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麗英
【摘要】在英語閱讀教學中,通過思維導圖進行分析,能夠系統(tǒng)、清晰的展現(xiàn)出復雜困難的問題,幫助學生深刻理解掌握英語知識,更加容易記住和組織所讀材料,從而提升英語閱讀的教學效率,提升學生各方面的能力,為未來發(fā)展奠定基礎。
【關鍵詞】思維導圖 英語閱讀 英語教學
思維導圖是以中央關鍵詞,對想法進行形象化的分類和構造,通過輻射線將所有關聯(lián)項目、代表字詞、任務和想法連接起來的圖解方式。經(jīng)過思維導圖思考方法,可以提高資料儲存量,激發(fā)學生創(chuàng)造力,進而提高學生大腦思維效率。
一、全面解讀思維導圖
1.思維導圖的定義和特點。思維導圖又被稱為思維地圖、腦圖和心智圖等,是種圖形思維工具,是種通過圖像思考和表達其思維的工具。思維導圖能夠利用圖形激發(fā)大腦潛能,讓大腦皮層展現(xiàn)出智能,這其中有學習者對數(shù)字、詞匯、韻律、邏輯和顏色等感知。
思維導圖的特征包括:1)以中央圖形作為注意焦點,背景簡單化,主題更加突出;2)與主題相關的主干部分作為分支,從中央面向周圍放射;3)分支結構可能是關鍵圖像也可能是關鍵詞,對次重要話題應用分支形式從較高分支展現(xiàn)出來;4)各個分支構成相連節(jié)點結構。
2.思維導圖與閱讀的關系。在英語閱讀中應用思維導圖,可以幫助學生認識和把握閱讀文章;利用思維導圖進行英語閱讀,能夠讓學生依據(jù)文章內容勾畫出不同線條、圖片和圖表,從而將復雜的內部關系表達出來,把多余的信息刪除掉,可以提高學生英語閱讀理解能力和閱讀速度。布贊指出從思維導圖特點出發(fā),在新的聯(lián)想出現(xiàn)時,就會添上重要的詞和圖像,體現(xiàn)了人腦的創(chuàng)造性,在學習知識中加入自我思考可以散發(fā)思維,可以使閱讀材料在認知上從感性步入理性,利用思維導圖的制作構建文章主題和信息,讓學生對知識清晰且充滿邏輯性。
二、在英語閱讀教學中思維導圖的應用
1.思維導圖制作過程。教師在對英語閱讀進行講解時,首先要讓學生在閱讀材料中找到關鍵詞與關鍵句,并且將這些作為閱讀的中心,之后再進行通篇式的閱讀;其次將這些知識作為學習的中心,再逐步地進行擴散,這樣就會出現(xiàn)許多中心和知識,從而產生出一個閱讀知識結構。學生可以通過不同顏色的彩筆去描繪中心思想,這樣就形成了一幅五顏六色的思維導圖,而這張思維導圖就好比一棵枝繁葉茂的大樹。
2.思維導圖制作時的注意點。第一,學生在制作思維導圖時,應只有一個主題,只有這樣才能將思維導圖的主題顯現(xiàn)出來,方能更加明確學習目標,才能更好地進行英語閱讀。第二,在主干方面,一張思維導圖不能超出七個小級別的主題,而且描述每個主題時,都必須要明確一個關鍵詞,描述要做到簡潔明了,爭取使用最少的數(shù)字進行描述。只有這樣才能更好的梳理知識點。第三,教師在確定關鍵詞時,要做到通俗易懂,容易進行理解,這樣才能更好的進行描述。
3.思維導圖的應用。
(1)對話中理清學生閱讀思路。在此以外研社小學英語新標準四年級下冊(三年級起點) “Module10 Unit1 Activity2 Listen,point and find”進行分析,其中由大明的對話,講述了大明的頭怎么了。為使學生了解和掌握對話經(jīng)過和原因,教師應采取問題式思維導圖輔助學生深層次領悟對話內容。英語閱讀教學思維導圖是:
“What did Samand Daming do yesterday ?”“What did they buy ? What happened to Sam ?”
“What Happened to Damings head?”
利用這些問題,為學生展現(xiàn)大明的對話情境,幫助學生初步構建圖式框架,勾起學生閱讀的興趣,為學生進行文本閱讀做好鋪墊,使其在自主閱讀對話中,全面了解文本內容,熟練目標詞匯,加深詞匯記憶。
(2)短文中抓住英語文本主線。在英語短文閱讀過程中,教師通過文章中的主線,利用短文中的關鍵詞,讓學生自己構建出英語短文的思維導圖。學生可通過思維導圖,在大腦中快速的形成相關的知識網(wǎng)絡,從而清楚熟悉的記住文章中的中心內容,更甚者熟悉掌握整片文章。最后,教師讓學生按照他們所繪制的思維導圖,進行“聽、說、讀、唱”的訓練,之后根據(jù)文章主線對課文進行復述。形象生動的思維導圖,可讓學生領悟到文章的綱要,結合綱要可闡述全文內容,這樣的訓練方式,不僅可以將學生的閱讀能力提高,還可促進學生的記憶力,提升學生的思維能力和自主學習能力。
(3)故事中再現(xiàn)文中精彩情節(jié)。這里從例子外研社小學英語新標準四年級下冊(三年級起點)“Reading for pleasure”中講解,這個例子講述的是故事“狼來了”。很多學生都讀過中文版的,但英文版卻是他們第一次接觸,為理清故事脈絡,教師采用信息提示式和短文填空式思維導圖,對故事的重要細節(jié)和具體事實歸納和概括,幫助學生理解英文故事。例如:“In the distant mountain village - there was a little boy - herding sheep - a day - village - Wolf - People。”“A little boy ______________ sheep. He went to ______________ shouting ____________. The people ran to ___________. But _________________. One day _________________. People say ________________ wolf devoured the sheep.”
三、結束語
綜上所述,教師在英語閱讀教學中,利用思維導圖幫助學生學習英語,可以使學生學會對信息的整理加工,學會對英語知識點進行歸納,從而更加有效的學習英語。
參考文獻:
[1]劉東.“思維導圖”開啟英語閱讀教學的旅程[J].小學教學參考,2015,(36):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