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愛維
【關鍵詞】 作業布置;多樣化;實踐性;
探究性;調查性
【中圖分類號】 G623.2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4—0463(2017)
16—0078—01
許多教師將教學內容單一地理解為知識的記憶和題型的模仿、練習,忽略了更為重要的分析問題能力的要求。于是,傳統的作業題基本上都與本節課的例題在形式上、解題方法上、解題格式上出奇的一致,久而久之,學生在解答作業題、甚至于部分考試試題的時候缺失了解題分析這一環節,沒有了解題思路的探尋,沒有了對問題的深入思考,而只是一味地照貓畫虎,仿照當天所學的例題進行模仿操作。這也就不難解釋,為什么有那么多的學生能正確解題卻說不出為什么要這樣做,為什么當天的作業完成得很好但在考試的時候成績卻出乎意料的差,也就可以解釋為何有那么多的教師和學生對題海戰術情有獨鐘。下面,筆者就作業布置需要有效性多樣化策略來談談自己的認識。
一、實踐性作業布置
學生的作業形式是多樣的,每次作業要有變化,且按照作業形式的不同,也不必要求統一和所謂的按時完成。實踐性作業是根據教學內容和學生的身心特點,把生活問題轉化為數學問題,用數學眼光來看生活問題,用數字知識解決生活問題。這既是學生認識能力發展完整的必然要求,也是學生獲得全面發展的必經之路。學生在實踐研究中需要探索、調查、操作,三者往往結合交替使用。所以作業布置的核心就在于想方設法讓學生在自主探究中展開實踐,逐步學會提出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本領。
二、探究性實踐作業
開發學生的創新潛能,一個很重要的方法就是促使學生參與實踐,使之帶著問題自主探究。教師應引導學生從生活中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再通過自己的實踐探索解決問題的方法或途徑,然后指導學生把自己探索的過程記錄下來,這樣不但能解決實際問題,而且能培養學生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有利于創新意識的形成。
三、調查性實踐作業
所謂調查性作業,主要指通過學生進行社會調查,用真實的數據和實例來分析調查所得資料,從而進一步認識周圍世界,提出解決生活中實際問題的建議性的方案或作業。教師從現實生活中挖掘能引發學生去調查、實踐的材料,營造自由寬松的氛圍,引導學生提出新思路、新方法、新方案,并把這些調查實踐的東西寫下來,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增強思維能力。
四、布置課后閱讀作業
知識的獲得跟廣泛的閱讀積累是密不可分的。古人云:“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睂W生在課外閱讀中,不僅閱讀優秀的文學作品,還涉足天文、歷史、經濟、地理等方方面面的知識,這會為以后形成合理的知識結構及終身學習奠定很好的基礎。閱讀作業可分為以下幾種:
1. 主題閱讀。讓課外閱讀成為一種集體行為,這對于從眾心理較強的小學生來說是非常必要的。如,學習《長征》《草地夜行》后,組織開展“走近毛澤東”的主題讀書月活動,引薦有關毛澤東傳記、詩詞、傳奇類的優秀作品給學生,舉行“毛澤東詩詞朗誦會”“毛澤東故事演講會”,讓學生穿越時空,真正走近偉人、了解偉人、學習偉人。
2. 親子閱讀。在低、中年級開展親子閱讀,對于小學生養成課外閱讀習慣非常重要。親子閱讀,需要家長的大力配合,尤要學校要做大量細致入微的工作。因為,我們是個缺少閱讀習慣的國家,身邊不買書、不讀書、讀不進去書的家長比比皆是。對此,學校除了召開家長會進行動員外,還需要教師及時提供親子閱讀的目錄,乃至具體讀書內容。建立家校聯系卡,及時予以評估。
3. 休閑閱讀。主題閱讀和親子閱讀是有明確指向性的任務性閱讀,而休閑閱讀則是在輕松狀態下的一種自由閱讀方式。學生在進行休閑閱讀活動中,可以參考教師、同學的推薦書目,也可以自己選擇讀書內容及方法。
五、習作作業
寫作文是令學生最為頭痛的事,所以,這樣的作業最好只做大方向的要求,不要做具體的要求。也就是只要必要的要求,以免給學生帶來心理負擔。習作作業可以與上述作業相結合,如:游戲的收獲,看電視后的感想,探究調查的過程、結果、收獲等等都可以寫寫;有時候也可以寫寫心得、體會,一句話也可以。教師只做質量的要求,不做數量的要求,不求每天都有,不求篇幅字數。最好每學期開展幾次經典語句評比活動,以激勵學生產生習作興趣。
總之,作業,如果讓學生感到快樂,并且能在快樂的作業中增長知識、培養能力,這才是成功的作業,這才是有效的作業。
編輯:張慧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