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重榮
摘要:提升專業教學質量是中職學校內涵建設的重要內容。為了及時掌握區域內的中職學校專業技能教學的情況,使專業技能教學質量可測、可量化。我區嘗試在區域內的中職學校進行了專業技能教學質量監測。在實施過程中,基本形成了專業技能教學質量監測的基本流程與實施要點,并針對近年來實施的情況,進行了效果分析。
關鍵詞:中職學校;質量監測;效果分析
近年來,無論是國家層面,還是省、市、地區都對提升中職學校的教學質量有了明確的要求,為此也出臺了相關的文件,以引導中職學校重視內涵建設。為了能夠準確反映中職學校專業的教學質量,保障學生都有機會進行專業技能訓練,使學生能更好的適應社會與行業發展的需求,使專業教學的質量能夠可測、可量化,全面提升學生專業技能操作水平。從2013年開始,我區嘗試對區域內中職學校進行了專業教學質量監測。本文將近年來我區對區域內中職學校的專業教學質量監測的嘗試以及達到的良好效果進行分享、交流。
一、專業教學質量監測基本情況介紹
(一)專業技能教學質量監測由區縣教育行政部門牽頭,由區縣教科研部門具體實施
根據需要對區域內的中職學校相關專業進行的技能抽查測試,以下簡稱為專業教學質量監測。專業教學質量監測基本流程如圖所示。
(二)流程解讀
專業教學質量監測的基本流程主要有計劃、實施與評估三個階段,下面就以我區對區域內中職學校進行專業教學質量監測為例進行流程解讀。
1.提前計劃
在學期初,在區教育行政部門的牽頭下,區縣教研員根據區域內中職學校開設的專業情況,提前確定本學期將對哪些主要專業進行質量監測。教研員根據已確定的監測專業,及時召集專業中心組成員、企業或行業的技術專家共同參與專業教學研討會。研討會上,需結合課程標準與市專業教學指導意見,分析教材,根據各學校設備的現有狀況,確定專業課程的具體實訓項目、實訓內容、實訓流程以及評價標準。
2.實施教學
授課教師根據專業教學研討會上研究的實訓項目,制定學期授課計劃并進行實訓教學。學生每學習完成一個項目后,均應該進行及時的考核,以摸清學生對該項目的掌握情況。對于仍不會的學生要進行及時的輔導,保障所有學生都完成項目訓練并參加考核。授課教師將最后的考核成績匯總,交給學校教學管理部門。
3.評估質量
為了掌握學校是否按要求進行實訓安排以及搞清學生學習效果怎么樣,將由區縣教研部門組織進行抽考。教研部門應收集學校平日開展專業技能實訓的成績,然后根據情況隨機確定抽考的專業課程,并具體到抽考的實訓項目,以便學校提前準備實訓設備與工具。為了保證抽考的公平性與科學性,教研部門聘請企業、行業的專家擔任評委。抽考的學生應在抽考現場隨機抽選,不提前通知學校,以確保成績的真實與客觀。抽選比例根據學生人數而定,一般不低于專業學生總數的20%,以便于成績分析。教研部門根據抽考學生的成績,對學校的專業技能教學質量進行分析,并及時將分析情況向學校如實的反饋,督促學校有的放矢的指導后期的專業技能教學。
二、開展專業教學質量監測的實施要點
(一)質量監測的組織保障
1.做好區縣的專業中心組建設,發揮中心組成員在質量監測中的骨干作用
區縣的專業中心組成員主要是各學校的專業骨干教師,由區縣教研機構進行聘請。專業中心組多數既是學校的專業骨干,也是該專業的組長。他們對本專業的課程設置、教材選用、設備配置、師資水平等都相當清楚。這些老師代表著該專業在區域內的最高水平,對專業的發展起著引領與示范的作用。
2.聯系學校的合作企業或行業的專業技術骨干,發揮他們的行業引領作用
在進行專業技能監測項目、監測內容以及項目評價標準討論時,聽取企業與行業專業技術骨干的意見是相當重要的。企業與行業的專業技術骨干對未來學生將從事崗位的技能要求比較清楚,請他們參與到專業技能學業質量監測研討會,可以更好的把握專業技能的訓練方向與專業的發展方向。企業與行業的技術骨干也是期未技能監測的主要評委。
3.提前做好計劃,開好教學研討會,做好動員與宣傳。
區縣教研機構必須提前做好專業技能抽考的計劃與方案,并到學校實地調研、溝通,曉以專業技能質量監測的重要性與必要性。認真開好動員會與教學研討會,多途徑、多方式的進行宣傳,在學校與教師心中樹立強烈的質量意識。
(二)監測內容與教學進度的確定
多年來,各中職學校專業教材不統一,配置的設備不相同,課程設置與課程安排不一樣,教學進度不一樣。這些現實的問題,給區縣統一組織學業質量監測帶來一定的困難。因此,區縣教研員應該多做調研,根據各學校的現有設備情況、教材選用情況、課程設置情況等,結合國家職業技能標準,確定課程的專業技能授課內容與技能實訓項目,制定授課計劃與技能訓練考核標準,從而讓教學進度、教學內容、實訓項目得到相對的統一。
(三)監測的方式與命題
