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遠
摘 要:物理是一門以觀察、實驗為基礎的自然科學,物理規(guī)律都是在觀察和實驗的基礎上,認真總結和思考得來的。作為一名物理教師,在傳授學生物理知識過程中,如能正確的演示和指 導學生實驗,有效開展物理實驗教學,不僅能激發(fā)學生求知欲望,促進學生掌握知識、運用知識的能力,還可以培養(yǎng)學生嚴謹求實的科學態(tài)度。
關鍵詞:初中物理;有效教學;合作探究
新課程強調教學過程是師生交往、共同發(fā)展的互動過程。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處理好傳授知識與培養(yǎng)能力的關系,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獨立性和自主性,引導學生質疑、調查、探究,在實踐中學習,使學習成為在老師指導下的主動的、富有個性的過程,積極探討有效教學。
一、有效教學
有效教學(effective teaching)的理念源于20世紀上半葉西方的教學科學化運動,在美國實用主義哲學和行為主義心理學影響的教學效能核定運動后,引起了世界各國教育學者的關注。20世紀以前在西方教育理論中占主導地位的教學觀是"教學是藝術"。但隨著20世紀以來科學思潮的影響,以及心理學特別是行為科學的發(fā)展,人們意識到,教學也是科學。即教學不僅有科學的基礎,而且還可以用科學的方法來研究。于是,人們開始關注教學的哲學、心理學、社會學的理論基礎,以及如何用觀察、實驗等科學的方法來研究教學問題。有效教學就是在這一背景下提出來的。初中物理教師要積極關注學生的需求,運用有效的教學理念開展教學;不應該僅僅停留在"陽光下最燦爛的事業(yè)"這一光環(huán)下沾沾自喜,而是要平和心態(tài),平等尊重,只有尊重學生,才能切實地關注學生,站在學生的角度看問題,使每一個教學環(huán)節(jié)能夠在學生身上發(fā)生作用,才能使有效的理念在教學過程中得到具體的貫徹落實。實施有效教學,最關鍵的因素是教師。在新課程背景下實施有效教學,必然要求初中物理教師要樹立先進的教學理念、豐富個人知識儲備和做一個有反思力的教師等方面不斷提升自己的專業(yè)素質,結合初中物理教學具體實際有效開展初中物理實驗教學。
二、明 確新課標要求,認識物理有效實驗教學的重要性
物理實驗是一種探究性實驗教學活動,學生是探究性實驗教學的主體。物理實驗教學能夠激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新欲望和興趣,發(fā)揮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加深理解和鞏固物理基礎知識,促進學生主動參與、樂于探究、勤于動手,培養(yǎng)學生搜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獲取新知的能力、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及交流合作的能力。《新課標》指出,科學探究是一種重要的學習方式,也是物理課程的重要內容。而物理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科學,物理實驗正是進行科學探究的主要方式。在初中物理教學中,實驗可以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又可以讓學生學習獲得新知識,驗證鞏固原有知識;還能讓學生學會科學的學習方法,提高科學探究的能力。因此,在初中物理教學中,物理實驗教學不僅僅是 傳授基礎知識和訓練基本技能,更重要的是在教學中要有意識地對學生進行科學素養(yǎng)的訓練和培養(yǎng)。既要強調實驗在訓練學生觀察和動手能力方面的功能和作用,更要強調實驗在培養(yǎng)學生動腦、啟迪思維、開發(fā)潛能等方面的功能和作用,這也是物理實驗教學所要達到的更高目標。
三、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有效提高學生學習物理實驗的主動性和積極性
教育心理學指出:“構成學生學習動機的重要成分主要是學生的學習自覺性和對學習產生的直接興趣。”根據(jù)初中學生的心理特點,物理實驗教學的首要任務是如何激發(fā)學生對學習物理的興趣,并在激發(fā)學生興趣的基礎上讓這種“短暫”的興趣能夠穩(wěn)定地保持并得以發(fā)展,從而提高他們學習物理的主動性和積極性。重視探究過程,掌握探究方法,在教學中應盡量讓學生親自去實驗,揣摩、親身經歷探究的過程,從這個過程中真正領悟知識形成過程中蘊涵的思想方法,知其然,知其所以然,例如,在進行“阿基米德原理”的探究實驗時,我改變以往教師實驗的傳統(tǒng)做法,而是給每位學生準備以下實驗器材:一個彈簧測力計,一個小桶,一個溢水杯、一個大燒杯裝有水、一根細線,一個重物。然后物理教師提出問題引導學生猜想:通過上一節(jié)課的探究,我們已經知道浮力的大小與夜體的密度和排開液體的體積有關,那么,浮力的大小與排開液體的重力有什么關系呢?同學們能不能利用你身邊的器具去設計一個實驗去驗證這二者之間的關系呢?然后我讓學生討論實驗方案,根據(jù)實驗方案進行實驗,把測得的數(shù)據(jù)與同桌之間進行交流,最后得出結論。從結果上看,學生的活動很積極,對實驗的操作和分析都達到了預定的目標。這樣積極調動了學生的參與度和積極性,同時也有效開展了物理實驗教學。再如,學習《阿基米德原理》,探究浮力的大小由哪些因素決定時,教師可以布置學生課外開展多種迷你小實驗,如用廢舊牙膏皮制作小船、用飲料瓶制作潛水艇、用排液法稱物體的質量等等。學習光學知識的時候,可以在課外引導學生開展實驗探究活動,制作幻燈片、針孔攝像機、用天文望遠鏡進行天文觀察。學習電學知識的時候,可以帶領學生課外設計安裝各種要求的電路、對電學中的規(guī)律課外再深入研究。檢修家庭照明電路、安裝簡單的照明電路。
總之,實驗教學,重在有效探究,學生是探究的主體;貴在有效引導,教師是組織者、引導者、合作者。作為新時代的教師,我們應深刻領會初中物理實驗教學的內涵,將實驗知識、實驗方法、實驗操作、實驗探究有機地統(tǒng)一起來,注重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充分調動學生的主動性和積極性,使他們始終處于積極思維、大膽猜想、主動實驗、仔細觀察、不斷探索的情境中。使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和科學探究能力得到很好的發(fā)展。
參考文獻:
[1]叢建明.初中物理教學中實施分層教學的探究與思考[J].科教文匯,2008(11).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