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靜
摘 要:小組合作學習為各層次學生的普遍參與提供機會,創造條件;合作學習是培養協作精神的有效途徑,合作學習意義重大。在開展小組學習過程中,要合理分組、科學分配學習任務、善于正確把握合作的時機、及時指導、合理評價。小組合作學習是對傳統班級授課制的一種改革,是教育發展的必然要求,是實施素質教育的有效途徑。
關鍵詞:小學數學;小組合作學習;“五要”
合作學習就是大家通過共同工作來促進自己和他人學習效果的最大化,實現共同的學習目標(Johnson&Johnson,1989)。合作學習包含相互關聯的五個要素:積極互賴、面對面的促進性互動、個人責任、社交技能、小組自評。這些要素構成合作學習的基本內涵。小組合作學習是對傳統班級授課制的一種改革,是教育發展的必然要求,是實施素質教育的有效途徑。它是一種以異質小組為主要組織形式,旨在促進學生在小組中互助合作,達成共同的學習目標,并以小組的總成績為獎勵依據,促成學生認知、情感的教學策略體系。本文從理論和實踐兩個方面對小組合作學習的理論依據、實施策略和途徑進行了論述,并通過教學實踐進行了檢驗。
一、為什么要開展小組合作學習
第一,有利于大面積提高教學效率。小組合作學習為各層次學生的普遍參與提供機會,創造條件。合作小組中,包括學困生在內的每一個成員都能自由表述自己的意見。這種信息的多向交流能促進智力的相互激發、情感的相互感染、操作的相互合作以及學習結果的相互評價,最大限度地調動學生主動參與的欲望,使學習內容成為學生自身的需要。在這種寬松自由的氛圍中,教學質量大面積提高。
第二,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協作精神。現代社會在要求人們進行激烈競爭的同時,更需要人們進行廣泛的合作,合作學習是培養協作精神的有效途徑。為達成小組的預期目標,小組成員不僅要努力爭取個人目標的實現,更要幫助小組同伴實現目標,因此小組成員之間必須相互了解、彼此信任,經常進行交流,互相幫助和支持,同伴之間建立起一種融洽、友愛的伙伴關系。
第三,有利于學生主體性的發展。小組合作學習有利于學生從同伴身上看到自己,逐漸學會以自身為尺度,客觀地評價他人,從而形成符合實際的自我評價,提高自我調控的能力。同時,群體中的認同、理解,將有效激發學生探索的欲望和創新的意識,使自身向更完善的方向發展。
二、怎樣小組合作學習
一要合理分組。合作學習離不開小組之間的相互合作,但是,簡單地將學生安排在小組中讓他們一起學習并不能提高他們的學習成績,也難以產生較大的效力。因此,科學合理地分組是有效進行合作學習的首要前提。小組合作的人數需要根據教學任務、教學設備來確定。一般來說,學習難度越大,小組合作就需要越多的人數,但同時也要考慮教學設備如器材、場所的影響。一般而言,合作小組應包括2~6名學生。就分組原則而言,應堅持“組內異質,組間同質”的標準。異質分組可以充分發揮個體的長處,進而通過成員間的長短互補,最大可能地提高學習效率和學習質量。通常可以采用固定分組、混合編組、自由編組、基層小組等形式組建小組。但無論采用哪種形式組建小組,小組在構形上均應保留原班級的整體特征,組中的每個學生應各具特點,性別各有男女,成績各有差異,長處各有側重,要盡力使每個小組成員都具有代表性。其中,組內異質是指小組成員要合理分工、相互配合,是共同完成任務的前提;而組間同質則是教學評估和各小組任務完成情況對比的基礎。
二要科學分配學習任務。小組合作學習有著明確統一的學習目標和學習內容,在小組學習中,學習任務的分配對于完成統一的學習內容,達到學習效果是至關重要的,而這也是小組合作學習應該具有的效果。對于小組內學習任務的分配,首先,教師要將學習的總任務和目標進行一個闡述,其次,就需要教師對小組內各成員的學習任務進行分配,這是基于教師對于每位學生學習情況的了解。再次,學習任務也要具有創新性、挑戰性,兩者兼具,才能夠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從而高效完成任務。
三要善于把握合作時機。一是學習重難點知識時。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出現疑難問題,不容易解決,因思維障礙而無法排除時,教師應有意識地組織學生進行小組討論學習,依靠小組合作的力量調動學生的積極性,發揮學生自身的主體作用,協作探究。這樣既有利于克服“教與學”的重難點,同時也可以提高學生探究問題能力,并培養團隊協作精神。二是討論探究問題時。在有問題需要討論研究時應開展小組合作學習,挖掘團隊潛能,通過集體的智慧共同解決學習的問題。例如,小學數學教材中有許多問題需要通過試驗得到結論,更形象真實的被學生認知。這是試驗工作往往依靠個人力量很難完成,需要集體的力量與智慧。三是解答“開放性”問題時。在教育教學中,經常有一些“開放性”問題,這些問題可以有好多不同的思考方法,解題思路。當學生遇到這些問題給出多種不同的見解時可以采取小組合作學習的方法,讓學生有理有據的把自己的想法展示出來,進行交流,擴展解題思路,對學習有更大的幫助。
四要及時指導。合理引導,確保小組活動的有效進行及時指導。教師的工作并不只是分配給學生任務,而應主動了解學生的討論進度和思路。具體方法有:提醒式點撥。當學生遇到問題難以解決時,教師進行實時點撥,使其找到探討路徑。點睛式點撥。當學生遇到關鍵知識點時,教師適時點撥,使學生發現關鍵點所在。合理引導:進行小組討論學習時,各個小組間、小組成員內部難免會對一些知識產生分歧,為了避免爭執和拖延,教師需對其進行合理組織,保證每個成員有序發表看法,同時教師也要引導其他學生認真聽取他人意見,避免交流時過多的內容雷同。
五要合理評價。小組合作學習結束后,教師應及時對其進行評價總結。一方面指導學生之間統一認識,可采取小組匯報總結的形式。此時,對中等生和學困生給予特別的關注,給他們一個展示自己的機會,讓他們找到自信,同學之間也要展開評價。另一方面,對小組的活動情況進行評價。主要從是否具有團隊合作意識,是否配合合作是否認真負責等方面考慮。對于學習成較差同學的進步應給予及時的肯定。對于表現好的學生可以有適當的獎勵,頒發小獎品、小紅花等,以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合作學習有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最大限度地調動學生參與學習的積極性,有利于最大限度地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教師應積極踐行這種教學模式,正確運用教學策略,以改進教學方法,提高教學質量。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