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晶
摘要:語文是小學階段的必修課,也是學好其他課程的基礎。寫作教學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占有重要地位,它是培養(yǎng)學生寫作能力和文字表達能力的重要渠道。但目前小學語文寫作教學存在諸多問題,限制著學生寫作水平的提高與語文教學的發(fā)展。因此,研究當前小學語文寫作教學存在的問題及對策是小學語文教師共同面臨的重要課題。
關鍵詞:小學語文;寫作教學;問題;對策
漢語是母語,也是小學階段的必修課,更是學好其他課程的基礎和前提。寫作教學屬于小學語文教學的一項內容,是培養(yǎng)學生寫作能力和文字表達能力的重要渠道,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寫作是一項創(chuàng)造性、實踐性很強的活動,寫作水平體現了學生語文綜合素質的高低。《小學語文課程標準》要求:提倡自由表達和想象作文,注重培養(yǎng)學生寫作興趣、自信心和創(chuàng)新能力。那么,如何組織小學語文寫作教學成為小學語文教師共同面臨的難題。筆者根據自身小學語文寫作教學多年的實踐經驗,粗淺的談一點個人體會,以希提升小學生的寫作能力,從而促進小學生全面發(fā)展[1]。
一、當前小學語文寫作教學存在的主要問題
1、教學過程程式化。小學生都面臨著考試升學的考驗,教師都希望自己的學生考出好的成績,上更好的中學。教學過程中應試教育占據主導,教學模式程式化嚴重。很多教師依然按照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進行寫作指導:給學生講授寫作的體裁和技巧,指導學生閱讀優(yōu)秀的范文,讓學生背誦詩詞歌賦、名人名言等,然后進行寫作。教學內容枯燥乏味、課堂氛圍平淡無奇,教師和學生之間缺乏有效互動,導致學生提不起學習的興趣,注意力不集中,課上無精打采、昏昏欲睡,課下不能回顧總結所學內容。
2、寫作要求過于局限。寫作本身是一種靈感的創(chuàng)作,講究情感抒發(fā)。只有學生想寫、想表達、想抒發(fā),才能寫出具有真情實感、生動感人、扣人心弦的好文章。如果學生是被迫著寫或是沒有素材可寫,寫出的文章必然質量不高。在實際教學中,一些教師誤認為給題目設定的條件越多,學生寫作的思路越清晰,還不容易跑題。因此,有的教師不但限定了題目的體裁,還給出了寫作的框架。殊不知,題目設定的條件越多,學生的思維越容易被禁錮,限制了自我發(fā)揮,可用的素材就越少,學生只能編故事應付差事。
3、寫作缺乏與生活的聯(lián)系。生搬硬套是多數小學生寫作的通病,究其原因是由于小學語文教師在寫作教學中缺乏與生活實際的聯(lián)系和小學生本身的年齡特點、智力水平、生活閱歷、認識程度、表達能力等造成的。因此,小學生往往缺乏對生活事件加工、重組和再造的能力,常常出現一件生活事件被多次重復運用的現象,看不到文章的創(chuàng)新之處。另外,由于學生單純的注重寫作的技巧和形式的華麗,常常模仿相關的作文書籍或教師提供的范文,寫出的文章缺少對真實生活的認識和情感體驗,常常是大量句子的堆砌,內容也是大同小異,缺乏靈活性和創(chuàng)新性,難以給人一種充實、真實的感覺。
4、對語文基本知識積累的認識不足。良好的語文基本知識積累是提升寫作水平的關鍵。由于教師對語文基本知識積累與寫作水平二者關系認識的不足,在日常教學中缺乏對字詞使用方法、適用范圍、修辭手法、文體類型等語文基本知識的講授,也不重視學生語文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導致學生寫作基礎薄弱,常常出現語句錯誤、用詞不當、濫用修辭、語法不清、表達不準等錯誤,寫出的文章質量不高。
5、對文章評價缺乏指導性。小學生的年齡特點決定了其對教師的評價異常在乎,對其寫作水平的提高有著直接的影響,但許多教師由于教學任務重,沒有太多時間對所有學生的文章進行詳細的批改,往往是籠統(tǒng)的幾句簡單評語再加一個分數。學生不能從評語中發(fā)現文章存在的問題和修改方法,只能把分數當成評價文章的唯一標準,因追求寫作高分而逐漸失去了自己寫作的特點和個性。
二、提高小學語文寫作教學水平的對策
1、運用多種教學手段提升學生寫作興趣。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小學語文寫作需要運用多種教學手段提升學生寫作興趣。對學生寫作興趣的培養(yǎng),教師要善于引導,積極為學生創(chuàng)設情境或進行情景模擬,使學生觸景生情、引發(fā)感想,激發(fā)寫作欲望。一方面利用多媒體等現代教學手段展示與題目相關的視頻等影像資料來激發(fā)學生的寫作興趣;另一方面通過學生講故事、做游戲、表演、繪畫等形式闡釋題目的內涵,把寫作當做一種樂趣,積極進行創(chuàng)作。
2、加強學生寫作發(fā)散思維的培養(yǎng)。學生在收到教師給的寫作題目后,對寫作的體裁、框架、內容等都會有自己的創(chuàng)作思路,可用的素材也能夠做到心中有數。同一個題目就可能呈現出記敘文、議論文、散文、詩歌等不同形式。不同的表達方式,不同的情感抒發(fā),在學生交流過程中開啟了學生的智慧,鍛煉了學生的發(fā)散思維,為學生創(chuàng)作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
3、加強與生活實際的聯(lián)系。俗話說:藝術源于生活,但高于生活。生活是寫作的源泉,取之不竭、用之不盡。因此,教師應多為學生提供與現實生活有關的題目進行練習。學生首先要學會觀察,親近自然細心觀察自然界中有趣的、鮮活的、奇妙的現象;走進生活提取有價值的寫作素材,記錄真實的見聞和切身感受。其次要善于觀察,在閱讀中和實踐活動中收集有效素材,為將來的寫作奠定基礎。
4、提升學生的語文綜合素養(yǎng)。俗話說: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書讀的多,材料積累的就多,自然寫作就流暢,而且還富有活力和生機。寫作教學中要重視學生的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使學生了解文章的寫作思路、目的、技巧和表達方式,并要求學生記錄閱讀中遇到的精美詞句,豐富寫作材料。同時,還應培養(yǎng)學生寫日記的習慣,使之成為寫作的“有源之水”、“ 有米之炊”。
5、科學評價學生的文章。教師在批改學生文章的過程中,除給學生寫作基本方法的指導外,還要在學生寫作內容的點評上多下功夫。首先,點評要客觀、公正、詳細、認真,既不能過于嚴厲,又要起到對學生創(chuàng)作思路的正向導引作用。其次,評價的語言和形式要準確、生動、有新意,能對不同層次的學生做出針對性的評價和鼓勵,使其寫作能力得到不斷的提升與發(fā)展。針對教師時間緊的問題,可以采取建立微信群或QQ群,便于隨時進行針對性的寫作指導[2]。
總之,小學語文寫作教學是一個漫長的過程,需要教師在教學中不斷探索、總結和革新,幫助學生插上想象的翅膀,獲得新的寫作靈感,從而提高小學生的寫作水平。
參考文獻
[1] 韓林堅.小學語文寫作教學存在的問顆及其相應對策分析[J].求知導刊, 2014(7):117.
[2] 朱美玲.小學高年級快樂作文的教學策略研究[J].科教導刊, 2016 (05) :94-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