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梅梅
【摘要】教育部印發《關于深化職業教育教學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養質量的若干意見》(以下簡稱《意見》)中突出強調要堅持產教融合,并專門提出推進產教融合的具體工作要求。《意見》強調,把產教融合作為基本理念貫穿到新時期職業教育教學工作的各個層面,這充分體現了新時期我國職業教育教學改革理念的先進性。山東電子職業技術學院作為省人才特色培養名校,在專業建設和創新方面做了很多工作。文章以我院計算機網絡技術專業為例探索融入創新創業教育的專業教學模式改革。
【關鍵詞】產教融合 創新創業 人才培養模式
【中圖分類號】G7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7)35-0234-01
高職院校肩負著為行業企業培養生產、服務和管理一線的高素質技能型專門人才的使命。產教融合、校企合作和工學結合是高職教育的必然要求,也是高職教育的鮮明特色。高職院校開展創新創業教育,既是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和創業能力的重要途徑,又是服務于新型國家建設的重大舉措。筆者認為,深入探索產教融合培養創新創業人才的模式具有重要的價值。產教融合不僅是高校提高人才培養品質的需要,也是提高科技創新能力和服務社會能力的需要,是職業教育的改革方向。產教融合有利于將職業院校和企業研發的成果轉化為生產力,推動企業技術進步和產業升級轉型,更好地服務產業發展,同時有利于職業院校學生利用校企合作平臺,更深入地接觸到與本專業密切合作的相關企業的運營模式、管理模式等,在學生創新創業的過程中可借鑒吸收,更快速的學習到先進企業的經驗,準確把握相關行業的發展趨勢,整合資源,找到適合團隊的創新創業項目,開展創新創業活動,滿足學生創業實踐的需要。
山東電子職業技術學院計算機網絡技術專業是省級特色專業,該專業把創新創業教育融入人才培養的全過程,從教學內容與組織方式、導師團隊建設、教學方法與考核等方面研究基于產教融合分階段產教融合創新創業教育模式,根據三年制高職人才培養方案,將創新創業教育分成公共啟蒙階段、提升培養階段與創業孵化階段三個階段。具體實施方式如下:
(一)分階段產教融合的創新創業教學內容與組織方式
基于產教融合,對應創新創業教育的三個階段,教學內容方面能力培養的遞進關系依次為:創業意識與創業知識→創業技能和綜合能力→創業實踐能力。
1.公共啟蒙階段。本階段的教學作為公共基礎課列入培養方案,計一個學分。安排在大學一年級,這個階段學生缺少創新創業意識和相關知識,亟待培養。
本階段面向全體學生,主要講授創業知識、激發創業意識。包括創業教育概述、創業項目選擇與商機、供給與需求(市場選擇)、創業團隊建設與執行力、創業籌資與融資、企業成本管理、創業風險控制等內容模塊,啟蒙學生創新創業意識與創業知識。
2.提升培養階段。本階段安排在大學二年級,學生已經掌握了一定的專業技能,在此基礎上組建創業團隊,選擇創業項目更能有的放矢。
本階段主要依托專業社團,吸納有創業意愿的學生參與,組建創業團隊,進行創業技能和綜合能力訓練。學生的專業社團是在學院團委統一領導下,由學生與專業教學相結合自行組織、自主活動的學生團體,學生社團由志趣相投的學生組成,學生大都能夠自覺完成學習任務,積極主動地提升自身專業技能,這就為組建創新創業團隊打下了團隊基礎。本階段教學內容包括創業項目的發現與識別、客戶溝通與關系維護技巧、運營成本控制、多元化創業模式、產品創新開發策略、商業計劃書與商業模式剖析等模塊。
3.創業孵化階段。本階段安排在大學三年級,學生已經基本學習完專業課程,主要進行綜合實訓及頂崗實習,本階段開展創業孵化,可以更加有效地與專業綜合實訓及頂崗實習結合起來。主要依托創業團隊,有創業導師團隊指導進行創業實踐體驗。本階段的教學內容包括舉辦創業沙龍,項目篩選、內部管理、商業模式、法律、知識產權、財務等。
(二)構建動態的產教融合的導師團隊
基于產教融合,對應創新創業教育的三個階段,動態構建由專任教師、企業家、行業專家等組成的導師團隊。對應創新創業教育的三個階段,導師團隊的人員構成及比例也相應調整,依次為:專任教師為主→行業專家為主→全部企業家與行業專家。
1.公共啟蒙階段,以校內專任教師為主進行相關內容的授課,教學過程要求至少安排一名企業家做一次授課或講座,企業家應占到導師團隊的20%左右。專任教師應進行企業考察鍛煉并跟進聽課,提高自身理論知識和實踐能力。
2.提升培養階段,本階段主要依靠有經驗的專家講授,專任教師負責創業團隊的組織與管理及輔導。本階段主要請行業專家來講授,包括營銷、人力資源、財務、法律、知識產權等方面的專家,行業專家占導師團隊的80%左右。
3.創業孵化階段,本階段全部聘請企業家及行業專家創業導師團隊,對學生創業團隊結對指導,主要是創業實踐能力,校內老師負責跟蹤并反饋效果。
(三)實施階段性產教融合的教學方法與考核
對應創業教育的三個階段,教學過程中采用課堂講座→技能實訓→沙龍、孵化指導階段性教學方法。
1.公共啟蒙階段,要求專任教師結合案例講授,同時聘請成功的企業家、創業的校友或者在校的創業學生,以課堂講座形式,講述創業經歷,分享創業經驗,培養學生創新創業意識,激發學生創新創業的熱情。
本階段主要是課堂教學,可進行學分考核,形式可多樣,例如要求學生結合專業或興趣、 圍繞校園內或周邊市場狀況,以團隊形式,提出一個創意,或擬創業的項目,學生答辯,老師和其他學生共同評價。
2.提升培養階段,聘請行業專家,結合實際案例,訓練創業要掌握的技能,針對不同的創業團隊進行技能實訓。本階段學生已經具有創業意識,可以安排學生到校外企業進行參觀學習,了解紛繁復雜的市場狀況。
本階段學生已經組建了創新創業團隊,可以讓學生在掌握各項專項創業技能基礎上,以團隊形式,綜合考慮各種因素,制定創業計劃書。由行業專家對計劃書的商業模式、目標市場與客戶群、產品與服務、財務等方面進行點評和可行性分析,作為本階段的考核。另外本階段學生可以積極參加各級創新創業大賽,也可將其納入考核。
3.創業孵化階段,主要以跟蹤指導、創業項目對接和定期舉辦創業沙龍相結合,解決創業中遇到的問題和困惑。針對學生在創業過程中,遇到的各種難題,聘請企業家、行業專家,定期舉辦創業沙龍,探討和解決實際問題。
本階段參照校外大學生孵化基地的管理模式,依托我院科技創業園,入駐的創業團隊,按園區考核辦法執行創業業績考核,經過指導達不到要求的退出創業園,并以此作為階段考核(此階段考核不作為最終考核)。
我院計算機網絡技術專業的創新創業教育以教授創業知識為基礎,以鍛煉創業能力為關鍵,以培養創業精神為核心。在產教融合的大背景下,加大了實踐教學比重,豐富了實踐教學內容,改進了實踐教學方法,增強了創業教育教學的開放性、互動性和實效性,教學效果顯著。
參考文獻:
[1]陳東旭.高職院校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路徑探析[J].職業技術,2011 (3):60-61
[2]邵月花.高職院校創新創業教育與專業教育有效融合路徑研究[J].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16(10):76-79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