屠海燕


【摘要】目的:探析手部燒傷患者應用康復護理干預的臨床效果。方法:對我院2016年3月至2017年5月期間收治的60例手部燒傷患者進行分組研究,按照隨機原則分為兩組,即參照組與研究組,各30例。參照組患者應用常規(guī)護理,研究組患者應用康復護理干預,對比分析兩組患者手指關節(jié)活動度恢復情況與心理狀態(tài)。結果:研究組患者手指關節(jié)活動度恢復總有效率為93.3%,高于參照組患者的70.0%,對比差異顯著(P<0.05)。研究組患者抑郁評分、焦慮評分低于參照組患者,比較差異顯著(P<0.05)。結論:手部燒傷患者應用康復護理干預的臨床效果更好,可顯著改善患者手指關節(jié)活動度與心理狀態(tài),是一種值得臨床應用與普及的護理方式。
【關鍵詞】 手部燒傷;康復護理干預;手指關節(jié)活動度;心理狀態(tài)
【中圖分類號】 R33.56
【文獻標識碼】 B
【文章編號】2095-6851(2017)08-122-02
手部是燒傷中經常累及的部位,發(fā)生率約為45~50%[1],因為解剖結構特殊,深度燒傷易致使瘢痕攣縮畸形,導致手部活動功能受到影響,然而對患者來說,不僅損傷的是肢體,還伴有一定的心理創(chuàng)傷,致使患者生存質量降低。為此,應對手部燒傷患者予以積極治療,同時給予康復護理干預,以此提高治療效果。本文通過對我院2016年3月至2017年5月期間收治的60例手部燒傷患者的分組研究,探討康復護理干預的應用效果,分析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對我院2016年3月至2017年5月期間收治的60例手部燒傷患者進行分組研究,按照隨機原則分為兩組,即參照組與研究組,各30例。參照組患者中男、女各16例、14例,年齡18~51(31.2±4.8)歲;研究組患者中男、女各17例、13例,年齡19~51(31.3±4.9)歲。統(tǒng)計比較患者上述數據資料可知,組間無顯著差異(P>0.05),具有對比價值。
1.2 方法:
參照組患者應用常規(guī)護理,即創(chuàng)面處理、防感染護理、日常護理以及手部鍛煉等。在此基礎上,研究組患者應用康復護理干預,即①心理護理:在患者入院初期,應積極和患者溝通,了解患者心理狀態(tài),從而給予針對性疏導,消除患者不良情緒。②健康宣教:患者住院期間,給予健康知識宣教,介紹有關手部燒傷的知識,如怎樣預防燒傷、燒傷程度、燒傷分類、治療方法等。同時,播放有關視頻,讓患者更加直觀的了解手部燒傷知識,進而做好心理準備,積極接受治療與護理。③功能鍛煉:在患者手部燒傷創(chuàng)面愈合、病情穩(wěn)定之后,指導患者盡早鍛煉。護理人員應事先制定康復方案,遵循循序漸進的原則,采取被動運動與主動運動結合的方式,指導患者進行康復鍛煉,2~3次/d,15~30min/次。④隨訪干預:護理人員定期對患者予以隨訪,根據患者康復情況,調整康復方案,以此確保患者手指關節(jié)功能早日恢復正常。
1.3 觀察指標:
對比分析兩組患者手指關節(jié)活動度恢復情況與心理狀態(tài)。①采用美國手外科學會推薦的手指關節(jié)總活動度(TAM)系統(tǒng)評定法評估患者手指關節(jié)活動度,手指關節(jié)活動正常為優(yōu),TAM>健側75%為良,TAM>健側50%為可,TAM<健側50%為差,優(yōu)率+良率+可率=總有效率[2]。②采用抑郁自評量表、焦慮自評量表評估患者心理狀態(tài),總分100分,臨界值50分,得分越高,心理狀態(tài)越差[3]。
1.4 統(tǒng)計學處理:
將兩組患者手指關節(jié)活動度恢復總有效率、抑郁評分、焦慮評分輸入SPSS 21.0版統(tǒng)計學軟件中予以處理,用百分比形式表示計數資料,并進行x2檢驗,用(x±s)形式表示計量資料,并進行t檢驗,若數據比較顯示P<0.05,代表組間差異顯著。
2 結果
2.1 比較兩組患者手指關節(jié)活動度恢復情況:
研究組患者手指關節(jié)活動度恢復總有效率為93.3%,高于參照組患者的70.0%,對比差異顯著(P<0.05),見表1。
2.2 比較兩組患者心理狀態(tài):
研究組患者抑郁評分、焦慮評分低于參照組患者,比較差異顯著(P<0.05),見表2。
3 討論
對于手部燒傷患者來說,臨床多采用植皮術進行治療,在去除手部燒傷瘢痕與糾正手部畸形上療效顯著。然而單純依賴植皮術進行治療還不夠,還需配合持之以恒的康復鍛煉,為此,一定要加強康復護理干預的實施,促使患者早日康復。
康復護理干預就是在患者康復過程中融入心理護理、健康宣教、功能鍛煉及隨訪干預,以此改善患者不良情緒,調動患者配合積極性與主觀能動性,從而加快患者手部功能恢復,提高患者生活質量。
本文研究結果為:研究組患者手指關節(jié)活動度恢復總有效率高于參照組患者,抑郁評分、焦慮評分低于參照組患者,組間比較差異顯著(P<0.05)。此研究結果與陳潔盈等人的文獻報道[4]十分相似,進一步說明,康復護理干預可促進手部燒傷患者早日康復,具有很高的臨床應用價值。
綜上所述,手部燒傷患者應用康復護理干預的臨床效果更好,可顯著改善患者手指關節(jié)活動度與心理狀態(tài),是一種值得臨床應用與普及的護理方式。
參考文獻
[1] 蘆英.手部燒傷康復護理干預的應用意義評估分析[J].中國醫(yī)藥指南,2016,14(01):285-286.
[2] 李立秋,邵小紅,白雪飛,等.手部燒傷康復護理干預模式的效果分析[J].中國繼續(xù)醫(yī)學教育,2016,8(28):234-235.
[3] 郭艷慧,趙國瑛,盧海燕,等.手部燒傷病人的綜合康復護理[J].大家健康(下旬版),2015,6(03):238-239.
[4] 陳潔盈,唐煉,黃潤文,等.手部燒傷康復護理干預模式的效果[J].中外醫(yī)學研究,2017,15(08):69-71.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