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梅
摘 要:隨著我國新課改的不斷深入發展,以學生為教學主體、課堂主人的教學觀念已被廣泛接受,并更多的傾向于通過學生自主學習加之教師正確引導,從而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本文基于學生創新思維能力培養的小學數學教育進行研究,以期我國小學數學教育質量可以有所提高。
關鍵詞:創新思維;合作探究;學生主體;小學數學
由于數學學習具有一定的難度,需要學習者具有一定空間想象力、抽象思維能力以及逆向思維能力,因此在數學教育中對數學思維能力的培養,成為了當今小學數學教育的重點問題。為了使當今小學數學教育不僅可以學習到基礎知識,而且可以在教學中科學融合創造性思維的教育,對學生創新思維能力培養的小學數學教育的研究顯得尤為重要。
一、概述當今小學數學創新思維能力教學現況
第一,當今小學數學教學方法陳舊、課堂學習氛圍沉悶。雖然,我國新課改已推行了一段時間,并在一些教學領域具有極大的成效,但是當今在創新型教學模式的合理應用與傳統教學模式的融合方面,仍存在一定的滯后性,導致當今小學數學教學方法陳舊、課堂學習氛圍沉悶的現象仍然存在;第二,在傳統教學模式基礎上,導致小學數學教學存在思維僵化現象。由于當今小學數學課時有限、學習內容較多,導致學生在緊湊的課時教授過程中,無暇顧及學生課上的反饋,甚至出現并不提問、互動一味按照教程講解書本知識的現象,致使小學生只能按照書本既定定理、公式等固定化的數學思維來解決問題,而靈活運用書本知識的能力則相對較弱,嚴重制約學生提升創新思維能力;第三,當今小學數學課堂學生自主思考時間較少。由于小學生思維模式尚在形成階段,當課堂上有學生對教師的問題給出答案后,在從眾心理的影響下,并會下意識認同結果的正確性,并不在進行自主思考,致使學生失去逐漸、放棄思考,最終在隨波逐流的課堂氛圍中,喪失創新思維能力,嚴重有礙學生提升數學學習效率。
二、研究小學數學教育中學生創新思維能力培養策略
(一)以學生為主體激發學生創新意識
創新意識是創新思維產生的基礎,只有小學生具有較強的創新意識才能形成正確的創新思維能力。為了使學生創新思維能力得到有效培養,教師應積極轉變傳統教學思想里,利用填鴨式教學模式讓學生被動接受教學內容的教學理念,導致學生根本無法通過自主思考、調動創新思維能力來落實課堂學習,而以學生為課堂主體,并通過創新應用學生感興趣的教學模式,可有效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扭轉小學數學教學課堂沉悶、無趣等消極現象。例如,教師在進行小學數學《統計》的教授后,為了使教學重點得到更好的鞏固,教師可安排學生對自己感興趣的東西進行統計,而學生在發掘自己感興趣的統計對象,以及靈活運用統計方法落實教師布置的學習任務的過程,就是學生提高創新思維能力的過程。
(二)構建實踐與書本知識之間的聯系
由于數學書本知識存在一定學習難度,需要學習者具有一定的空間想象力、抽象思維能力以及逆向思維能力等客觀要求,導致一些學生對數學學習產生排斥,無法融入到數學概念、定理、公式以及其他學習中。因此,為了拉近數學書本理論知識與學生之間的距離,教師應通過構建實踐與數學書本知識之間的聯系,從而引導學生從心里接受數學知識并調動學習積極性,通過數學書本知識與小學生生活實踐的聯系過程,在達到培養學生創新思維能力的同時,有利于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例如,教師在進行小學數學《扇形統計圖》的教授前,可引導學生對日常生活中較為感興趣的事件、事物等,通過自學按照自己理解的形式統計并繪制扇形圖,有的學生會對學生喜愛看的動畫片進行統計,有的小學生會針對班級里學生使用的智能手表的情況進行統計,而無論何種統計教師都應以正面的態度給予鼓勵,促使學生可以樹立數學學習的信心,而學生通過自學,落實教師布置實踐任務的過程,就是學生開發并利用創新思維能力的過程。由此可見,數學知識并不是“遺世而獨立”的,可以同學生的日常生活產生緊密的聯系,而教師可通過實踐與書本理論知識的有機結合,在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的同時,有效的提高了學生的數學能力,為今后數學系統性學習奠定了堅實基礎。
(三)通過結合創新教學模式來提高小學生數學創新思維能力的培養
隨著新課改的不斷發展,我國教學模式發生了極大的轉變,只有將小學數學創新能力培養與課堂教學形式得到有效結合,才能真正達到通過小學數學教育提高學生創新思維能力的目的。
