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月
摘 要:綜合實踐活動的有效指導對活動的順利開展及活動成果的取得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在總結前人的研究成果并結合個人教學實踐的基礎上,對綜合實踐活動指導的四個主要方面進行案例式闡述研究,為他人的進一步研究起到拋磚引玉的作用。
關鍵詞:綜合實踐活動;有效指導;案例式闡述研究
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是在教師的引導下,學生自主進行的綜合性學習活動,是基于學生的經驗,密切聯系學生自身生活和社會實際,體現對知識的綜合應用的實踐性課程 [1]。眾所周知,汽車需要至少四個車輪才能平穩行駛,而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有效實施需要指導教師有條不紊地指導。教師的穩妥綜合實踐活動有效指導,事關活動開展的成果與收獲,因此教師必須認真對待。在綜合實踐活動指導時,教師需要從主題選擇、方案指導、小組劃分、組員分工等方面來提供有效指導。
車輪一:指導學生選擇主題
選擇主題應注意:①符合學生知識、能力結構與身心發展規律的;②貼近學生生活,能激發學生興趣;③能讓學生多方面獲取知識與能力,全面提升學生的;④培養學生問題意識,并自主探究答案;⑤做到主題深度與廣度的有機統一,有利于學生知識能力結構的全面拓展;⑥符合《國家九年義務教育課程綜合實踐活動指導綱要》的要求。熊梅認為,主題確立的指導包括學生自主選題的策略及教師指導學生確定主題時的方法,包括:創設問題情境來激發學生提出問題,通過發散學生思維引發腦力激蕩,歸納問題并留給學生思考的空間 [2]。
在一節“向污染宣戰,我們在行動”的活動課上,教師A播放了兩段視頻:一段是有關河水污染變成黑河,另一段是有關居民亂扔垃圾導致小區里垃圾成堆、隨處可見。
教師A:大家想到了什么?
學生A:環境污染很嚴重。
教師A:同學們能做些什么呢?
學生齊聲:保護環境。
教師A:是啊。環境與我們每一個同學都息息相關,我們日常生活中一定要注意保護環境。那么我們在日常生活中,大家該怎樣保護環境呢?
學生又開始積極思考。
評價:本課的主題雖然貼近學生生活,但是課前沒有調查學生是否感興趣,直接以人物形式將主題呈現給學生,忽略了學生是否真正對此主題感興趣,而且在導入主題時也缺乏學生參與,未注重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
車輪二:指導學生制定活動方案
學生制定的活動方案應包括活動的目標、過程及評價標準。教師要指導學生注意活動中的不確定因素,并提出相應的對策。同時,教師也需要制定指導方案來確保指導的計劃性與目的性。指導方案應包括“指導目標”“指導策略”“指導程度”,并對學生的活動背景、目的、過程、拓展、評價都作出相應的記錄。只有明確這些內容,教師才能掌握指導程度與適用性。
車輪三:指導學生分組
教師在指導學生分組時要按照“組內異質、組間同質”的原則來進行,對每個學生的任務與職責加以明確,培養學生的協作能力。根據調查發現,單純依賴學生分組的弊端過多,這就必然要求教師首先熟悉班里大多數學生的能力與個性,結合活動主題與教學目標來最優化選配,確保學生小組活動的均衡與高效。
教師要注意通過讓學生掌握活動的意義來激發學生的動機,通過讓學生解決不斷出現的問題來培養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
車輪四:指導學生學習研究方法
教師在指導學生制定研究方法時,要根據學生所選主題來選擇合適的研究方法。教師需結合具體案例對學生專題培訓,并鼓勵學生實踐調查、觀察以及實驗等常見研究方法。
由于綜合實踐是一門綜合性極強的課程。教師在指導學生的過程中主要通過講授法讓學生來理解記憶,讓學生從身邊的例子來了解這一方法。然后通過案例的實際操作讓學生真正理解并運用。
但是,目前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實施仍然存在以下問題:
1.教師缺乏正確的課程觀念
由于應試及升學壓力的客觀存在,綜合實踐活動課程變得可有可無,在實際教學中的隨意性過大。且學校相關師資隊伍的建設完全沒有跟上,這樣也就遠未達到國際開設課程的預期。
2.主題選擇未完全符合學生需要
教師在選擇主題時,如果單純從教師自身角度出發而缺乏學生的主動參與發現問題,這樣就不能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
3.小組合作流于表面
由于缺乏教師的有效指導,學生在分組時也就容易混亂,也不能根據主題來有效研究,學生的小組學習也就流于形式、缺乏實效。
4.教師指導過于隨意
由于教師未制定指導方案,這樣指導時靈活性過強。有部分教師雖然制定了指導計劃,卻非常模糊寬泛,也缺乏對活動整體性和過程性的指導策略,也未對活動的重難點及活動目標加以明確,并未預設開展活動過程中可能遇到的問題及應對策略。
5.教師對研究方法指導不足
教師在指導研究方法時強調的是知識性的傳授,卻沒有對實際應用足夠地重視,這樣學生往往也就不能親手實踐操作,對學生的指導促進作用也就不夠明顯。
6.教師對學生研究方法的指導不夠重視
單獨教授研究方法時,教師還能注意到如何教學,效果也比較明顯。但對于操作實踐方法引導上,教師指導比較隨意,導致學生不能自己動手操作。
因此,教師應爭取家長及社會的關心、理解與支持,積極開發實施有價值的綜合實踐校內外教育資源綜合實踐活動,為學生活動開展提供全方位支持。
總之,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策劃需要教師課前的精心預設,課堂中的精心指導,只有這樣,才能卓有成效地穩步推進,取得理想的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夏惠賢.論自然觀察者智力及其課程開發[J].比較教育研究,2004(1):27-32.
[2]熊梅.綜合實踐活動開發與設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76-77.
編輯 謝尾合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