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霞
摘 要:在互聯網環境下,小學生的心理成長出現了新的情況。班主任要充分認識到心理素質教育的重要性。本文提出了對小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和途徑。
關鍵詞:小學;心理素質教育;班主任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7)03-115-01
在互聯網技術日漸滲透到我們日常生活的背景下,知識的獲得、技能的掌握在人的成長過程中已經變得沒有原先那么困難。但作為人才和高素質勞動者所必須具備的良好的心理素質,則并沒有隨著互聯網技術的發展而變得容易起來。相反,快速的技術更新、急促的社會變化,更容易導致人心理問題的產生。因此,良好的心理素質是未來人才素質中的一項十分重要的內容。
小學生特別是青春期開始發育的六年級小學生,正處于身心發展的重要時期,隨著生理、心理的發展,社會閱歷的擴展及思維方式的變化,他們在學習、生活、人際交往和自我意識等方面會遇到或產生各種心理問題。加之獨生子女、單親子女、重組家庭子女、留守兒童等,在小學生中占有不小的比重, 他們在心理成長方面普遍存在著這樣那樣的問題,諸如厭學、易怒、偏執、孤寂、攀比、嫉妒等。這些問題如果不能得到及時有效的解決,那么將影響他們的健康成長,嚴重的會使學生出現行為障礙或人格缺陷,甚至走上犯罪的歧途。
作為班主任,我們要充分認識到加強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以積極認真的態度對待這項教育工作,并腳踏實地作對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的實踐和研究,以求得解決問題的方法和途徑。
一、提高班主任的心理素質教育意識和能力
班主任是學校各種教育工作的實際組織者和執行者,擔負著教書、育人的雙重任務,培養學生健康心理顯然也是其責任之一。然而,由于種種原因,學生的心理素質教育一直未能引起班主任的足夠重視。在個別班級,該項教育甚至幾乎是一片空白。因此,應該努力提高班主任對學生進行心理素質教育的意識和能力。一是學校方面要組織班主任學習心理素質教育方面的知識,充分認識到心理素質教育的重要性,請有關專家進行講座,讓班主任知道心理健康的人必須具備健全的人格、充沛的精力、進取的精神、愉快的情緒、適當的行為、虛心的態度及對現實的良好適應能力。二是班主任要真正懂得一個好的教育是愛的教育,要重視學生非智力因素的培養,從思想上重視與理解心理素質教育在育人中的地位與作用。
二、班主任心理素質教育必須堅持的“三原則”
1、面向全體學生的原則
當前心理素質教育在認識和實踐上還存在著一個誤區:認為心理素質教育的對象是有心理問題特別是有嚴重心理問題的那部分學生,忽視了心理素質教育應該對所有在校學生進行。我們今天所培養的學生是未來社會的主人,應該使他們具備過硬的本領和良好的心理素質。在實施心理素質教育時,必須堅持“面向全體為主,針對個別為輔”的原則。
當然,小學心理素質教育兼有發展、預防和矯治功能,開展心理素質教育的根本目的是提高學生的整體心理素質。班主任對那些有一定困擾和心理障礙的學生要通過多種途徑和方法來幫助他們,使他們能早日擺脫心理困擾和心理障礙,早日回到正常的學習和生活上來,使心理素質教育實現“錦上添花”和“雪中送碳”的目標。心理素質教育應實現“讓健康者更健康”這樣一個發展性的目的。
班主任的工作應該是通過談心交流,情景體驗,討論分析,行為訓練等方式幫助學生調節心理,排除學生特殊的心理障礙。
2、提高全面素質的原則
在小學階段,心理素質教育我們認為主要做好兩個方面的教育:一是重視生命的教育,二是重視情商的培養。
現在我們學校教育的各種考核,無論是針對學校管理者的考核,還是針對教育執行者的考核,基本上都是圍繞學生升學所需要的分數來設計的,并沒有體現出學生作為人的成長而需要進行考核的內容設計。
在城市的小學校,特別是作為交通安全教育的示范校,會涉及到生命教育。汶川大地震后,很多學校也開展了重大自然災害的逃生訓練。但這些對于生命教育來說,還遠遠不夠。熱愛生命——一是珍惜自己的生命,二是珍愛別人的生命,在我們目前的小學校教育中還有很大的提升空間。
現在的不少小學生不善于緩解情緒,難以克制沖動,做事不負責任,不關心自己的學業,諸多問題只要任何一項獲得解決都有助于教育品質的提升。班主任對學生進行情商教育,除了教育意義之外,對學生以后的人生也有重要的幫助,將來長大成人,無論是扮演朋友、學生、配偶、老板、員工、公民等任何角色都將更為稱職。對情商教育重視的結果,受益的不只是個別孩子,而是每一個孩子,也是我們社會未來的每一個公民。
3、堅持全科育人的原則。
實踐證明,學校的各種科目教育之中都包含了心理素質教育的因素,只有加強心理素質教育,才能形成一個各科教育相互滲透、相互促進和高效的有機整體,才能實施真正意義上的全面素質教育。
班主任要利用各科目的相關內容,協調各科任老師的教學目標,充分挖掘各科教材的心理教育因素進行心理素質教育。例如,體育課上可對學生進行意志品質的培養,不僅要強身健體,磨礪意志,而且還可以消除過度緊張心理;音樂、美術課則能使學生從中受到藝術的陶冶,增加內心的體驗,對心理產生良性刺激。《禮記》中說:“音之起,由人心生也”,講的就是這個道理。
三、班主任進行心理素質教育要講究方法
班主任作為學校教育的執行者和學生活動的組織管理者,在對學生進行心理素質教育時也要講究科學方法,保護和促進學生心理健康。
1、正確引導:學生在平時生活、交往、學習中產生的問題有經驗問題、方法問題、心理問題,要根據不同的實際情況分別對待。
2、善于等待:解決心理問題需要一個過程,甚至是比較緩慢的過程,水到渠成,不令而行,潛移默化,春風化雨,不可能立竿見影,不要急于求成,要善于等待,堅持不懈。
3、對癥下藥:在處理學生心理問題過程中,要針對學生心理問題的特點,依靠心理醫生和專家會診,個別指導,對癥下藥,不能一概而論。
總之,重視學生的心理健康,加強學生良好的心理素質的培養,必然會帶來學生整體素質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