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彩娟
摘要:體育教學只有在教學內容與學生心理交流氛圍中進行,才能達到更好的效果。而傳統的教學模式始終使學生處于被動、消極地接受知識的位置,不利于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不利于對學生能力的培養。體育教學過程是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互動的雙向活動,教與學的意向、動機、興趣都是在體育課堂教學的心理氛圍中潛移默化地進行,其心理氛圍決定了學習的質量、效果、集體情緒和接受程度,這種心理氛圍在學生身心發展中起了重要的作用。
關鍵詞:體育教學;學習現狀;實施方法
針對高中生體育學習積極性的問題,在次進行幾點分析。
一、高中生體育學習現狀
1、學生主動參與性不高。學生身體發展的性別差異大于智力發展的性別差異,男女學生在身體發育的不同時期,身體形態、機能水平、運動素質、運動功能等方面具有明顯的區別和各自的特點,而且男女學生在運動中的心理狀態也有很大的不同,往往受情緒影響而對參加體育運動沒有興趣。再加上學生體育意識淡薄,應試教育一直占主導地位,學生平時絕大部分時間被占用,想玩不會玩,可以說學生本身就沒有主動參與體育運動的想法。
2、教師因素。傳統教育是“師本教育”,其核心是以教師為本,過于突出教師的主體作用,重視由教師單向傳授知識,再加上教師業務水平不高、教學方法不科學、不新穎、責任心不強等,對學生沒有吸引力。
上述原因是學生體育學習的積極性得不到充分的調動的主要因素,加之很多學生由于身體素質不好對體育課產生了嚴重的抵觸情緒,久而久之對參加體育鍛煉的態度越來越冷漠。因此在中學體育的教學過程中,應當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來調動學生體育鍛煉的積極性,必須使學生充分認識到中學體育教學不僅僅有助于自身的身體健康和全面發展,更有助于提高體育技能,為健康的身體和成功的事業打下基礎。
二、具體實施方法分析
1、正確的評價激勵策略。關于對學生的學習評價,關鍵是要提升教師自身的理念,努力建力起“目標多元、方法多樣”的評價體系。從操作層面看:
(1)教師要善于挖掘學生思維的閃光點,給予充分的激勵和肯定,關注學習的結果,更要關注學習的過程。對于學生出現的錯誤,一定要慎重評價,對有錯誤但又孕含點滴創新的思路,在指出不足的同時,也要給予激勵、保護這難得的創新火花。
(2)激勵贊賞的同時還要注意評價的客觀性,及時地進行客觀的評價指正,使學生在挫折中吸取教訓,明確努力的方向。“激勵贊賞”必須建立在“客觀評價”的基礎之上,如果離開了“客觀評價”,也許“激勵贊賞”就失去了應有的價值,因為成功只有在失敗的襯托下才顯得更加光彩耀眼,表揚也只有在客觀評價的前提下才更具有魅力。例如在耐力跑教學中,有些同學由于體質等各方面原因,跑得成績不理想,灰心喪氣,沒有興趣和積極性。對于這些同學,我首先肯定他們,跑得還行,至少是跑完了全程,說明還是有一定的意志力;然后進一步指出,如果節奏再把握好點,最后幾圈雙臂再擺起來點,那成績就會更理想。同學們聽完后,斗志又有了,激情又來了,在后面的練習過程中他們明顯地更主動了。
2、轉變觀念,提高對培養學生良好的鍛煉習慣認識。長期以來,我們體育教師在課堂教學中,主要還是習慣于讓學生通過身體練習來掌握體育基本知識、技術和技能,不注重培養學生的鍛煉態度、興趣和習慣,有的甚至棄之不顧。其實不然,如果沒有端正的鍛煉態度,又沒有鍛煉興趣和良好的鍛煉習慣,學生是無法真正掌握體育基本知識、技術和技能,當然也就無法實現全面提高身體素質。相反,學生對鍛煉如有濃厚的興趣,又具有良好的鍛煉態度和習慣,就會以一種積極的態度,精神飽滿地參加鍛煉。例如,現在的學生大多不喜歡跑步,一聽到要跑步就叫苦,更談不上對于跑步有興趣和習慣了,可速度素質和耐力素質是我們身體素質的兩大基本素質,那么如何才能提高學生跑步的鍛煉興趣?經過觀察發現:學生們普遍喜歡踢足球,喜歡打籃球,剛才還在叫苦,可一踢起足球或打起籃球就生龍活虎,什么累都忘了。于是我們教師就有意識地多組織教學比賽,使學生的速度素質和耐力素質不知不覺得到充分的鍛煉。同時,針對許多學生在比賽中體力下降很快,跑不快、跑不動了等情況,體育教師應及時指出:“速度素質和耐力素質是想踢好足球打好球的基本保證。”這樣學生就能較自覺地練習跑步,教學效果就好多了。因此,體育教師應轉變觀念,提高認識,在課堂教學中積極主動地培養學生良好的鍛煉習慣。
參考文獻
[1] 楊楠楠.高中學體育教學中影響學習積極性的因素及對策研究[J].當代體育科技,2015(07):142-143.
[2] 任麗萍.體育教學中如何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J].上海體育學院學報,1998(01):95-96.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