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明山
摘 要:教育改革的不斷推行,新的教學理念與教學思想在不斷更新,其中“學案導學”模式作為新型的教育方法,將其運用于小學數學教學中,不僅可以優化課堂教學方法,培養學生學習興趣,而且還可以提升教學質量。然而,在這一過程中,很多問題也在教學過程中顯示出來,跟理論的這一模式相悖甚遠。為此,以此為出發點,對如何將“學案導學”模式運用于小學數學教學中進行相關的分析。
關鍵詞:學案導學;小學數學;導學案
隨著世界各個方面整體性的發展,各個國家都迎來了新的機遇與挑戰,要想在發展潮流中處于有利的地位,就必須要擁有大量的人才,而人才的培養最為主要的途徑就是教育活動。我國義務制教育包括小學與初中階段,其中最為主要的課程就是數學,與此同時,數學的學習對學生日后活動也是非常有幫助的。由于受到新課程改革所帶來的理念影響,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引入了“學案導學”模式,所謂的“學案導學”模式,簡單地來講,指的就是設計好學案,在教學中做好導入工作,開展良好的學習。
一、“學案導學”應用于小學數學教學中存在的偏差及問題
在如何更好地運用“學案導學”這一模式之前,首先要明確具體存在哪些偏差和問題,才能在明確的基礎上更好地應用“學案導學”這一模式,因此,在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具體存在以下幾個方面的問題與認知偏差:
(一)不適合小學低年級階段學習
“學案導學”這一模式是不適合小學低年級段的學習,其主要原因就在于低年級段的數學學習知識量較少,難度系數也較低,將“學案導學”這一模式運用其中根本無法發揮這一模式的作用,而且低年級段的學生好動、學習能力也比較差,有些甚至還沒適應小學的學習,總而言之,低年級段的學習是不適合運用“學案導學”模式的。
(二)教師在運用時概念有所模糊
“學案導學”這一模式,對于教師而言本身就是比較繁瑣的,有些教師在理解這一模式上就出現了偏差,使得這一模式不能發揮其原有的優勢,也使得學生的學習質量無法得以提高。相關的實踐表明,“學案導學”這一模式在小學數學的運用,應該從小學中年級段開始做好準備,到了高年級階段,教師就可以在教學活動中使用這一教學模式。
(三)小學數學教學問題嚴峻
在實際的小學數學學習中,普遍能夠看出大部分學生對學習數學都感到很有難度,特別是隨著年級的升高,這一現象越來越明顯。眾所周知,小學數學學習的好壞很大程度上決定著學生未來學習數學的好壞,因此,這一關鍵的學習是很重要的。而導致這一現象的原因有很多方面,像學生對數學的學習不感興趣,沒有掌握正確的數學學習方法以及教師所采用的方法不夠恰當等,都使得教學質量不高。
二、“學案導學”模式應用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具體措施
在了解小學數學教學過程存在的問題以及運用“學案導學”模式存在的偏差之后,本文在此基礎之上提出以下的策略。
(一)立足教學目標,設計好“導學案”
“學案導學”模式應用于小學數學教學中,首先要做好“導學案”,充分發揮“導學案”的引導功能,而做好“導學案”的關鍵在于教師要結合學生學習的實際發展情況,設計合理的“導學案”。“導學案”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教師只要將這幾個方面都做好,就可以成功運用“學案導學”模式。第一點,教師所設計的內容要緊緊圍繞教學目標,對教學內容進行合理化的設計,使得學生能夠從自己發展的實際水平出發,在原有知識的基礎上掌握好新知識的學習。第二點,教師在設計過程中可以脫離已有給定的固定模板,創設一定的教學情境,可以與學生的生活實際相互結合,讓學生融入生活情境,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促進學生對數學的學習。第三點,問題往往是最能夠引發學生進行思考的載體,因此,教師在設計的過程中可以多融入一些問題的設計,要注意的是還是要以教學目標為主,與此同時,教師還需要考慮到學生的差異性,在設計問題時要設計不同層次的問題,避免有些學生喪失學習的興趣。
(二)立足實際發展情況,用好“導學案”
在設計好“導學案”之后,所需要做的就是如何用好“導學案”。在“學案導學”課堂教學模式下,進一步加強學生的主體性地位,教師反而被弱化,其實也是符合新課程改革所提成的理念的,但是在其中教師還是要發揮主要的作用來對學生的學習起到引導作用。首先,學生在學習“導學案”的過程中,很多知識點的內容是可以通過自己的理解而被學習的,但是這些知識的理解更多的變為零碎的知識,這時候就需要發揮教師的作用,讓學生在學習之后對這些知識進行串聯,使得學生的腦海中形成完整的知識結構。其次,學生在學習“導學案”的過程中,往往都是對其中的題目有所了解,難以深入知識的核心,這時候需要教師來引導學生進行知識的深化,使得學生的認識達到一個深度,只有這樣,學生對自己所新學習的知識才有更深的理解,才能在此基礎之上得以進步。
總之,“學案導學”課堂教學模式,總的來說就是動員教師的力量,設計好“導學案”,并在實際教學過程中運用好“導學案”,在“導學案”的作用下來引導學生進行有效的數學學習,這一模式的運用不僅可以使得學生的學習能力得以提高,而且對課堂的教學效果也起到不可忽視的作用。但是每一種教學模式都有自己的優勢與劣勢,并不是十全十美的,只有在充分認識到其劣勢的基礎上,才能更好地結合實際情況發揮這一模式的優勢。
參考文獻:
[1]王鑒,胡紅杏.關于課堂中學生學習方式的案例研究[J]. 教育科學研究,2010(9).
[2]吳揚,高凌飚.新課程應該提倡什么樣的學習方式[J].教育科學研究,2010(4).
編輯 魯翠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