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大朵
摘 要:從激發學生修改作文的興趣以及教會學生學習修改的方法兩個方面來展開論述。
關鍵詞:修改習作;修改意義;激發興趣;學習方法
清人唐彪說:“文章不能一作便佳,須頻改之方入妙耳。此意學人必不可不知也。”一句話闡述了修改文章的必要性。修改作文是習作教學中的重要環節,它對于促進學生習作水平提高是非常有效的,所以我們在開展習作教學時,不僅僅從指導如何習作入手,還應該做好習作教學的后續工作,即如何指導他們修改習作,以使習作能夠符合要求,達到最佳表達效果。不妨讓學生也參與到習作修改的過程中,體會修改的樂趣,學習修改的方法,從而從根本上提高學生的習作水平。
一、修改習作,不妨從激發學生的興趣入手
《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提出:要重視引導學生在自我修改和相互修改中提高寫作能力。確實如此,學生學會修改習作,既能促進他們更積極地寫,又能讓他們在體驗成功的基礎上養成做事認真、勤于思考的好習慣,體驗成功的樂趣。正所謂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培養學生修改習作,也不妨從激發學生的興趣入手。
1.以榜樣的力量引導興趣
眾所周知,唐朝詩人賈島在創作詩詞時“推敲”的故事,眾人把賈島稱為苦吟派詩人,充分說明了賈島對斟酌字句的嚴謹認真的態度,我們不妨把這樣優秀的詩人事例講解給學生聽,給他們樹立榜樣的力量。還有王安石的“春風又綠江南岸”中“綠”字的最終定奪,以及古典名著之一《紅樓夢》的“批閱十載,增刪五次”的感人事跡,最終讓學生深刻明白:好文章不是一蹴而就的,更不能寫完了事,還在于修改的功夫,只有精心嚴謹地修改文章,錦繡篇章才能誕生。
2.以激勵的話語激發興趣
當學生有了榜樣的指引,能夠主動投入到習作的修改當中,這時語文教師還不能高枕無憂,要注意這是一個長期堅持的工作。要經常采取鼓勵性的評價語言來激發學生修改習作的興趣,例如筆者就經常在學生的習作本上寫到:“這個開頭經過修改之后,頓時增色不少,可以充分引發讀者閱讀的興趣哦!”“這個結尾改得不錯,呼應了開頭,又點明了主題,你是好樣的,要加油呀!”當這些熱情洋溢的話語傳達給學生,他們的喜悅之情溢于言表,同時更堅定了修改習作的決心和熱情。
二、修改習作,還要給學生以必要的方法指導
當學生有了榜樣的指引和教師的鼓勵,修改習作的興趣大增,但是卻往往不知從何入手來修改習作,這時,我們就要對學生進行修改習作相關方法和技能的指導。達爾文曾經說過:最后價值的知識就是關于方法的知識,的確,如果我們能夠加強對學生的方法指導,一定會讓學生在學習和實踐的過程中大有裨益。
1.統一修改符號
修改習作,就要用到相關的修改符號,在蘇教版的教材中就明確規定了習作修改的有關符號,以便使學生能夠用比較規范和統一的符號來修改自己的習作,要讓每一位學生對于我們要使用的幾種修改符號了然于心,熟練掌握每一個符號的用法和用意,并且在習作中不斷鞏固使用的技巧,達到人人會用,人人能懂,從而逐步提高班級里學生的習作修改效率和質量。
例如教師要明確在黑板上示范當有一個詞語或者一段話需要刪掉時,要用哪種符號;需要添加某些語言成分時,用哪種方法;句子的前后順序需要調整,我們又應該做些什么等等,針對不同的部分,采用不同的方法,教師可以多示范,采用投影,給學生實戰演習,以便讓學生快速掌握各種修改符號。
2.明確修改步驟
蘇教版的每篇習作要求都很明確,每一篇習作有一個側重點,教導學生修改習作時,要引導學生看自己的習作是否符合本次習作要求,主題是否切題,尤其要杜絕寫跑題的現象,例如我們在一次習作中,要求學生寫一件童年時期的趣事,有的學生對童年中的往事記憶較深,寫得生動有趣,這樣的主題是符合要求的。有的學生卻沒讀懂題目要求,把童年的趣事用一詳一略的方式寫成了兩件,這樣的習作需要刪減。還有的同學,只是讀懂了要求中的書寫童年記憶深刻的事情,卻偏離了“趣”字,把自己有一次傷心的往事大寫特寫,這樣就偏離了習作的主題,需要大力整改。
當我們把文章的主題確定之后,明確了自己習作是符合要求之后,就要針對文章內容進行檢查和修改了。例如看看自己敘述的順序是否恰當,前后的語言連貫性如何,事情交代的是不是完整等。關鍵在于檢查在寫作時,自己是否做到了重點突出,尤其是在一些寫人記事等的文章中,是否把事情發展的過程寫具體了,有沒有把人物的語言、動作、神態以及心理活動完全表達到位呢?這些都是需要重點關注的內容。
最后要落實到語言的修改上,這可謂是修改習作的最后潤色部分,即能夠用精煉傳神的語言,把自己的思想表達出來。
習作修改是一項長期的工程,教師應該注意培養學生良好的習慣,使這項好習慣伴隨自己終身,為學生的遣詞造句、揣摩語言打下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李子順.新課堂、新教學[M].東北師范大學出版社,2008-01.
[2]唐靜.淺議小學生修改習作的必要性[J].小學語文教學,2009(9).
編輯 謝尾合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