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俊杰
【關鍵詞】 數學教學;多媒體;應用
【中圖分類號】 G623.5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4—0463(2017)
16—0107—01
隨著時代的進步和科技的發展,教學方式也逐漸趨于多元化。其中,多媒體以傳統教學無法比擬的優勢迅速進入課堂,收到了較好的教學效果。下面,筆者結合教學實踐談談多媒體在數學教學中的應用。
一、多媒體教學的意義
1. 降低教學難度,豐富教學內容。小學生的抽象思維能力比較低,他們喜歡直觀地感受事物。在面對抽象的數學知識時,學生學習起來有一定的難度。而適時利用多媒體,可以化抽象為直觀,能促使學生更好地理解教學內容。
2. 節省課堂時間,提高教學效率。教師在黑板上板書往往要花費許多課堂時間,在這個過程中,學生一般在座位上說話或者發呆。一堂四十分鐘的數學課,真正在教學中的時間卻并不充裕。如果教師利用多媒體在課前事先做好PPT,上課時就能直接將教學內容展示給學生,就能節省大量的課堂時間,進而加快課堂節奏,使教學效率得到提升。
3. 使練習多樣化,豐富練習形式。練習是形成技能的基礎,也是發展學生獨立思維的一種活動方式,也是加強對知識的鞏固和運用的最好方式。小學生穩定性差,易疲勞,在鞏固環節思想最容易溜號,教師在課堂練習上利用多媒體可以節省更多的時間,提高有限時間的效率,起到了小黑板難以起到的作用。通過燈片投影,能組織大量的變通題,使練習密度增大。同時在達標練習中運用多媒體,還可以為學生提供不同層次、不同類型、不同模式的練習題,從而豐富了練習內容和形式。
二、多媒體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應用
1. 理論結合實際。數學問題雖然具有一定的抽象性,但是大多來源于我們的日常生活,很多數學方法在生活中可以得到實際應用。教師應該針對數學知識的這一特性,在課堂上通過多媒體將適合的生活情境融入到抽象的理論教學中,從而拉近數學與生活的距離。
比如,教學“認識圓”這一課時,筆者跟學生介紹年前自己在土樓旅游過,覺得風景非常宜人。吸引了學生的注意力之后,迅速用課件出示一些典型的土樓的圖片,配上音樂讓學生欣賞。然后提問:“同學們,你們看到的土樓大都是什么形狀的?”由此引出將要學習的內容:圓。由于畫面美麗、鮮艷,音樂動聽、悅耳,在教學伊始就吸引了學生的注意力,從而提高了學生學習的興趣,激發了學生的求知欲。
2. 增強師生互動,活躍課堂氛圍。如今的小學課堂大多是以教師為主導,教師進行知識的灌輸,學生被動地接受知識,幾乎不會主動思考。長此以往,不僅課堂教學效率低下,學生也不能夠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而教師適時利用多媒體,能有效增加教師和學生之間的互動,促使學生積極、主動地進行思考,從而營造了活躍、和諧的課堂氛圍,這對于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教學質量具有積極的促進作用。
3. 拓展思維。數學教育注重培養學生的辯證思維,而傳統的教學方式使學生的思維變得僵化,而多媒體的應用可以很好地解決這一問題。例如,在上“從不同角度觀察物體”這一課時,筆者給學生展示了一個物體的主視圖后,學生往往只能回答出最容易想到的那個物體,不知道立體圖形蘊涵著多種可能性。于是,筆者又展示其他幾種圖形也擁有同樣的主視圖,從而拓展了學生的思維,引導學生從多個角度看待問題。
總之,社會在發展,時代在進步,教師也應該不斷學習,改進自己的教學方式。多媒體是當前最火熱的教學媒體之一,教師應該嘗試著將多媒體技術科學應用到小學數學教學中,充分發揮其功能優勢,從而提高數學教學效率。
編輯:謝穎麗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