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晴
摘 要:社會對高校學生的思想政治現狀越來越關注,雖然目前大學生思想主流仍然保持積極健康向上,但因社會存在的負面問題對大學生的影響和自身素質差異,我們需引導和幫助大學生健康成長,寓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于日常管理之中,進一步做好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從而實現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標。
關鍵詞:日常管理;思想政治教育;高校教學
大力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是當今時代發展的需要,是事關高校能否培養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代化的建設者和接班人的重大現實課題。目前,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包括思想政治理論教育和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前者是主要渠道,后者是主要陣地。而高校日常學生管理作為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主要陣地之一,具有極大的教育潛能和力量,是實現思想政治教育實效不可忽視的一個方面,因為它形式多樣,潛移默化,可以結合許多具體的場景和事件開展,教育效果更直接、更深刻、更有針對性,這也是由高校日常學生管理的涵義和職能決定的。 要在高校日常學生管理中體現思想政治教育的實效,必須明確概念、明確標準、立足現實,以實現思想政治教育實效為目標,從可操作的層面探索在日常學生管理中實現思想政治教育實效的有效途徑,從而體現日常學生管理工作的價值。
1 高校日常學生管理中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問題
為深入了解當前大學生的日常思想政治狀況,更有針對性地開展教育工作,在京津地區20多所高校進行了以問卷調查為主的廣泛調研。調研結果表明,當代大學生思想政治狀況的主流是積極向上的:他們具有較高的政治覺悟,對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充滿信心;他們關心國家大事,關注社會發展,充滿了愛國激情和民族自豪感;他們比較注重自身素質的完善,對自身的成長成才表現出比較強烈的愿望。但是,當代大學生在思想上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視的問題:一是一些大學生不同程度地存在政治信仰迷茫、價值取向扭曲、艱苦奮斗精神淡化等問題;二是功利主義和個人主義對大學生思想有一定的沖擊;三是大學生心理健康問題日益凸顯。
出現上述問題的原因很復雜,僅從高校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來說,有以下亟待改進的問題。一是日常思想政治教育針對性還不夠強,脫離實際的傾向依然存在。一些高校對于實踐活動在大學生成長過程中的作用認識不足、投入不夠,行之有效的實踐教育途徑不是很多。二是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形式比較單調。學生黨團活動創新不夠,吸引力不強。三是輔導員隊伍數量不足,素質參差不齊,專業化水平有待提高。調查表明,一些學生對輔導員工作不滿意或不了解。
2 高校日常學生管理中思想政治教育實效性分析
加強大學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關鍵在于增強實效性。這就需要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教育融入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全過程,針對大學生的成長規律,從多渠道入手,拓寬教育途徑,創新教育方式。
1、日常思想政治教育與思想政治理論課緊密配合,實現主陣地與主渠道優勢互補。思想政治理論課要加強實踐環節,與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社會調查、志愿服務、文化活動等結合起來。學生日常教育管理中發現的突出問題,應該在理論課的課堂上進行深入討論和講解。在思想政治理論課的考核中,要把學生的日常行為和思想道德實踐活動納入進來,引導學生將學到的理論知識和價值判斷自覺地付諸實踐。要推進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與學生工作者的互動交流,鼓勵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擔任班主任、輔導員,選拔優秀的學生工作者承擔一定量的理論課教學任務。
