駱一楠
摘 要:本文圍繞中職學生的職業能力水平,以職業指導為核心,教育學生走上就業崗位后,要堅持"從操作工崗位做起,向技術崗位邁進,朝管理崗位努力"而奠定正確的思想基礎、技能基礎和職業理念。力圖融知識性、實用性、訓練性為一體,使學生了解就業政策,更新就業觀念,找準自我位置,在最基層的職業崗位上去尋求自我發展空間與舞臺。
關鍵詞:職業能力 職業指導 就業
一、以職業指導為核心的指導思想
1.1遵循了科學的就業指導理論
一方面強調學生應根據自已的個性特征選擇企業,另一方面更強調學生在選擇就業時正確認識自已職業能力找準自我定位。著眼于自身長期的職業發展,從幫助學生了解企業,了解自己開始,根據企業用人的特點訓練學生就業前的心理品質,消除職業無貴濺的心理意識。
1.2配套學校專業開設的特定種類和學生將要進入職場的就業走向
將現代企業管理制度引入學生課堂,讓學生了解企業管理的組織結構形式,企業對員工的素質要求,熟悉企業的法律制度和各項規章制度,如何才能真正做一個好的企業員工。
1.3讓學生了解我國勞動力市場
根據我國當前就業形勢,讓學生了解我國勞動力市場激烈競爭殘酷性,以及國家的就業準入制度和勞動法律制度,使學生明確在校學習過程中和走上崗位后如何提升自我的職業能力,如何維護自已的合法權利去實現自我就業定位。
二、針對中職學生的就業的對策
2.1自我測評
自己按照一定的方法、運用一定的工具對自己各方面的素質進行分析和評價,明確自己的優勢和弱點,從而有助于自己對職業潛力和職業方向進行較為準確的認識。例如,我們可以通過各科學業的學習情況了解自己的思維類型:文科成績較好的則說明自己在形象思維方面可能有優勢;理科成績較好的則說明抽象思維能力較強;生產實習成績較好的說明自己更擅長具體行動思維。我們還可以通過與他人進行對比來了解自己的能力狀況;比如在校園活動中自己總是能支配他人并能獲得他人的配合和支持則說明自己的組織能力較強;在征文活動中總能獲獎則說明自己的文字能力較強;在專業技能競賽中獲獎則說明自己的職務技能較強等.我們前面所做的一些“試一試”,也是一種自我測評。自我測評的優點是方便靈活;缺點是隨意性較強,準確性不夠。
2.2職業測評
人才中介機構、職業咨詢公司、職業指導人員或用人單位 運用科學的職業測評工具和方法對職業者各方面的職業心理傾向做出較為客觀的判斷,告訴他適合做什么工作或不適合做什么工作。隨著勞動力市場的建立、完善和用人觀念的改變,我國職業測評逐漸流行起來。比如國家錄用公務員就單設“行政職業能力傾向性”測驗,各地政府就算管理部門也大多設有專職的職業指導人員以指導求職者有效地尋求合適的工作崗位等。職業測評由于技術性很強,所以需要訓練有素的職業指導(咨詢)人員或者人力資源專家主持并解釋測評結果。
2.3情境體驗
這種方法主要是讓自己在一個崗位上,或者通過模擬的工作崗位來進行實際的生產勞動,表現自己的職業素質,體驗職業的崗位內涵,進而驗證自己是否具有從事某種職業活動的潛質。進行情境體驗的途徑主要有:專業技能訓練、生產實習、校園文化活動、社會實踐、假期打工、創業嘗試。例如,學校組織各專業進行的專項課題實習、實訓。用產品制作的課件實訓方法,讓學生用自己所掌握的專業理論知識在實踐中的應用體驗,以檢驗專業能力適用性;學校組織的各項校園文化活動,采取以各種興趣、愛好為內容的體育竟技、娛樂歌舞、花樣游戲、課題演講、專題辨論等,通過這些活動形式,讓學生體驗團隊協作能力的重要性、人際關系重要性、體能要求在職業中的地位,語言表達在人際交往中的技巧與作用,以提高學生在社會化大生產過程中的適應能力;另外,學校組織的學生社會實踐活動和學生假期打工等等,都是用于學生的情境體驗和學生社會適應能力的提升。
三、以職業指導為核心針對中職學生的就業的意義
3.1幫助學生做好角色轉換的心理準備
要正確地選擇職業,就必須及時轉換角色,擺正自己的位置,把自已當成是一件正在供別人選擇的商品,客觀、冷靜地進入求職狀態,盡快地適應一個現實的社會求職者的角色,實事求是地面對就業現實,學會主動推銷自己,并以自身的實力積極主動地去適應社會的需要。
3.2幫助學生正確認識自我,包括對自己心理素質正確的認識
全面衡量、正確地認識自己的心理特點、興趣愛好、能力特長、生理特征,用現實的態度來看待自己,才能有可能在求職時揚長避短,從而避免盲目求職或期待過高、好高騖遠給自己帶來的心理傷害。
3.3提高自己的心理承受能力,做好正確面對挫折和失敗的心理準備
在求職過程中遇到挫折是正常的,產生萎縮甚至恐懼的心態也是很正常,關鍵是切不可因此而自卑,喪失信心,失去開拓新生活的勇氣。
3.4幫助學生做好提高自己的能力
做好提高自己的社會交往能力、應變能力、理論與實踐相結合能力、自學能力、獲取和利用信息的能力的心理準備。如果一個人自始至終地以良好的情緒對待學習、工作和生活,那他就有可能在競爭中獲勝。要做到善于競爭,還要做事儀表端莊,舉止得體,給人一個良好的第一印象;鍛煉出較好的口才,交流時口齒伶俐、表述清晰。我們每個同學有了上述的心理準備,就能夠輕松自余應對用人單位的挑選。
參考文獻:
1 梁瑞升;論我國職業指導與職業教育的關系[D];湖南師范大學;2006年
2 楊琰;地方學院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教育問題研究[D];西北師范大學;2006年
3 劉志侃;大學生現代就業意識培育研究[D];西安科技大學;2006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