中職的學業質量監測不能單方面的只重視理論,或只重視操作,這樣都是不行的。應該有效的將理論考試與實際操作相結合,這樣才符合職業教育的專業教學特點。如果區縣有相關專業的職教教研員,理論試題與技能抽考題一般來講可由教研員命制,當然,也可以聘請行業專家或其它區縣的同行進行試題的命制。
(四)監測時間安排
技能監測一定在不影響學校常規教學的情況下進行,并不會增加學校與教師的額外工作與負擔。一般而言,將理論考試安排在與學校的期未考試時間同步,這樣不會影響學校的整體教學安排。實操考試安排在學校期未考試的前一周進行,一般實操考試一個學校同一專業盡量不超過兩天。
(五)監測項目的抽選與學生的抽選
根據學期初確定的專業實訓項目授課計劃,隨機確定項目進行抽考。抽考項目一般提前一天告知學校,以便學校根據監測項目,準備相應的實訓設備與操作工具,并布置考試場地。學校將參加專業技能監測的學生名單提前交區縣教研員,評委于監測當天現場抽選學生。抽選學生比例一般為學生總數的20%左右,具體抽選比例可以根據學校的設備現狀與學生規模進行調整。endprint
項目與學生抽選采用隨機的原則,主要目的是為了保證每一位學生都要去參加技能訓練與學習,真正達到以考促教,以考促學的目的。
(六)監測的結果體現與應用
專業技能學業質量監測既屬于階段性測試,更是達標性監測,監測結果分為達標與不達標兩種。通過的學生即可視為該專業課程的學習為達標,未通過的學生視為該專業課程的學習不達標。學生的達標率體現了學校的專業技能教學質量。區縣教研員應結合監測的結果,對技能監測進行綜合的質量分析,并提出后期的教學參考意見,以供學校參考使用。
三、效果分析
(一)激發了教與學的積極性與主動性
在教考不分離的情況下,技能的教學內容、教學進度、教學難度、監測內容以及監測方式等都由任課教師自行確定。教師既是運動員,又是裁判員,無法真實的反映教與學的效果。長此以往,教師根本不用思考改進教學的方法或調整教學的思路等問題,導致教學的隨意性較大。區縣統一組織的專業教學質量監測,讓教學任務與目標更加明確,保證了教考分離,讓教師帶著任務去教學,讓學生帶著目標去學習。這樣能夠有效的調動教師的教學積極性,激發學生的學習主動性。
(二)保證了絕大部分學生的技能訓練
一些學生由于學習懶惰且信心不足,如果教師不對學生提出學習要求,他們是不愿意主動學習的。在設備不足或師資力量不強的情況下,學習主動性強的學生動手機會多,學習主動性差的學生動手機會少或幾乎從來不動手。專業技能學業質量監測是達標性測試,不是選拔性測試。要求每一位學生都要認真的去參加每一個項目的技能學習與過手訓練,保障了絕大部分學生的技能學習。
(三)促使學校合理的配備專業基礎實訓設備
專業設備是保障專業技能學習的基本條件之一,學校應該按專業開設的要求,配置基礎實訓設備。質量監測的項目均是由行業、企業以及學校骨干教師共同確定的,代表著行業發展的方向,企業對的員工的技能要求。通過這樣的質量監測可以引導與促使學校及時配置相關的基礎性實訓設備,便于教師有效的實施教學,為學生的技能訓練提供有力保障。
(四)提升了專業師資教學水平與專業技能水平
質量監測是一次專業技能的達標性測試,要求每一位學生都必須通過基礎技能的訓練與考試,達到相應的學習目標。在教學任務和目標明確的情況下,教師必將不斷提高自身的教學水平與專業技能操作水平,改進教學方法,提高教學質量。將更多的精力放到教學上,在這個過程中,學校專業教師的教學水平與技能水平得到大幅提升。
(五)全面保障了中職學校專業技能的整體教學質量
質量監測能夠準確的反映出中職學校專業技能的教學質量。真實的反映了教師的專業教學水平與技能水平,反映了學生專業技能的掌握情況。為學校的師資培訓、設備配置、教學安排、教學改革等提供了有力的依據,利于形成良性循環,從而穩步提升學校整體的專業技能教學質量。
(六)確保專業建設緊跟行業的發展
質量監測中涉及的技能項目均是由行業專家與企業的技術骨干參與研究討論,代表著企業與行業發展對該專業人才的應崗要求。避免了學校閉門造車,跟不上行業發展的步伐,造成培養的學生無法適應社會的需求。質量監測有利于學生專業技能的學習與就業后的可持續發展。
總之,中職學校的專業教學質量監測可以有效的引導中職學校進行教學改革,規范中職學校的教學管理與教學實施,提高了中職學校的專業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胡潔.中等職業學校學生學業水平測試試點工作的行與思[J].江蘇職業教育研究. 2015年第120期
[2]申瑞杰.江蘇省中等職業學校學業水平測試的構建[J].教育與職業.2015年第11期
[3]文春帆.關于成都市中等職業教育質量提升的思考[J].教育與教學研究.2016年第6期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