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仲達
摘 要:興趣是推動學習的內在力量,學生的學習興趣是學習的強大動力。激發學習興趣,學生才能對學習的產積極性和主動性,進而能創造性地學.最終達到能學,樂學,好學。激發學習興趣的方法有很多種,本文從自己的教學經驗,總結了一些方法,讓初中學生保持化學學習的興趣。
關鍵詞:化學;激發;興趣;情境;體會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7)03-047-01
如果老師在課堂上不能激發學生的興趣,學生就不會喜歡那門課程,也就不會積極主動的去學習。學生在逼迫的狀態下被動的學習,學習效果必定是事倍功半。所以,在化學課堂中,尊重和滿足學生的需要,運用多種教學方式和手段,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尤為重要。
一、上好第一節化學課,培養學生學習化學的熱情
初三化學是整個化學的啟蒙階段。對每個孩子而言,都是零起點,都是站在同一條起跑線上。所以,初三化學對他們來說是一張白紙,那么,第一節課是至關重要的。如果你給學生第一印象是語言幽默詼諧;教態自然親切;構思精妙、設計獨特;化學素質很高,評價觀點到位;教法嚴謹、注重科學;還有的指導有法,拓展恰當……授課思路清晰,加之多媒體教學.學生定會對這門課產生濃厚的興趣.愛因斯坦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有了興趣,學生便會產生求知欲,刻苦鉆研,勇于攻關.
如第一堂課上請同學們任意列舉出生活中的4種事物與現象,讓同學們找出化學的足跡.
化學現象多種多樣,千變萬化。從剛才所講的內容和做的實驗可以看出,這些現象是非常有趣的,而學習、研究這些現象就更有趣。教師的講解,學生不一定能完全明白,但這里講解的主要作用應是使學生在對化學現象充滿好奇的基礎上,把好奇心引向知識,從而使學生對化學課產生興趣。
化學序言課即化學的第一節課是開啟化學大門的“金鑰匙”。上好第一節化學課對學生以后的學習會產生積極的影響,使他們持久的保持學習化學的興趣。
二、精心設計教學導入,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教師應注重新課導入。渲染氣氛,引人入勝,使學生產生的強烈情感共鳴,把學生心抓住,把學生的注意力集中起來激起學生的興趣,,激發求知欲使他們很快進入 “最佳學習狀態” 使學生想聽下去、急于聽下去,這樣才能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的積極性。導課具有學藝術性和科學性,要根據學生實際和教學內容,利用情境教學法。
1、視頻導課法。例如,在學習”碳單質”的課程教學中,視頻觀看科普小知識,早在羅馬時代,就有人把金剛石雕刻成印章,這是最早的金剛石的“工業用途”。長期以來,金剛石大多數的工業用途是利用它特別硬,不易磨損的特性。通過利用金剛石的發展史和學生的生活實際引出本節內容,增強學生的興趣,激發求知欲。鍛煉學生觀察、總結能力。
2、猜謎導課法。在學習“二氧化碳的性質”時,教師說:我給大家說個謎語,農民伯伯說它是植物的糧食,消防隊員說它是滅火的先鋒,建筑師說它是粉刷匠,環保工人說它造成溫室效應。老師話音未落,學生不約而同的說是二氧化碳,課堂氣氛馬上活躍起來。所以,良好的教學導入,可以營造出不同的課堂氣氛,激發學生學習欲望。
三、培養學生自主的學習習慣
好習慣的養成可以受益終生,同時自主性學習習慣的養成是創建自主課堂的關鍵。
1、在課前預習中培養學生的自主性學習。 在老師的指導下有針對性地進行預習,通過預習使他們知道要學什么,要解決什么問題,達到什么目的。帶著預習中不理解或有疑問的地方進入課堂,結合老師的講解,有目的性地去接受知識。
2、在課堂教學中培養學生的自主性學習。課堂教學是培養學生自主性學習習慣的重要場所。教學是教與學的雙邊活動,在為學生創造好一個寬松和諧的學習環境下,鼓勵學生勇于提出自己的見解,并適當設疑讓學生根據所學的知識和預習中的體會,進行獨立思考,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從而逐漸地培養他們自主性學習習慣。
3、在課后的學習中培養學生的自主性學習。課后是學生自主學習時間最長的時候,教師不僅要根據當天的學習情況,還要根據學生的學習興趣,有針對性地設計一些課外小實驗,讓他們自己設計、操作。
四、幫助學生克服困難,鞏固學生的學習興趣
初中生的學習興趣易轉移,除了意志不堅定外,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是在學習中遇到了本人認為無法克服的困難。有的同學認為數學基礎差,所以在不喜歡化學計算題。由于初中生的抽象邏輯思維能力較差,對一些微粒、化學概念、規律的理解感到困難。這些需要老師有針對性地幫助他們解決,讓學生掌握這些較難掌握的知識,讓學生體驗到克服困難后獲得成功的喜悅。在課堂上多表揚,少批評,看到學生進步,及時鼓勵,就可樹立信心,鞏固他們的學習興趣。
五、設計趣味性和開放性的練習
學生學完一節課,適當的練習是必要的。練習是鞏固所學知識,形成技能、技巧的必要途徑,是教學的一個重要環節。要使學生保持愉快的心情、振奮的精神,教師就要從讓學生通過練習,提高學習興趣。練習可以是書面的,也可以是觀察的,也可以是動手操作的等等。
1、學完化學式的書寫后,教師可以布置相關作業。可以讓學生先復習元素符號的書寫,讓學生自己默寫或家長聽寫,達到熟練掌握。會寫元素符號后,下面就是熟記化合價,可采用口訣記憶法或卡片法。口訣記憶法就是把常見化合價編成口訣,便于記憶。卡片法就是利用卡片把相關的元素化合價記憶的過程。下來,就是根據元素的化合價書寫化學式,可以讓學生自己練,第二天聽寫。這樣,學生就能知道怎么做練習,做起來心中有數,知識也就很容易掌握。
2、學習二氧化碳的制備后,可以給學生布置一些家庭小實驗。讓學生利用自己家里常見的物質做原料來制取二氧化碳。可以給學生提示,可以用家里廚房中的食醋,雞蛋皮,純堿,蓋房子用的米石,貝殼,珍珠粉等等。學生對作業肯定很感興趣。這樣,既鍛煉了他們的動手能力,也復習了制取二氧化碳的方法。學生在練習的過程中體會到了化學的樂趣。
總之,我們化學教師在教學中要不斷地總結,不斷改進教學方法,優化課堂教學過程,激發和保持學生學習的興趣,才能真正提高課堂教學質量,減輕學生負擔,提高學生的素質及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