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悅
摘要:目前在新課改的推進下,小學語文教學所占的地位越來越重要,并且在教學方式上也逐漸呈現多元化的發展趨勢,以此來促進學生能力、意識和素質的培養。然而在教學環節中最為重要的就是師生互動,它不僅能夠調動學生參與學習的積極性,還能拉近師生之間的距離,促進學生語文知識水平的提升。下面我們將分析師生互動的重要性,并分析當下小學語文課堂師生互動的現狀,并提出有效的改進策略。
關鍵詞:小學語文;課題;師生互動
前言:目前隨著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入,師生互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越來越具有藝術性,通過該模式,不僅能夠明確學生學習的不足及其學生自身,還能夠將教學活動針對性開展,同時還有助于縮短師生之間的距離,增添親切感,從而將學生學習的熱情提高,實現語文教學成效的提升。
一、師生互動的重要性
(一)有助于學習熱情的提升。眾所周知,在教學中小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很強,假如在把握該特點的基礎上將游戲互動教學引入,就能更好的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從而對語文學習產生熱愛之情和濃厚的學習興趣,進而獲得滿意的學習成效。
(二)有助于活躍課堂氛圍。教學成功的關鍵因素就包括了課堂氛圍的活躍度,因此在語文教學中引進師生互動,則能夠將良好的課堂氛圍創造,為學生提供科學、健康的學習環境,為語文教育的發展奠定基礎。
(三)有助于教學成效的提升。只要學生對語文學習產生了興趣,就能顯著提升語文成績,因此,要想小學語文成績優異和穩定發展,就必須將互動教學完善和推廣。
二、師生互動教學目前在小學語文課堂中的現狀
(一)互動不靈活。也就是互動形式程式化,目前在教學中,最為常見的互動形式就是提問,然而在提問過程中也存在諸多不足,如提問次數不合理、問題設置淺顯等,使得學生的回答機械化、程式化,自然也就無法凸顯互動教學的優勢。還有就是在設置互動環節的時候,教師往往考慮的是學生成績、職位、個性及其性別等,并且傾向于優等生,使得成績較差的學生在作答時間上明顯不足,這樣就會打擊弱勢學生的自信心,從而消極、被動的參與學習,使得互動教學的目的和意義喪失。
(二)互動時機未把握好。無論是在學生自己摸索,還是在小組討論和全班教學這些互動中,老師都要很好的選擇互動時機,假如時機選擇不當,就會引發負面效應,如學生證如火如荼的開展組間討論時,老師盲入的參與或者是打斷都是不合理的,因此很難獲得滿意的教學成效。
(三)老師為教學中心。受傳統教學思想的影響,使得目前在小學語文教學中部分教師依舊是以自身為中心,如上公開課的時候,學生成為了陪襯,都是在向老師講解內容,并且諸多的內容和環節都是經過事先設計,這樣老師圍繞自身的設定步驟進行教學講解,并不會在學生疑惑的知識點過多停留,因此就很難達到預期教學目標。
(四)師生地位不平等。目前教育改革中對師生地位的平等進行了著重強調,然而在實際教學中老師關注的多為優秀學生,為過多考慮其他學生,這樣就使得部分學生參與學習和互動的積極性不高,因此不能稱之為師生互動課堂。
(五)教學激情匱乏。在傳統思想的影響下,老師成為了教學的權威,而學生則成為了服從者,因此面對老師的批評和打擊,學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就會受損,使得在課堂教學中只是一味的被動接受,并不會積極參與互動,進而對學生的學習極為不利。
三、構建師生互動教學模式的策略
(一)強化教師的專業水平和人格素質。事實上教師自身因素也是導致互動教學效果不佳的關鍵因素,因此,要想將小學語文互動教學成效提升,就必須強化教師的專業水平與人格素質。具體的措施如下:如定期開展教學研討會和專業知識培訓,促進教師專業知識水平的提升,為小學語文教學保駕護航。再者就是開展實踐活動、講座和素質教育等,促進教師人格素質的提升,強化其職業道德,從而將自身教學工作中的不足改變和調整。
(二)保證師生關系的平等性。通過平等師生關系的建立,縮短師生之間的距離,從而消除以往教學中的陌生和嚴肅,同時也讓學生切身體會教師的愛護和關心,從而積極的與老師進行交流和互動。而具體的做法可以如下:首先在教學中老師必須將主體地位歸還于學生,并將游戲教學、開放式教學與情景教學等引進,促進師生互動的增強,并且加強師生之間的交流和溝通,使師生關系亦師亦友。
(三)保證互動教學模式的多樣化。一是一問一答,也就是將知識點提問方式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推行,做到向固定的學生固定提問,從而考核學生對知識的掌握情況,該互動模式具有常見性,如在進行《吃水不忘挖井人》講解的時候,可以讓學生回答自身對該文內涵的理解。二是情境再現,該模式適應于情境類課文教學,首先由老師進行描述,之后再由學生模仿老師進行描述,從而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再現情境,促進教學成效的強化。如進行《夏夜多美》講解的時候,除了讓學生將作者眼中的夏夜描述之外,還可將自身生活中和印象中的夏夜描述,實現情境再現。三是集體搶答,也就是將知識點向學生拋出,讓學生舉手各抒己見,以此來活躍學生思維,同時也將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熱情調動,從而獲得滿意的互動教學成效。四是知識競賽式,該互動教學模式可以周期性開展,如在月考、期中和期末考之前,幾種分類知識點,如古詩詞、成語或者是生字等,以此為依據將語文知識競賽分組開展,并且推行獎勵式,以此來激發學生的作答和參與熱情,從而更牢固的掌握語文相關知識,與傳統的灌輸式教學相比之下事半功倍。五是角色分配,該互動教學模式的應用也具有廣泛性,通常應用于人物對話和故事講述的課文,對于故事又跌宕有趣且對話多的課文,可采用該互動教學模式,以此來提升語文教學成效。如在進行《小蝌蚪找媽媽》、《狼和小羊》等課文講解的時候,可以讓學生扮演小羊、狼和小蝌蚪等,以此來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同時也熟悉掌握相關知識。
結語:有效的師生互動不僅能將學生的學習熱情和動力激發,同時還能將語文教學成效大大提升。因此,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教師必須對互動教學模式合理選擇,并且準確把握互動時機,這樣才能將良好的教學環境為學生創造,同時將師生距離拉近。除此之外,教師還要不斷強化自身的專業水平和人格素質,并將平等的師生關系構建,這樣才能實現預期的教學目標,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