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裕生
摘 要:隨著教育改革進程的不斷描述,傳統的數學教學方式受到一定的沖擊。對初中生進行數學教學時,教師的本職工作即是以學生為中心,將開放性教學理念融入數學教學,打破以前的老模式,不再墨守成規。借助開放性問題進行教學,需要教師改變灌輸知識的方法,以此來滿足學生的不同需求。主要以人教版數學課本為研究對象,借助開放性問題,強化初中數學教學內在需求,提高初中數學課堂的有效性。
關鍵詞:開放性問題;人教版數學;初中數學教學;內在需求
自2000年以來,我國針對教育改革的研究從未放慢過腳步。在新課改的大背景下,學校的教學理念以及教學目標也在實時地更新,從“要學生學”轉變為“學生要學”,從“填鴨式”教學方式轉變為“理解,溝通和創新”,我國的教學體系越來越完善,教學目標越來越清晰。為了讓學生能夠全面、自主地學習,將開放性問題應用于數學教學以此來滿足內在需求,其重要意義不言而喻。
一、初中數學教學存在的問題
現階段我國的初中數學教學仍不盡如人意,還是存在著一些問題。在現在的初中數學課堂上,教師教課授課的主要方式仍然是依據課本的內容對不同問題進行講解,在講解的過程中沿用數學教學的老模式,墨守成規,一味向學生單方面地灌輸知識,這樣的教學方法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一方面不能積極有效地促使學生建立屬于自己的知識框架,另一方面不利于學生自主性和創造性的發展,無法增強對數學的學習興趣。
二、開放性問題對初中數學教學的意義
將開放性問題合理應用于初中數學教學中對學生的發展而言至關重要。學生通過自身主動地學習會發現問題,然后將發現的問題進行整理并質疑,最終在不斷的研究中對重難點問題進行解決,在這個過程中,學生的學習不再是機械的、強制的,學生在此過程中不僅能夠解決學習的問題,深化學習的內涵,而且還能夠找到學習數學的快樂之處,讓學生的學習變得全方位、多元化。這對學生的成長和發展大有裨益。
三、實施開放性問題的策略
在初中數學教學中實施開放性問題教學方法是全方位的、多元化的,可以通過以下幾方面實行開放性教學,以此滿足學生的要求。
1.釋放被禁錮的思想,實現教學目標多元化
眾所周知,思想的解放能夠促進一切新生代事物的發展,同樣,針對初中數學教學而言,改變教學目標,優化教學理念是提高課堂教學質量的重要保障。初中數學的教學目標可以由傳授學生數學知識轉變為為學生提供最適合的學習環境,讓不同能力的學生以自己為中心,依據個人的條件和愛好進行學習的選擇:數學基礎較好的同學可以多參加競賽,以此尋求更好的發展;數學成績比較理想的同學可以自由結組,共同進步。針對不同學生采取不同的教學目標,能夠切實地滿足學生的要求。
2.改變枯燥冗雜的課堂,營造新型的課堂氣氛
生動有趣的課堂能夠對提升初中數學教學有效性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在講授數列問題的時候,可以將數列比喻成小蝌蚪:有一列“小蝌蚪”a1,a2,a3,a4,a5,…,其中a1=5×2+1,a2=5×3+2,a3=5×4+3,a4=5×5+4,a5=5×6=5,…,第多少只“小蝌蚪”的值為2009?( )A.2009 B.2010 C.441 D.334.通過這道題我們先運用比喻的手法吸引學生的學習興致,然后再引導學生觀察每一項都是有規律的,所以經過觀察然后我們可以得出一個結論an=5×(n+1)+n,根據這個式子我們可以解出n=334,所以選擇D。這樣有趣的課堂,能夠改變數學課原本的枯燥冗雜,使其變得精彩、有氣氛。
3.教學方法智能化,深度挖掘學生的能力
課堂的教學不僅僅依賴于課本和板書,在教學的過程中要合理改變教學方法,將其智能化,以此來不斷地挖掘學生的能力,讓其能夠解放思想,全面發展。例如,在講解角的知識點的時候,可以讓同學們在課前準備好圓形紙、正方形紙和長方形紙,在上課的時候,教師可以直觀性地利用這些紙進行講解。例如,將正方形紙的一角折疊,使角O落在O′處,CD為折痕,CE平分∠O′CF,求∠DCE的度數。單憑想象學生很難解出答案,這時老師可以利用折紙給學生立體地分析這道題,這種教學方法能夠極大地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增強學生的開放性能力。
對初中數學教學中實施開放性問題教學方法進行解讀,對中學生的發展積極且有意義,其不僅能夠開發學生的開放式思維,而且能對學生日后的生活產生巨大的意義。
參考文獻:
[1]蔣識星.關于新課改下數學教學資源運用的幾點思考[J].才智,2015(9).
[2]黃素玲.淺談新教學法下的中學數學課堂教學形式[J].廣西教育,2015(12).
[3]鄧國研.初中數學問題教學模式對課堂教學的優化與局限[J].科技信息,2016(25).
[4]謝長江.淺談如何提高農村初中數學教學質量[J].中小企業管理與科技(下旬刊),2016(9):59.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