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英
摘要:面對新一輪的課程改革,作為教師應在教學中靈活運用新的教學方法,以適應課改需要。在教學中運用幽默可讓生物課堂教學寓教于樂,豐富多彩,不僅能提高學生學習的興趣,還可以起到調節課堂氛圍、突破重難點的作用。本文從幽默導入、幽默記憶、幽默批評等方面介紹幽默在生物教學中的運用。
關鍵詞:高中生物; 生物教學;幽默
自新課改以來,廣大教育工作者致力于研究提高教師教學效率和學生學習效率的一些方式方法,但這些方法好多都偏重知識的傳授和學科運用能力的訓練,對學生興趣的培養、動機的激發方面還是不夠豐富,很多學生覺得學生物是應試教育所迫,為完成任務所迫,以致老師和學生都帶著極大的壓力來上課,教學效果甚微。蕭颯在《幽默心理學》中說:“當人們的思考傾向趣味化時,這有利于靈感的發揮”。本文對高中生物教學中的幽默藝術進行了深入研究,目的就在于運用生物課堂幽默的教學藝術去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減輕學生的心理壓力,讓學生在一個較為輕松愉快的環境中去體驗學習生物的樂趣,讓學生在“學中樂”、“樂中學”,最大限度地調動學生生物學習的積極性,從而達到提高學生生物水平的最終目的。
一、幽默開場
“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課堂教學中新課的導入至關重要。巧妙地使用幽默導入可以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例如講遺傳的自由組合定律時,我引用了一則故事:英國的蕭伯納在他82歲那年,收到20歲才貌雙全的美國舞蹈學家鄧肯的求婚信,信中寫:“你如此聰明,我這般美貌倘若我與你結合,生下的孩子既有你的聰慧,又具我的美貌,豈不是很好?”蕭伯納回信說:“生下的孩子,要是只有你的智慧,又具我的容貌,那豈不糟糕?”講變異時我用武松和武大郎作對比,同是一母所生為什么差異這么大呢?這些幽默開場激發了學生聽課的興趣,趁此時機由淺入深層層分析,將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
二、幽默記憶
生物學中有很多知識很瑣碎,學生們在記憶時經常遺忘,我們可以采用幽默記憶法加深同學們對知識的記憶能力。例如礦質元素的利用特點:“林(P)妹妹(Mg)燒(少)假(K)彈(N)傷老爺(葉)。”常見的原核生物可記憶成:“一(衣原體)藍(藍藻)子(支原體)細(細菌)線(放線菌)。”人體必需的八種氨基酸記成“笨(苯丙氨酸)蛋(甲硫氨酸)來(賴氨酸)宿(蘇氨酸)舍(色氨酸)量(亮氨酸)一量(異亮氨酸)鞋(纈氨酸)。”高等動物三胚層發育:“內消呼肝胰(內胚層發育為消化道、呼吸道上皮,肝胰等腺體)外表感神仙(外胚層發育為神經系統、感覺器官、表皮及其附屬結構)其余中胚層。”
三、幽默批評
現在的許多學生,由于嬌生慣養,對于很多直接的批評難以接受,此時借助于幽默,不正面直接地否定學生的謬誤,而是沿其邏輯引申發揮,使其自誤,從而達到促進學習的目的。例如有不少學生將“人體細胞進行無氧呼吸產生乳酸”寫成“產生酒精”,筆者開玩笑地說:“有些同學具有特異功能,能像植物一樣通過無氧呼吸產生酒精,那我們要喝酒只要屏住呼吸就可以了。”錯誤在笑聲中得到深刻認識。再比如書寫氨基酸分子的結構通式時,總有些學生在不經意間把氨基(-NH2 )寫成-NH3,針對這種情況,筆者開玩笑地說:“有些同學書寫的氨基酸分子的結構通式帶著濃濃的氨氣味,把我都熏暈了,我差點都無法上課了”,聽之學生大笑,錯誤在笑聲中得到深刻認識和改正。
四、幽默廣告
電視是我們現代生活中重要的獲取信息的媒體,利用電視中的一些幽默廣告詞能增加學生們學習生物學的興趣。例如:健康的體魄來源于‘碘碘滴滴;萬丈高樓平地起,層層都是‘鈣起來;用心的媽媽會用‘鋅。
五、幽默比喻
生物學中有很多抽象的知識,同學們理解起來有一定的難度,而形象的比喻能起到很好的效果。例如:講述細胞膜的結構時我把磷脂雙分子層比喻成海洋,把鑲嵌蛋白比喻為漂浮在海洋中的小船;講細胞結構時把細胞說成是一個獨立的國家,細胞核為該國首都,染色體為國王寶座,DNA為國王,mRNA為欽差大臣,線粒體為動力工廠,內質網為高速公路;講細胞周期時把間期比喻成十月懷胎,把分裂期比喻成一朝分娩”;在講“組成生物體的化合物” 中,講到水在生物體中的含量最高時,筆者感嘆道:“難怪<<紅樓夢>>里的賈寶玉說女人是水做的,其實我們明白,男人也是水做的!”學生在哈哈一笑中對“水在生物體中的含量”有了更鮮活的理解。
六、幽默詩詞
詩詞不僅給我們以美的感受,而且還能提高對知識的理解程度。例如:減數分裂的聯會可以說是“有源(緣)千里來相會”,而有絲分裂則是有源(緣)無分,同源染色體分離則是“月有陰晴圓缺,人有悲歡離合”,總是要分開的。在講環境保護時,我將“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改為“夜伴臭味實難眠”,學生們在笑聲中認識到了環境污染的嚴重性。講物質出入細胞膜有兩種方式:自由擴散,可形象地表述為“飛流直下三千尺”,“飛流”表明不需要能量,“直下”表明從高濃度到低濃度,且不需要載體;主動運輸可形象地表述為“逆水行舟用力撐”,“逆水”表示從低濃度到高濃度,“行舟”表示需要載體,“用力撐”表示需要能量。再如講到生物的保護色時,引用楊萬里的詩句:“兒童急走追黃蝶,飛入菜花無處尋。”
作為一名生物教師,應在教學中不斷去學習和實踐,虛心向同行和幽默大師學習。一方面,深入鉆研教材努力提煉課堂語言,提高自身修養和學識,使課堂語言、教學語言更簡潔、生動、形象、幽默;另一方面,還要關注當今學生的心理和關注點,找到共同笑點,將會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總之,在我們的周圍處處都存在著幽默,充分利用好這些幽默,不僅可以調節課堂氣氛,同時也能夠提高學生們學習生物的興趣,使我們在笑聲中愉悅的完成教學任務。
參考文獻:
[1]謝小葵.中學生物教學中的幽默藝術[J].考試周刊.2012,(1):158-159.
[2]劉裕彬.新課改下高中生物教學方法探究[J].廣西教育.2014,(34):33-35.
[3]生物教學中的幽默藝術[J]. 生物技術世界.2012,(6):68-69.
[4]林東元.為生物課堂添些“調料”[J].學問:現代教學研究 , 2010 , 第11期.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