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雪
摘要:在空中乘務專業教學中,服務禮儀是一門主要必修課程,同時也是學生后續崗位就業的基礎要求。服務禮儀主要是向學生傳授必備的利益和服務技巧,促使學生能夠提升職業素養,同時在實訓學習中鞏固所學知識,提升學生的實踐能力。但是,在服務禮儀實際教學中,很多教師并未設置實踐環節,即便是設置實踐環節也不過是敷衍了事,過于注重理論知識的講述,忽視學生實踐經驗的積累,畢業后難以快速適應崗位需求,就業競爭力不高,對于學生未來生存和發展影響較為深遠。本文就空中乘務專業禮儀實訓教學改革進行分析,并對其中的不足提出合理改革措施,切實推動空中乘務專業禮儀專業人才培養質量。
關鍵詞:空中乘務專業;禮儀實訓教學;職業素養
旅游行業快速發展,相應的促進了航空業的蓬勃發展,為了滿足社會不斷增長的需求,相應對空乘和地勤人員的綜合素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故此,為了培養更多高素質人才,應該設立相配套的專業和學科,建立完善的教育體系,培養更多高素質的服務型人才。就當前空乘專業課程來看,其中包括形體實訓、服務禮儀和公共關系等內容,而服務禮儀在其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是學生未來崗位實踐的基礎條件。但是,我國當前空中乘務專業禮儀專業教學中卻很少設置實訓課程,這就為后續的服務禮儀教學工作順利開展帶來了不同程度上的阻礙和影響。由此看來,加強空中乘務專業禮儀實訓教學改革實踐研究,有助于改善其中重理論、輕實踐的問題,提升專業人才培養質量,為社會輸送更多優秀人才。
一、空中乘務專業禮儀實訓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一)課程定位不合理,實訓教學重視程度不高
在我國高校教育事業改革不斷深化下,對于新時期的人才培養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很多教師在教學中將理論知識強制性灌輸給學生,卻忽視學生對知識的理解程度,加之對實訓課程環節重視程度不高,并未設置實踐課程,導致很多學生理論知識掌握充分,但是實踐能力偏低,理論和實踐相分離。學生就業后無法快速適應崗位工作,實際工作中可能出現一系列差錯,進而為企業帶來不同程度上的經濟損失,影響企業整體形象[1]。
(二)實訓課程占比低,自主訓練機會不足
由于服務禮儀課程自身涉及內容較為繁雜,知識類型較為多樣,但是高校并未安排充足的課時,很多教師為了追趕教學進度放棄實踐訓練,導致學生失去了大量的實訓機會。還有很多高校并未設置服務禮儀實訓課程,但是由于空中乘務專業禮儀投入不足,致使師生比例失衡,教師無法將更多的時間投入到學生動作糾正中,只是將會教學重點放在演示中,少量時間用以學生自主聯系,嚴重影響到教學質量和教學效率。
(三)實訓內容不合理,針對性不強
在當前激烈的人才市場競爭中,很多高校仍然是采用傳統的教育形式和教育內容,未能同企業建立密切的合作關系,對于行業發展情況了解不充分。在這樣的背景下,禮儀實訓課堂教學氛圍枯燥、沉悶,未能調動起學生足夠的學習興趣[2]。更為關鍵的是,教師講述的實訓內容針對性不強,流于表面,難以滿足實際發展需要,致使企業崗位實踐和需求脫節,學生在后續崗位實踐中仍然需要花費大量實踐來鞏固所學知識,培養實踐能力,花費大量時間和精力,就業競爭力較弱。
(四)實踐教學方法單一,實踐教學流于表面
在空中乘務專業禮儀實訓教學中,由于對實訓教學中似乎吃鞥度不足,所以實訓教學方法單一,主要是采用案例分析和講解為主,對于部分實訓條件較好的院校,可以提供實訓室開展實踐教學支持。但是,實訓教學主要是針對學生的形態和體態聯系,未能充分結合實際工作情況開展工作,脫離于職業環境自然無法有效提升實踐教學成效,教學流于表面,不僅無法提升教學成效,還會造成資源和時間的浪費。
二、空中乘務專業禮儀實訓教學改革有效策略
(一)確定課程定位,提供充足課時
航空企業需要的人才要求較高,要求實踐能力較強,能夠將所學知識靈活運用到實踐中,具備較高的個人素養。故此,為了滿足這一要求,高校應該根據實際情況,合理安排教學內容,有針對性豐富禮儀服務教學內容,合理安排教學活動,適當減少理論教學課時,增加實訓課時。一般情況下,理論課時和實訓課時的比例以2:3最佳[3]。與此同時,教師需要明確實訓課程對于學生專業能力和職業素養培養的重要性,將更多的時間和精力投入到實踐訓練中,促使學生可以獲得更多的實踐訓練機會和自主練習時間,有針對性提升學生的服務能力。
(二)優化教學方案,合理安排教學任務
高校應該加強同航空企業之間的合作和交流,定期溝通和交流的同時,有針對性調整和完善實訓教學內容,邀請航空企業專業技術型人才來校演講和傳授工作經驗,拓寬學生視野,豐富學生實踐經驗,促使學生能夠進一步了解服務行業特性。教師也可以前往航空企業實訓,了解行業發展情況,同工作人員深入交流,制定完善的服務禮儀教學內容,促使課程教學針對性更強,帶來更大的實踐價值。教師也可以結合實際情況,合理劃分服務禮儀專業知識點,制定教學任務,促使實訓教學工作簡單化,幫助學生深入理解和記憶[4]。
(三)優化教學組織,提升教學效率
高校應該增加資助金投入,為空乘專業教學設施提供充足的資金保障,不斷完善教學設施,按照客機機艙標準配置建立實訓基地,促使學生可以獲得更加系統化、專業化的訓練,切實提升學生的實踐服務能力[5]。將學生分為若干個小組,互相扮演乘務員和乘客,促使每位學生均可以獲得實踐訓練機會,同時在交流中密切觀察乘務員動作,是否優秀有需要改正之處,為學生實踐訓練提供指導和幫助。同時,注重教學方法創新和優化,幫助學生理解和記憶知識,
結論:
綜上所述,我國當前空中乘務專業禮儀專業教學中卻很少設置實訓課程,這就為后續的服務禮儀教學工作順利開展帶來了不同程度上的阻礙,為了能夠培養更多高素質人才,應該適當的增加實踐訓練課時,豐富教學內容,創新教學方法,建立實訓基地,提升學生的實踐能力。
參考文獻:
[1]許瓊華. “頂崗實習”人才培養模式下禮儀教學的實踐與研究——以空中乘務專業為例[J]. 教育教學論壇,2014,11(31):280-281.
[2]雷晶. 高職空中乘務專業禮儀實訓課程的教學改革探索[J]. 品牌(下半月),2014,13(10):215-216.
[3]江群. 空中乘務專業課程信息化教學改革的實踐探索[J]. 當代經濟,2014,32(19):104-105.
[4]劉沫. 高等職業學院空中乘務專業形象設計實訓課程的教學改革探索[J]. 旅游縱覽(下半月),2017,11(01):272.
[5]范莉娜,靳惠娟. 基于能力本位的空中乘務專業仿真性實訓教學探索[J]. 中國市場,2015,21(33):181-182.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