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佳妮
【摘要】聲樂課作為中職學校重要的課程之一,課程本身的技能性較強,聲樂課程的教學目標是培養具有專業性聲樂能力的人才,對學生進行系統聲樂知識的教授。然而,現階段中職學校聲樂教學質量普遍存在較多問題,嚴重影響聲樂教學質量和專業性聲樂人才的培養。鑒于此,為了適應時代潮流的需求,中職學校必須對聲樂教學模式進行改革,促進聲樂教學質量水平的提升,培養出更多具有聲樂能力的優秀學生。
【關鍵詞】新形勢;中職學校;聲樂教學方法;探索
【中圖分類號】J616 【文獻標識碼】A
中職學校生源都是初中畢業的學生,年齡基本在15-18歲之間,正是精力旺盛,青春叛逆的階段,不受約束,自律性差[1];同時,由于僅僅是初中畢業,導致中職學生的文化知識水平較低,儲備較少,專業性技術的教授通常需要以文化課程作為基礎,這就給中職院校教授專業課程增加了難度。在此種背景下,作為中職學校技能性較強的聲樂課,必須面對現實,對聲樂教學模式進行改革,探索更符合時代發展需求的聲樂課教學方法。
一、多樣化教學模式
每個學生都是唯一的,具有不同的性格,在新的形勢下,要拋棄以往墨守成規的教學模式,采取因材施教的聲樂教學方法,根據不同的學生,制定不同的科學有效的培養模式。聲樂課程作為一門技能性很強的課程,演唱時必須充滿激情,全身心的投入,歌聲才會優美,才會充滿感情。鑒于此,聲樂課程的教授必須注重對學生興趣的培養,激發學生的主觀能動性。
(一)借用現代化信息技術進行聲樂課程的講授
新時期是科技爆炸的時代,多媒體教學在教育領域的應用已比較普遍,作為中職聲樂教師,要充分利用多媒體進行教學,通過多媒體對比較著名的聲樂作品進行播放,特別是那些著名歌唱家的作品,讓學生切實感受到聲樂的樂趣和魅力,激發他們主動學習聲樂的動力。此外,多媒體作為集視聽唱于一體的設備,聲樂教師可對著名的演唱會進行播放,使學生能夠置身其中,感受到聲樂帶給他們的快樂,與演唱家產生情感共鳴,進一步激發其學習聲樂的熱情[2]。
(二)推薦優秀聲樂資料
適應時代發展需求,中職學生不僅要具有專業技能,同時也要有較高的文化素養。通過對有關優秀聲樂資料的學習,不但能夠提升他們的聲樂素養,對他們整體的文化素養的提升也有幫助。因此,聲樂教師要經常向學生推薦一些優秀的聲樂資料,督促學生閱讀必要的資料,提高他們的綜合素養。
(三)樹立以學生為本的教學理念
傳統教學模式以教師為主體,采取灌輸式的教學方法,課堂沉悶而無趣,學生缺乏學習動力。新課改背景下,要以學生為核心,采取有效措施充分調動學生的自主性,使學生成為課堂的主角,教師成為幫助學生學習的助手。這在聲樂教師對學生充分了解的基礎上,根據學生基礎知識的不同,分層級進行教學,對聲樂教學進行合理設計,讓更多的學生能夠參與到聲樂課堂之中。
二、強化歌唱訓練,挖掘學生潛能
(一)培養正確的歌唱姿態
歌唱效果的好壞與歌唱者當時的姿態有直接的關系,歌唱姿態不正確,會直接影響歌唱的效果。因此,在日常的訓練中,聲樂教師一定要嚴格要求學生,采取正確的唱姿,對訓練效果進行強化,挖掘學生的潛在能力。
(二)強化練習呼吸方法
眾所周知,呼吸的節奏對歌唱的效果有重要的影響。呼吸的節奏不對,直接導致歌聲出現音準出錯、出現雜音的情況,影響整首歌曲的效果。一首優美的歌曲,是建立在歌唱家擁有正確的呼吸方式的基礎上,所以,聲樂教師一定要對學生歌唱的呼吸練習嚴格要求,采取有針對性的呼吸練習,強化訓練,直到學生對呼吸節奏熟練掌握;歌唱中進行呼吸訓練,大量練習,使學生具有飽滿的氣息。
(三)采用混聲訓練
眾所周知混聲訓練就是在唱歌時頭腔和胸腔產生共鳴時出現的混合音。這種混合音,不但聲音高亮,辨識性強,穿透力強,而且具有假聲柔和圓潤的特征。在歌唱時,利用混聲進行歌唱,能夠促使歌聲更加優美,聲區更加統一。因此,在聲樂課程中,聲樂教師要對學生進行混聲練習,督促學生經常采取混聲進行歌唱,強化對混聲能力的掌握程度,促使學生的聲音更加優美,歌唱能力獲得顯著提升。
三、加強音樂作品分析,增強學生的聲樂素養
作為中職學生,其自身的文化素養相對較低,這對他們聲樂素養的培養和提升造成不利影響。因此作為聲樂教師,日常不但要教授學生聲樂方面的理論知識,還要教授一些傳統的文化知識,增加學生基礎文化知識的儲備,為學習聲樂知識奠定良好基礎[3]。在此基礎上,進一步加強對優秀聲樂作品的分析,培養學生的聲樂素養。
聲樂教學作為中職學校一門十分重要的學科。聲樂教師就必須讓學生知道聲樂不但是一門課程,更是一項藝術。學習聲樂,必須樹立正確的學習態度。在理論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對優秀作品充分分析,讓學生明白作品背后的故事,作品是如何演繹的,了解作者創作此作品的歷程,促使學生對優秀作品抱著敬重的心態去學習和欣賞,使他們置身作品之中,體會到作者創作作品時的情感和心態,從而對作品更好地領悟,聲樂素養潛移默化中獲得提升。
四、結語
在新形勢下,作為中職學校的聲樂教學,必須樹立正確的教學理念,一切以學生為核心。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因材施教,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同時基于中職學校的具體情況,采用現代化的教學設備,促使聲樂教學課程多樣化,增強學生對聲樂學習的興趣,激發他們學習聲樂的動力。
參考文獻
[1]鄭曉燕.新形勢下中職聲樂教學改革創新思路[J].中華少年, 2015(12):75-76.
[2]周巖.多媒體與傳統教學法在中職聲樂教學中的應用[J].中國信息技術教育,2014(12):31.
[3]王菲.新課程下中職學校聲樂教學探索[J].速讀旬刊, 201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