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雪麗
摘 要:寫作作為語文教學中的一項重要內容,素來是語文教師不得不重視的教學內容。新課程改革為推進教師的教學工作提供了良好契機,小學語文教師應抓住機遇迎接挑戰。對小學生語文寫作的教學進行概述,并提出有效建議。
關鍵詞:小學語文;寫作教學;有效性
眾所周知,寫作能力反映學生的語文綜合能力,是體現學生語文綜合素養的重要參照,因此,小學生寫作水平的高低對于其進入中學之后接受語文學習具有重要的影響。由此可見,學生在語文學習的初級階段——小學,必須接受規范的寫作教學,這就離不開小學語文教師的努力工作。下面筆者就對小學生的作文教學進行簡略的概述。
一、小學語文寫作教學的目標
通過對相關的文獻進行分析,筆者發現,新課標提出的訓練體系(低年級“樂于表達”,中年級“自由表達”,高年級“學會表達”),重視情意訓練,一改過去的語言訓練(低年級詞句訓練,中年級段的訓練,高年級篇章訓練)。新的訓練體系缺乏具體的寫作內容和形式標準,訓練內容泛化,缺乏序列,缺乏評價的“標尺”,教師不知該怎樣評價學生的作文,只能“跟著感覺走”。目前把兩者結合,便于教師操作。
從上述內容來看,相比于傳統的作文教學目標,新課標所提出的教學目標強調了小學生在寫作中的情感體驗,提高了教育教學對于學生學習反饋的重視程度,有利于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更加有效地提高學生寫作水平,促使學生在快樂、自由的作文中獲得寫作能力的發展。
二、小學語文寫作教學的意義
作文教學是培養學生書面表達能力的重要途徑。書面表達能力和口頭表達能力一樣,都是每個人一輩子生活、學習、工作不可缺少的本領。書面表達較之口頭表達,更具有簡潔性、嚴密性、準確性的特點。我們往往碰到或聽說這樣的情況:講話人講了一番話,聽眾反映不錯,可是根據錄音一字不漏地整理出來一看,就發現有些地方重復、不連貫,甚至有些語句不大通。這些毛病在聽的時候并沒有明顯感覺到。這是什么原因呢?主要是在口頭講的時候,聽的對象就在眼前,有當時的語言環境,講話人還可以用聲調、手勢來幫忙,而一旦寫成文字就不同了,語調、手勢不能借用了,全要靠文字來表情達意。作文教學的特定任務,正是要培養學生運用恰當的文字來進行表達的能力。這種能力形成了,學生將終身受益。
三、小學語文寫作教學的現狀
1.學生的寫作能力偏低
小學生的寫作學習,是建立在其對于課文學習的基礎之上的,對課文內容的理解、掌握程度對學生將所積累的語文學習知識運用于寫作之中具有重要影響。然而,筆者在教學過程中卻發現,小學生在語文課文的學習過程中,往往對于有時間、人物、地點的課文進行更多關注、對于描寫景色的課文則有所忽視。筆者分析,這其中的原因是,富有故事性的課文對于小學生來說,在閱讀過程中能夠將課文內容在腦中進行情景再現,促進學生對于課文的理解,所以學習和掌握起來更加容易,導致小學生更愿意學習此類課文。小學生課文學習存在偏頗,導致寫作能力也受到一定影響,無法得到全面提高。另外,由于小學生還不能夠深刻理解課文學習對于寫作的重要作用,無法將課文中所積累的知識運用于寫作過程,導致學生即便對課文進行了深刻的理解和掌握,也無法利用其提高自身的寫作水平。
2.教師的寫作教學偏少
通過搜集文獻并對其進行細致分析之后發現,目前很多小學語文教師的寫作教學工作并未達到較高程度,教師在日常教學工作中對學生寫作能力的忽視,對于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具有消極影響。筆者分析,一些語文教師對于學生寫作的教學頻率偏低的原因,或許包括以下兩方面:一方面是小學生心性尚不成熟,小學階段的教育,多以引導學生入門、促使小學生形成學科思維為主,因而對于具有較大難度的教學內容則有所忽視;另一方面是應試教育的影響,雖然小學生不存在著中考、高考的壓力,但“一脈傳承”下來的應試教育對小學語文教師的教學產生了重要影響,在小學生的學習內容之中,的確包括作文這一項內容,但是由于作文學習需要學生展示自身的語文綜合素養,教師必須要先將學生的基礎打好,從而使教師的作文教學在被推后的情況下容易被忽視,學生的作文能力就不能得到提升。
四、小學語文寫作教學的策略
1.激發學生的觀察興趣,積累大量的寫作素材
激發學生的寫作興趣、促使學生積累大量的寫作材料,是小學語文教師開展作文教學的首要工作。對于每一個人來說,好奇心都是能夠促使個體不斷進行探索的最佳內部驅動力,就像孔子說的“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為培養學生的觀察興趣,小學語文教師對《大自然的啟示》這一課進行教學過程中,可以在教學任務、教學目標得以完成的基礎上,激發學生對于大自然的觀察興趣,讓學生通過自己對大自然中實物的觀察,來體會大自然的神奇。另外,教師還可以要求學生以小段落的形式來對自身的觀察進行記錄,促使學生形成善于觀察的好習慣,為學生積累寫作的素材,從而提高小學生寫作水平。
2.進行寫作的課堂練習,促進學生的實踐運用
學生學習的知識,需要實踐相結合才能夠使學生實質性掌握,小學語文教師在對學生進行寫作教學的過程中,應有意識地對學生進行寫作訓練,要求學生在課堂之上能夠通過多次小訓練,來使自身的寫作水平不斷提高,這是“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钡膶嵺`運用。筆者認為,在不同年級的課堂中,教師可以為學生設置不同的訓練要求,如中低年級進行遣詞造句訓練,中高年級進行段落訓練。當然,這些訓練要與小學生所學習的課文相聯系,促使學生在實踐運用所學內容時,鞏固自身對于課文知識的理解。教師則對學生的練習成果進行恰當、專業的反饋,使學生能夠根據教師的反饋信息明確自身的努力方向,從而使小學生的寫作水平更加有效地提高。
3.開展豐富的寫作活動,拓寬學生的寫作視野
小學生尚未發育成熟的心智,使其在學校的學習之中總會產生一種“受束縛、被捆綁”的感覺,小學語文教師為提高自身的寫作教學效率,可以為小學生舉辦多種形式的課余活動,促使小學生在課余活動中提高自身的寫作水平、拓寬自身的寫作視野。例如,我們給學生講授完《中華少年》這一課的相關知識時,可以組織學生開展朗誦比賽,要求學生利用課余時間自選一首近現代短詩進行朗誦練習;還可以在講授完《最后一頭戰象》這一課時,組織學生開展一次閱讀比賽,要求學生在課外讀物中節選自身認為不錯的片段來與同學進行溝通交流;教師還可以組織學生進行一次寫作比賽……總之,小學語文教師要利用好小學生的課余時間,促使他們能夠在積極參與活動的影響下,通過搜集、閱讀課外資料,來積累更多寫作材料,使學生的寫作能力在不斷積累中獲得提高。
綜上所述,小學語文教師無論是為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還是為應對新課改的要求,都應在教學過程中矯正自身的錯誤認識,竭力為學生提供更加豐富的寫作學習盛宴。
參考文獻:
[1]李靈靈.小學語文作文教學創新“三步曲”[J].小學生作文輔導(教師適用),2011.
[2]劉暢.關于新課標下小學語文作文教學的探析[J].中華少年,2015.
編輯 孫玲娟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