例如,通過小組合作學習模式來落實學生創新思維能力的的培養。教師在進行小學數學《量一量,比一比》的教授時,可按照學生學習能力、學習基礎以及個人性格等綜合情況,以班級學生總數為基準按照2~6人為一組的形式展開小組合作學習模式。在啟動小組合作學習模式前,教師應作為課堂教學模式組織者、學習引導者為小學生制定小組合作學習目標“對日常生活中感興趣的物體進行長度、寬度、高度的測量”。教師在布置完小組合作學習目標后,學生們會通過自主談論確定測量對象,在測量過程中需要學生們進行溝通來分配任務,即有的負責測量、有的負責記錄,而有的負責觀察總結。在小組測量結束后,教師可鼓勵學生將小組合作學習結果在全班同學面前進行匯報,而教師則可通過分析總結學生匯報學習成果過程中普遍存在的問題以及關注的重點為切入點,引入課堂教學內容,不僅使教學內容符合學生學習需求,而且可以激發學生學習積極性,達到提高教學質量目的。其中,學生在小組合作學習模式中,通過探討、溝通、分析問題、理解問題以及對教學目標進行總結的過程,就是學生發揮創新思維能力,突破教師教授固定思維模式的有效策略,在培養學生創新思維能力的同時,有利于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符合我國義務教育的最終目標。
隨著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信息技術與學生自主學習與教師課堂教學模式的融合越發緊密,這對于通過小學數學教學培養學生創新思維能力也同樣適用。例如,教師在進行小學數學《認識時間》的教授時,可在課堂上利用計算機等多媒體設備播放一段同為北京時間早上八點,全球不同地區的自然現象,以及不同時間段內同一地區的環境變換情況,從而引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并通過自主自考發掘時間變化的理念。學生自主思考一段時間后,教師可引入時間的概念,并利用PPT展示北京時間八點的時鐘,此時應先學生自主思考的時間,并鼓勵學生對觀察到的時鐘結構進行回答,無論學生回答的正確與否,教師都應對學生細心觀察、勇于回答的態度給予鼓勵,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與自信心,促使學生愿意開動腦筋思考問題,達到培養創新思維能力的目的。此外,信息技術由于豐富多樣的變化形式,可有效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并調動創新思維解決教師布置的思考題,而教師可通過學生對問題回答的情況引入數學教學內容,從而消除數學與學生之間的距離,不僅提高了教師的教學質量,也有利于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
(四)小學數學創新思維能力培養的思考
雖然,創新型教學模式通過豐富多變的教學方法,可有效激發學生學習積極性,并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但是創新型教學模式若是使用不當將無法發揮積極作用,導致影響學生創新思維能力提升的消極結果。因此,為了使創新教學模式可以發揮最大功效,應注意以下幾點:一是注意創新教學模式與傳統教學模式的有機融合,在開展新型教學模式時適當加入教師的講解,促使緊跟教學節奏;二是結合教學內容合理選擇教學模式,促使學生可具有發揮創新思維的空間;三是勇于打破常規、積極研究新型創新模式,使小學數學創新思維能力培養可以更加深入。
三、結束語
總之,小學數學作為數學學習的奠基階段,擁有創新思維能力不僅可以使學生對數學學習產生無限的學習興趣,而且可以形成數學能力,由此可見培養創新思維能力對小學生來講極為重要。因此,教師應嚴格落實以學生為教學主體,應用科學有效的教學模式,并將書本知識有效結合學生的生活實踐,子啊培養學生創新思維能力的同時,達到提高學生學習效率目的。
參考文獻:
[1]楊文振.論小學數學教育對學生創新思維培養的重要性[J].新課程·小學,2014(5):159.
[2]王雪梅.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學生創新思維能力培養研究[J].魅力中國,2016(47):54.
[3]羅華.略談小學數學教學中學生創新思維能力培養[J].軟件(教育現代化)(電子版),2015(9):114-115.
[4]邱小瓊.新課標下小學數學創新能力培養初探[J].中文信息,2014(12):112.
[5]田鵬先.通過小學數學培養學生創新思維能力的途徑新探[J].南北橋,2016(3):43.
[6]高雪蘭.淺談小學數學創新思維能力的培養[J].未來英才,2016(19):282.
[7]冉啟英.新課標下小學數學創新思維能力的思考[J].中文信息,2014(12):141.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