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小妹
摘 要:高中教育中,英語是重要的科目。很多的高中學生面對語法的學習總是不得要領,學習質量無法提高。作為高中英語教師,在高中英語語法教學中將研究性教學理念引入課堂教學中,進行系統化的英語語法教學,不僅提高了學生對英語語法學習的興趣,而且語法教學的效率也有所提高。針對研究性教學理念下的高中英語語法教學進行研究。
關鍵詞:高中教學;英語語法;研究性;教學理念;教學策略
英語作為一門外語語言學科,對高中學生的綜合素質培養以及后續的學習都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高中英語教學中,語法是重點,也是難點。在高中英語教學中,對英語語法教學予以高度重視,樹立研究性教學理念是非常必要的,根據學生的需求對語法教學方法不斷地完善,不僅提高了教學質量,學生對于英語語法學習也可以獲得良好的學習效果。
一、高中英語語法教學中采用循序漸進的研究性教學理念的教學策略
英語語言教學中,要認識到英語本身就是一個獨立的語言文化系統,其中的語法是該系統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以研究性教學理念作為指導思想開展教學,就要對英語語言的系統性予以高度重視。基于此對英語語法進行綜合性分析,引導學生對英語語言規律產生認知,根究自己的知識需要按照這一規律展開學習,就可以在英語語法學習中獲得良好的語言效果。
比如,高中英語語法中,“復合句”對于學生而言是難點。英語教師要改原有的灌輸式的教學為引導式的教學,從簡單句型的講解出發,讓學生對構成語法的主要成分有正確認識,讓學生對主語、謂語、賓語、定語、狀語、表語和補語都能夠正確判斷。“表語”在漢語中是不存在的,因此,英語教師要對“表語”進行重點講解。在英語的句型中,“表語”前面所連接的是“系動詞”,進而,英語教師就可以針對“系動詞”進行講解。“系動詞”包括三類,其一為保持類動詞,其二為感覺類動詞,其三為變化類動詞。其中,保持類動詞的代表動詞為“be”“stay”; 感覺類動詞的代表動詞為“look”“smell”; 變化類動詞代表動詞為“turn”“get”。在“系動詞”后面所跟隨的不僅僅是“表語”,還會跟隨“表語從句”。此時,英語教師就可以不必繼續講解,而是讓學生通過相互討論或者多方查閱資料對表語從句進行理解,了解相關的關聯詞以及使用方法。對于學生理解不到位或者理解錯誤之處,教師可以進行指導。這種具有針對性的指導,能夠讓學生產生深刻的記憶,而且對該語法的靈活運用也可以起到一定的促進作用。
采用這種循序漸進的英語語法教學方法,讓學生從簡單到復雜對相關知識進行理解,可以提高學生對英語語法學習的自信心,而且課堂氣氛也會變得活躍起來,提高了英語語法教學質量。
二、高中英語語法教學中采用引導興趣的研究性教學理念的教學策略
對于很多的高中學生而言,英語語法非常的晦澀難懂,而且語法課堂枯燥,加之英語教師所施加的學習壓力,就會讓學生在英語語法課堂上感到緊張,不利于提高學習質量。將研究性教學理念引入英語語法教學中,就要營造富于情趣的課堂氛圍,讓學生感到語法學習是輕松愉快的,由此讓學生放松自己,積極主動地投入到英語語法學習中。
比如,在“時間狀語從句”的教學中,教師可以打破傳統的教學模式,采用音樂教學法,通過播放英文歌曲對學生進行引導教學。Yesterday Once More是美國十大金曲之一,很多學生都聽過。在優美的音樂旋律下,學生緊張的情緒就會得到放松。當音樂播放完畢后,英語教師就可以讓學生嘗試著唱一唱。雖然學生未必每一句都能聽得懂,但是第一句歌詞還是基本上可以聽出來的。聽著學生的模仿,教師隨即將第一句歌詞寫在黑板上,“When I was young,I d listen to the radio.”這句話就是“讓步狀語從句”。之后,教師就對“讓步狀語從句”從歌詞的角度進行講解,有助于深化學生對該語法的印象。當講解完畢之后,教師還要讓學生想一想自己會唱的英文歌曲中,還有哪些歌詞是“讓步狀語從句”。學生所說出的歌詞,有一些是“讓步狀語從句”,有一些則不是,教師就可以注意講解,這樣學生就可以順理成章地理解更多的英語從句,而且還提高了從句的判斷力。
綜上所述,英語作為一門外語學科,由于學生缺乏英語語言應用環境,所以很多的高中學生對于英語的學習感到吃力。在高中英語教學中,為了讓學生更好地學習英語語言,就要重視語法教學。將研究性教學理念用于英語語法教學中,引導學生從被動學習轉為主動地研究語法知識,使得語法教學生動有趣,大大提高英語語法教學效率。
參考文獻:
[1]李夢.交際教學法指導下的高中英語語法教學[D].山東師范大學外國語學院,2013.
[2]徐妙青.情境教學策略在高中英語語法教學中的運用[J].英語教師,2013(12):45-49.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