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俊宏
摘要:本文首先淺析了創新創業教育的模式,是當前學校內涵式發展的必然要求,并且認為創新創業教育要和專業建設深度融合。本文以ERP沙盤實訓課程的教學為例,闡述了創新創業教育在專業實訓課程教學中展開的方式,如:團隊精神和溝通能力的培養,體驗式教學的教學方法以及綜合實訓教學體系的構建
關鍵詞:創新創業教育;ERP沙盤實訓課程;體驗式教學
一、創新創業教育模式淺析。
1991年于日本東京召開的創業創新教育國際會議上,對“創新創業教育”給出了一個定義:“培養最具有開創性個性的人,包括首創精神、冒險精神、創業能力、獨立工作能力以及技術、社交和管理技能的培養。”王丹中歸納了教育界對創新創業教育的五種說法:素質說、思維說、體驗說、成果說、實戰說。王丹中認為,創新教育中,創新思維、創新能力的培養是關鍵。創業教育中,創業能力的培養是關鍵[1]。
高校內涵式發展的概念,是指“與傳統的以規模擴大為主導的外延式發展不同,主要著眼于一種精神力量,即高校軟實力的提升,具體包括形成辦學理念和特色、明確發展戰略、優化資源配置和教育結構、改革完善管理體制機制、 形成良好的學校傳統和學習氛圍以及打造名校聲譽和品牌等[2]”。高校開展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不僅是提升高校畢業生的就業競爭力,也是高校提升人才培養質量、堅持內涵式發展的應有之義[3]。
高職院校更注重學生技能培養,缺少對學生創新意識和創業精神的培養,沒有充分發揮學生主觀能動性,導致學生在激烈的社會競爭中無法脫穎而出。因此應從轉變教育理念著手,從單純的就業教育轉向創新創業教育,既能促進學生更好地就業,還能為社會的經濟發展帶來新的活力[4]。
創新創業教育是一種新型的教育理念與模式。高校的創新創業理念要積極包容和整合“素質型”和“職業型”兩種教育模式,推動創新創業教育走出不分層次、 不分群體、不分階段的“初級教育”階段,做到既要全面覆蓋,又要強調個性化, 既要提高通識能力,又要增強實踐技能,從而深化擴展高校創新創業教育的現有“戰果” [5 ]。因此要把創新創業教育和專業建設深度融合,將創新創業的理念融入專業建設過程中,尤其是在專業課程中加強課程設計和教學技能的運用。段麗華提出:現代職業教育已經被賦予了“成為國家技術技能與創新的重要載體”的新內涵,而專業平臺是構建基于“專業+”的高職院校創新創業教育體系的基礎和重要實踐平臺[6]。
二、在ERP沙盤實訓中融合創新創業教育的方式。
(一)ERP沙盤實訓中對團隊精神和溝通能力的培養。
創業是一個充滿艱辛與挑戰的過程,面對困境,共同的奮斗目標起到關鍵的行動指引與持續動力的作用,優秀的團隊必須要有團隊精神。團隊的每個有機個體都要把團隊的目標作為自己努力的方向,要樹立大局意識,個人利益服從團隊利益[7]。
在ERP沙盤實訓過程中,同學們分成若干小組,每組5-6人組成一個團隊,他們分別擔任CEO、采購總監、生產總監、營銷總監、財務總監(如果有6個人的話就設一個企劃主管職位)。在沙盤實訓過程中,必須做好分工和合作,這樣才能有利于團隊經營的好成績。因為每個模擬公司在有限的時間內要完成經營任務,靠一個人完成所有的任務是很困難的,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崗位職責,都應該完成崗位職責內的事情。同時,每個人又要緊緊圍繞團隊目標,闡述自己的崗位職責內任務的完成情況,有時還要對崗位職責范圍內的事情做出有利于總體目標的修正,這些都離不開優秀的溝通,從而對團隊溝通能力、組織管理能力起到了鍛煉的作用。較強的團結協作精神和人際溝通能力,也是創新創業教育的基本目標。
(二)ERP沙盤實訓的體驗式教學方式。
