堂”模式在大學英語教學中應用的可行性分析[J].外語電化教學,2014(4).
[4]胡少斐.基于微課學習的大學英語課程教學模式調查與分析-以廣西大學為例[J].廣西教育,2014(3).
[5]仇慧.基于翻轉課堂模式下的大學英語教學的研究[D].東北石油大學,2014.
[6]蔣蘇琴.克拉申二語習得理論和多媒體輔助英語聽力教學-一項基于大學英語教改模式的實證研究[J].外語學刊,2010(3).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