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勇
摘要:題是數學教學的靈魂,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教師要通過不同的方法、策略鼓勵、引導、培養學生質疑問難,培養學生準確地發現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關鍵詞:問題意識;提問;小學數學
所謂問題意識,是指人們在認識活動中,經常意識到一些難以解決或疑惑的實際問題及理論問題,并產生一種懷疑、困惑、焦慮、探索的心理狀態,這種心理驅使個體積極思維,不斷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問題意識是思維的動力,創新精神的基石,是學生探求并解決問題的保證。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是培養學生探索創新精神的起點,是實施素質教育的關鍵,有利于提高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促進學生素質的全面發展。
一、創設寬松的教學氛圍,讓學生“敢問”問題
首先,教師應該創設民主氛圍。在教學中,教師作為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和合作者要努力營造民主和諧的教學氛圍,使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充分發揮,消除學生的緊張心理,使學生處于一種寬松的學習環境當中。學生心情舒暢,就能迅速地進入學習的最佳狀態,樂于思維,敢于質疑。我們教師要變“一言堂”為師生互動。在課堂上教師要以飽滿的熱情、真誠的微笑面對每一位學生,特別是對學困生更應該傾注以愛心和耐心,使其深刻地感受到教師的厚愛和關注,真正體會到自己是學習的主人。從而縮短與學生之間的心理距離、角色距離,建立朋友式的新型師生關系。另外我們教師還應該允許學生質疑“出錯”,這是學生敢于質疑的前提。
其次,教師應該創設問題情境,激發學生的提問興趣。興趣是學習的最佳動力。如果教師提出的問題能夠較好的創設條件,培養和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和興趣,增強學生參與學習活動的欲望,他們就有了學習的原動力。在課堂教學中,教師應根據教學內容創設一些新穎別致、妙趣橫生的問題情境,努力把學生的注意力吸引到數學問題情境中,來喚起學生的求知欲望,迫使學生想問個“為什么?是什么?怎么樣?”如在教學“商不變規律”之前,可為學生講述猴王利用此規律為貪心小猴分桃的故事,引導學生思考:是猴王聰明還是小猴聰明?課前為學生講這個故事能很好地創設問題情境,猴王為什么會這樣分呢,它利用了什么規律了!這就激發了學生強烈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很想找到問題的答案。因此,教師必須從教材和學生心理特點出發,創設富有趣味性、啟發性的問題情境,讓學生在濃厚的興趣中探究問題,解決問題,掌握新知。
因此,在課堂教學中要積極營造寬松、自由、民主的教學氛圍。只有這樣才能消除學生自身的畏懼心理,激發學生內在的探索需求,從而敢于提問。
二、打牢知識基礎培養良好習慣,讓學生善于提問
除了鼓勵學生敢于提問外,還要增強學生學習素質,培養良好習慣,善于在學習中質疑,不斷從提出低質量問題向提出高質量問題轉變。
1、提高學生的知識水平。沒有掌握必要的知識,就會出現提出簡單、幼稚甚至荒唐可笑問題的情況,挫傷學生提問的熱情。因此加強雙基訓練,打牢扎實的知識和能力基礎,是提出高質量問題的前提條件。
2、引導學生主動思考。在教學過程中,要有意識地創設問題情境,引導學生思考,特別是有主動思維價值的地方,要留有充裕的時間讓學生質疑問難,引導學生討論,暢所欲言,積極發表意見。比如在教學“觀察與測量”時,組織學生分組測量數學課本的長度,第一組學生量出課本大約是一枝鉛筆長,第二組學生量出大約兩個手掌長,第三組量出大約一個文具盒長,第四組量出大約五個橡皮擦長。這時引導學生進行思考:各組量出來的數不同、量也不同,怎么辦?有的學生就會提出“有沒有一個統一的長度標準”這樣的問題。于是就得出了結論:需要統一的標準長度單位。這樣就使學生體會到建立統一標準單位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產生繼續學習的強烈愿望。
3、培養良好習慣。除了課堂上積極鼓勵、引導學生提問以外,也要培養他們在課外自習、思考中質疑的良好習慣。比如讓學生準備專門的問題記錄本。無論在作業練習或課外學習時,遇到不明白的地方都記下來,可以依靠自己的努力來解決,也可以求助同學或老師。這樣就能在學習、生活中既增長了知識,又養成了良好的思考、質疑習慣,對學生今后的成長應該是很有幫助的。
三、在課堂教學過程各環節中,落實對學生問題意識和提問能力的培養
1、在引入時,引導學生提出問題,明確學習目標。每節課一開始,就學生的學習心理特點來說,其注意力尚不集中,此時創設一些問題情境,使學生產生疑問,發現問題,必能使學生激發學習興趣,提高學習的動機,取得較好的教學效果。
2、在新知的展開過程中,讓學生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形成完整的認知結構。弗賴登塔爾認為:學生的學習是一個“再創造”的過程,教師要引導學生進行這樣的“再創造”。因此,教師在新知教學時要利用學生此時思維高度集中的特點,引導學生發現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
3、在課的結束階段,引導學生提出問題,使學生帶著問題——走出課堂,感到意猶未盡,從而產生在課外繼續研究的心理,發展自學能力。每節課的末尾,往往為教師所忽視,其實,如能利用這短短的幾分鐘,激發學生進一步發現問題的欲望,可以把有限的課堂時空延伸到課外,形成一個開放的大課堂教學環境,這更有利于學生的良性發展。
總之,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應注重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正確引導,科學指導學生,讓學生會自行探究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合作討論思考問題,用創新思維方法解決問題,為新世紀培養出會學習、能創新的一代新人。
參考文獻:
張繼攀 《教育藝術》淺談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學生問題意識的培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