中國有句古話叫“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說的是傳授給人現有知識,不如傳授給人學習知識的方法。道理其實很簡單,魚是目的,釣魚是手段,一條魚能解一時之饑,卻不能解長久之饑。如果想永遠有魚吃,那就要學會釣魚的方法。創新創業教育的教練式培養的本質在于營造環境、激發行動、引發學習、發揮潛能,引導和幫助學生明確自己的目標。澄清自己的價值觀,讓學生逐步發現自身的能力。教師的角色從傳統式的支配角色轉變為教練式的教師角色,較多提倡學生發揮創新意識和主觀能動性,倡導學生去主動承擔風險。教師在此過程中將放棄對學生行為的支配權,從而促使學生進行自我管理。教師雖處于教學活動環節當中,但已經不再是教學活動的中心,最大限度增加學生的學習動力[8]。
ERP沙盤實訓的教學方式,實際上就是體驗式教學,學生在ERP沙盤實訓中負責模擬企業六年的經營過程中,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問題,教師不是在事先就指出這些問題或者知識點所在,而是在學生碰到問題之后,對學生的問題進行引導式的啟發。比如在經營到第二年的時候,很多模擬企業碰到了現金流不足的問題,同學們于是便思考怎么樣解決這個問題,教師在此時啟發學生要采取一些財務方法來解決,諸如:貸款、利用應付賬款、廠房出售或抵押等融資方式,進而還可以引導學生學習資產負債率等知識。
(三)ERP綜合實訓教學體系及考核評價體系的構建有利于創新創業教育模式開展。
徐愛指出,ERP綜合實踐教學體系要堅持“以結果為導向”,要堅持“建構主義”教育理念,他還提出綜合實踐教學體系的主要內容包括:以社團活動為載體的啟蒙式學習,以 ERP基本原理為基礎的理論介紹,以實物沙盤為核心的感性經營體驗,以電子沙盤為主體的理性經營體驗[10]。ERP綜合實訓教學體系內容豐富、完善,對于創新創業教育的開展意義巨大,具有很強的示范作用。
創新創業教育模式的開展,還需要一個規范合理的考核評價體系來對學生進行評價,有效地激勵學生的學習活動,也有利于ERP教學的順利開展。在評價時,加大實訓環節中學生得分的比重,注重強調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和創造性,每次實訓課由各個模擬公司團隊自行組織對團隊成員打出課堂實訓得分,每次實訓課堂得分之和為學生平時實訓成績的60%,并由教師根據團隊六年經營成果進行打分,這個分數占學生平時實訓成績40%,而平時實訓成績占學期總成績的60%,加上平時考勤、平時作業,一共占到學期總成績的80%。
參考文獻:
[1]王丹中.起點.節點.重點:高校創新創業教育內涵與路徑[J].職教論壇,2015(33).
[2]洪玉管.內涵式發展視角下的地方高校發展策略研究[J].黑龍江高教研究,2014(4).
[3]石朋飛.內涵式發展視域下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的探索與實踐[J].實驗技術與管理.2016(9).
[4]丁娟慧.戰略管理視角下高職院校創新創業教育實踐體系的構建[J].職業技術教育.2017(2).
[5]鐘江順.我國高校創新創業教育現狀及其創新模式論析[J].繼續教育研究.2016(8).
[6]段麗華,劉藝.基于“專業+”的高職院校創新創業教育體系研究與實踐[J].職教論壇,2016(28).
[7]王曉紅.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模式探究——以團隊精神培養為視角[J].湖北社會科學.2013(10).
[8]周建雯,唐于捷.創新創業教育及“教練式培養”實踐教學模式探究——以江西機電職業技術學院為例[J].職教論壇.2016(14).
[9]徐愛,高樹風,趙鶴芹.經管類專業erp綜合實踐教學體系的構建[J].實驗室研究與探索.2012(2).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