2、創新學生黨建工作,發揮黨建工作在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龍頭作用。堅持學生黨員發展工作“關口前移”,充分發揮校院(系)兩級學生黨校的作用,建立起從普通學生、入黨積極分子到預備黨員的三級學生黨?!叭膛囵B”體系。根據社會發展,適時開展主題教育活動,對學生黨員進行理想信念和愛國主義教育。發揮優秀學生黨員的作用,以身邊的榜樣來影響和帶動學生思想和政治素質的提升。創新學生黨支部的組織形式和活動方式,探索在班級、宿舍和學科中建立學生黨支部的路徑,發揮學生黨支部在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
3、設計心理溝通的新形式,增強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親和力。心理健康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調查發現,學生最喜歡的就是面對面的溝通。只有做到心靈之間的真情互動,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實效性才能提高。要根據不同年級學生的特點,設計多種心理溝通方式,包括面對面的個體互動、團體心理行為訓練、建立短信互動平臺、創建網絡對話空間、人性化的情感交流等,以提高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針對性。在注重發揮教師和輔導員作用的同時,還可以通過建立院系生活指導室、班級心理委員制度與朋輩輔導制度,由受過訓練的學生為同齡人提供心理幫助和支持。
4、構筑網絡平臺,延伸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時間和空間。根據大學生全面素質培養的要求,建立融思想性、知識性、趣味性、服務性為一體的思想政治教育網站。既要有思想政治教育、學生黨建、心理健康教育等教育欄目,又要有校園新聞、網上課堂、相冊、博客等文化欄目;既要有就業指導、勤工助學、宿舍管理等服務欄目,又要有影視、音樂、游戲等娛樂類欄目,以充分滿足學生的網絡文化需求。
5、提升社團文化的品位,發揮校園文化的育人功能。校園文化會對大學生的思想觀念、政治信仰、生活方式、價值取向等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要堅持正確的思想導向,突出校園文化的主旋律,構建積極向上、高雅健康的校園文化體系。在建設高品位校園文化的過程中,學生社團要成為繁榮校園文化、推進素質教育、營造學術氛圍的主力軍和主陣地。應積極推動思想政治工作進社團,深入挖掘社團活動中愛國、勵志等思想政治教育因素,使社團活動具備豐富的思想教育內涵,不斷提升社團文化的品位,增強對大學生的吸引力和影響力。
6、探索社會實踐新模式,為學生提供更加廣闊的鍛煉平臺。社會實踐是大學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環節。調查發現,76.1%的大學生最喜歡的思想政治教育形式是社會實踐。學校要探索建立與大學生日益增長的社會實踐需求相適應的管理機制,把社會實踐納入學校教學計劃,規定學時學分,努力形成黨委領導、行政支持、部門協調、全員參與的運行模式。建立多種形式的保障機制,為學生社會實踐提供必要的經費支持,并積極利用各種社會資源,為大學生社會實踐創造有利條件。高校要從自身辦學特色出發,結合專業培養目標,選擇具有代表性的單位作為實踐基地,把對學生進行專業思想教育與社會實踐結合起來,努力打造大學生社會實踐的特色品牌。
7、加強輔導員隊伍建設,提高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政治素質和業務能力。輔導員是大學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骨干力量。要嚴把入口關,認真做好輔導員的選聘工作,不斷優化輔導員隊伍結構。要加強對輔導員的管理,建立科學的考評、考核機制,調動輔導員工作的積極性。要將輔導員的培養納入學校師資培訓規劃和人才培養計劃,每年選拔和資助部分優秀輔導員參加多種形式的培訓。要暢通輔導員隊伍建設的“出口”,在努力培養一支高水平、專業化、職業化輔導員隊伍的同時,建立輔導員隊伍與學校專業教師隊伍、行政管理隊伍以及社會各領域的交流機制。
3 結束語
綜上所述,面對大學生群體出現的思想認識多元化、價值判斷復雜化、發展訴求多樣化趨勢,特別是一些錯誤思潮和觀點可能對學生思想行為產生的負面影響,增強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針對性實效性刻不容緩。要求高校必須深刻理解和把握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要義,立足于大學生的日常生活實際,提高大學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實效性,明晰提高大學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實效性的理論訴求。
參考文獻
[1]鐘政;;淺談新形勢下如何加強高校學生思想政治教育[J];科教導刊(中旬刊);2011年03期
[2]張寧;;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呼喚以人為本[J];赤峰學院學報(科學教育版);2011年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