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曉晶
摘 要 高職院校的思想政治課是大學生接受思想教育以及正確的道德教育的主要渠道,是道德和現實之間的一座溝通的橋梁。想要研究和討論如何讓思想教育課更有價值,意義更加深遠的前提就要先全方面的了解它,了解目前這門課在高校的生存情況,然后將過往的經驗歸納總結發揮其最大的作用,最后教育課也應當不斷創新,老師授課深入淺出提高課堂效率,提高大學生的素質教育,最終提升全國人民素質。
關鍵詞 思想政治 道德 教育 高校 創新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識碼:A
高職學校的“思想政治課”是每個學生必修的一門課程,這堂課里面有強的理論性,道德這種東西是見形不見狀的,而隨著時代的進步,網上心靈雞湯的增多,導致大多數同學已經對這種道德理論出現了抵制心理。大多數院校的思想政治課已經出現了瀕危的征兆,所以在這節課上面要進行改革,改革的重心是要和時代接軌,是要讓學生的所見的課堂所學有機的結合起來,真正發揮它的功能,變成一堂對同學們受益匪淺的課程。
1思想政治課現在所面臨的問題
面對思想政治課越來越不受歡迎的現狀,首先老師會嘗試一些新的方法進行一些改變,有一些因材施教的改變在里面,但并不能解決問題。而根本的問題有以下方面。
首先,高校對思政課的重視還不夠。很多院校并沒有意識到思政客的重。教育已經普及,走入社會前的第一步就是學習,隨著人的能力逐漸增長在學習中就對其培養正確的三觀是非常重要的。人能力越增長權利就越大,只有有一個正確的三觀,才會使他以后所做的每件事都是在潛意識里有益于社會的,對社會有害的事情會有抗絕的心理。大學是人生中學習最密集的時期,而此時對學生進行一些三觀、道德、品行的教育主要就是思政課,所以大學時期的思政課其實在間接地影響著社會未來的發展風氣。其次,內容脫節,課堂乏味。目前大多數高校在思政課上課時多數是大教室然后幾個班級一起上,老師照顧不到個人,而且上課的內容與現實生活感到脫節、晦澀難懂,最后感到枯燥乏味,導致同學們開始走神,甚至玩手機、逃課。
2產生問題的原因
(1)時代進步,越來越需要技術型的人才,有一技之長的人更被需要,也更容易在社會上找到自己的位置。從而很多公司和企業只看重技術卻忽略了這個人其他的品質,過于在乎技術對其他的品性都模糊過去。很多高校為了輸送很多高技術人才也著重培養學生的專業技術,企業對于品行的模糊也造就了高校對于學生平行作風的培養不重視,甚至得過且過,只要成績好其他的都可以的思想。
(2)市場經濟對大學生價值觀的負面影響。時代發展網絡的普及讓當代的大學生接觸到更多的信息,享受著詩和遠方的享受主義,對名牌有著很強渴望的拜金主義,被父母溺愛慣了的個人主義學生層出不窮,大學生的價值觀越來越功利化,這嚴重的影響著大學生的想法和行為。大學生過于看重事情對自己的好處和前途影響,不重視自己的思想培養,精神追求的理想信念的淡漠,這種情況的出現使得大學生思想政治的教育面臨更大的挑戰。
(3)大學生過于追求享樂主義,貪圖一時的休閑,求知欲不強缺乏發自內心想學習的動力,尤其是對思政課。馬克思主義教育和高中初中的政治課想像,而高中的初中的政治課一般都是死記硬背,所以學生從心里對思政課有一些抗拒的心理。
(4)思政課老師不像專業課老師經常交換,所以有很多思政課老師已經在這個崗位很久了。有一部分因為常年教課,對課本了解之后不再反復備課,而是年復一年重復這些知識。思政課本身就是一門嚴肅有些枯燥的課程,再加上老師已經陳舊的知識,和老套的方式以至于思政課變得更難以忍受。甚至老師不再關心國家時事,觀念陳舊或者錯誤傳遞給學生錯誤的想法。
3高校思政教育的革新
高校的思政課教育面臨問題,已經不能充分發揮其為大學生樹立正確三觀引領其人生方向的重要任務,我們應當從以下幾個方面革新。
(1)高校應當重視思政課。高校是思政課教育的載體,只有高校對思政的重視程度高了,思政課才能變好。高校確保思政的教育資源充足以及良好,教師資源、教育課時、教學的設施都應得到充分的保障。
(2)時代已經進步,學生在這個時代產生的問題已經改變,我們應當為學生樹立和引導其有一個可以適應這個時代和社會的三觀才行。思政的主體是教師和學生,想要學生有求知欲,就要讓其意識到思政課的重要性,思政課是有用的,并且它真的會讓你成為一個更優秀更好的人。
(3)思政課的課本內容也要改變。改變之前過于原理性,規范性的書寫方式,學生不會再感到晦澀難懂,老師也不需要備課好久。或者,針對原理性的知識要做出相應的解釋或者舉例說明,讓人感同身受從而對其原理有所信服和有所感悟,真正的理解并且實行在為人處事上,思政課才完成了它的使命,達到了他的目的并同時對學生有益處有可能意義深遠、受益終身。
(4)課本與現實脫節嚴重,課本進行更改之后要適當地與現實想接壤,不再只是局限在室內。開展一些室外活動比如看一場電影、同學之間配合進行一次角色扮演、看一場辯論賽、參加一次公益活動。讓學生走入社會,去看、去體會、去了解之后便可以離職的分析社會學以致用。
4總結
高校的思想教育其實在間接地影響著社會未來的發展方向和風氣。良好的高校道德教育需要學校、社會、教師等相互協作、共同努力,并且對高校政治教育給予一定的重視才能完美實現思政課引導大學生走向更優秀的任務。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