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雪蓮
摘 要:小學信息技術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藝術學科。教師要合理地選擇情境素材,激發學生動手實踐的愿望,改進教學方法,把小學信息技術教學與學生的生活聯系起來,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理論聯系實際的能力。
關鍵詞:小學信息技術;精彩情境;魅力課堂
小學信息技術教學是一門藝術,具有實踐性強的藝術特征。新課程要求信息技術教學與學生的實際生活密切關聯,給小學生以全新的視覺與聽覺上的立體感受。教師應依據教材內容設置精彩的教學情境,喚起學生的心靈,啟迪小學生的思維,激發學生自主學習與實踐;適當地把游戲變成課堂教學的一部分,開發學生的智力,讓學生在玩中掌握信息知識;鼓勵學生進行小組合作學習,分享他人的成功經驗,聯系實際把生活信息化、把信息生活化。
一、創設和諧情境,喚起學生興趣
1.質疑引入,喚起欲望
導入是小學信息技術教學的重要一環,良好的導入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為新課學習做好鋪墊。質疑是學生探究信息技術的一種高效機制,也是學生對所學的知識感到困惑時所產生的急切的心理狀態。恰當的質疑可開發學生的智力,啟迪智慧,喚起課堂注意力,激發求知欲望。學生對所學知識感興趣,就會刨根問底,產生積極的合作交流效應,就會由疑到思、由思到知,打開思維的閘門,體會信息技術的魅力。例如,在《認識計算機》一課,小學生平時也接觸過計算機,有的學生還會玩計算機游戲。但是,一走進計算機房,他們就特別興奮、特別好奇。面對這么多臺計算機,他們很開心,特別想使用這些計算機。教師將他們分好組之后,就提出問題:“大家知道計算機能做什么嗎?誰會使用計算機?”教室里頓時熱鬧起來,大家爭先恐后地發言。接著,教師就利用課件向學生展示一個五彩繽紛的神奇世界,教室里一片寂靜,學生們躍躍欲試,希望老師快點讓他們操作電腦。有的學生還高舉起小手,要打字。教師及時引入新課,向學生介紹計算機的用途,順利地進入新課的學習中。學生異常興奮,在快樂中形成了自信,因玩而生樂,因樂而思學。
2.巧用游戲,激發興趣
游戲是小學生最喜歡的一項娛樂活動,它能像磁石一樣牢牢地吸引小學生的眼球,激發其強烈的好奇心。教師可利用游戲喚起學生的求知欲望,使其產生追根溯源的探究心理,從而調動學生的學習動機,拓寬學生的學習方式,活躍課堂氣氛。例如,在學習《鼠標的認識及操作》時,教師先把知識點制作成Flash小游戲,向學生講明游戲規則,讓學生自主學習完成游戲活動。教師再用打地鼠的游戲對鼠標知識進行講解,讓學生在玩打地鼠游戲時了解了鼠標的用途。教師最后以擂臺賽的形式讓學生自告奮勇上臺挑戰,勝利者成為新“擂主”,競爭不力者可以在下面繼續練習,再次挑戰,教師計時進行比賽。這樣一來,學生就能夠掌握鼠標使用方法了,由生到熟,提高了鼠標操作能力,有效地增強了信息技術實踐能力。
二、營造探究氛圍,張揚學生個性
1.動手實踐,拓展思維
小學信息技術是一門以實踐操作為主的課程。教師要營造良好的實踐氛圍,提供一個實踐平臺,鼓勵學生大膽想象,親自實踐,讓學生在學中做、在做中學,充分調動學生的多種感官,再現社會生活場景,讓學生敞開心扉,融入教師設置的教學情境中。把抽象的信息技術知識和生活實例結合起來,激發了小學生的好奇心,拓展了其思維,培養了其實踐能力。例如,在教學《認識畫圖軟件》的時候,教師以小汽車為例,讓學生大膽實踐,運用繪畫軟件畫出小汽車,可以用矩形畫車身,利用橢圓和圓角矩形的工具畫車窗,使學生聯系生活實際,淋漓盡致地進行作品創作。動手實踐讓學生放松了身心。他們把信息技術學習看成一種既緊張又愉快的活動,從而積極地投入學習活動中去,陶冶了情操,提高了信息技術修養。
2.精彩活動,張揚個性
生活中蘊含著大量的信息技術知識,教師要根據小學生的思維活動特點,鼓勵學生積極參加社會實踐活動,讓學生獨立思考,去感知信息知識,把學到的信息知識與技能運用到生活中。例如,在新學期開學時,教師給學生布置一份感恩作業,讓學生利用Email給父母或幫助過你的人寫一封感恩的信,表達你對他們的感激之情,感情要真摯。讓學生保持新鮮感和興趣,從不同角度去理解和熟悉信息技術,挖掘小學生的信息技術學習潛能,讓學生真正成為信息技術課堂教學的主人。學生在實踐中提高了信息技能,體會到了學習信息技術的樂趣,課堂教學效果良好。
總之,小學信息技術的教學是一門精湛的藝術,教師要創設精彩的教學情境,鼓勵學生大膽實踐,在實踐中求知,在探索中創新。教師應開展生活化課堂教學活動,促進學生對信息知識的主動建構,切實提高小學生動手實踐的能力,讓學生在玩中學、在學中樂。
參考文獻:
[1]殷桂霞.在實踐中求知 在探索中創新[J].才智,2014(10):60.
[2]彭翠芝.小學信息技術課堂教學之我見[J].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10(10):137.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