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宏
摘 要:顏色詞豐富多彩,且與社會文化有著密切聯系,具有濃厚的文化內涵。由于英漢兩民族在文化上的差異較大,英漢顏色詞語所表達的文化內涵也不盡相同。而正確理解和掌握英語顏色詞的文化內涵,對于英漢翻譯具有現實意義。本文以“紅色”為切入點來探索漢英語言中顏色詞語在文化內涵方面的異同以及翻譯的處理。
關鍵詞:“紅色”;文化內涵;翻譯
一、英漢語言中“紅色”的文化內涵
顏色詞的出現是人類語言和文化發展的需要。雖然人類文化具有相同的共性,但不同民族,由于風俗習慣、生活方式、歷史背景以及地域的差異,對事物的觀察與認識也不一樣。這里我們以紅色為例,探討同一種顏色在中西文化中所表達的文化心理和特征的相似和不同之處。
(一)“紅色”在漢語中的文化內涵
在漢語語言文化中,顏色詞“紅色”象征著吉祥歡樂、幸福。“紅色”也是傳統的喜慶象征。例如,新娘穿上“紅色禮服”;把促成他人美好婚姻的人叫“紅娘”;給人發獎金叫“送紅包”等;紅色也象征示警與危險。紅色是視覺刺激性最強的顏色。因此,紅色可起示警,提醒人們警惕。十字路口的“紅燈”(red light)是停止信號。
(二)“紅色”在英語中的文化內涵
然而西方國家的文化中對紅色的理解又有什么特點呢?
紅色(red)在西方文化中則是一個貶意意味相當強的詞,主要指鮮血(blood)顏色,而blood在西方人心目中是奔騰在人體內的“生命之液”。一旦鮮血流淌下來,生命之花也就凋謝。所以red使西方人聯想到:①“暴力”和“危險”。如:The red rules of tooth and claw指殘殺和暴力統治,red revenge指血腥復仇;②它又象征激進、暴力革命,如:a red revolution赤色革命;③它也象征危險、緊張,如:red alert空襲報警;④它還象征著放蕩、淫穢,如:a red waste of his youth他那因放蕩而浪費的青春,red light district花街柳巷(紅燈區)。
二、英漢互譯中“紅色”的翻譯
由于中西方文化差異較大,英漢語言中“紅色”常常具有不同的文化內涵。因此,在翻譯時,要充分考慮英漢文化的異同,注意理解英語顏色詞的寓意,靈活采用翻譯方法,使其特有的文化內涵得到準確的再現(包惠南,2003)。所以在英漢翻譯中,需要掌握一定得翻譯技巧以及方法,以下就介紹幾種。
(一)直譯
直譯是指在翻譯過程中按原文逐字逐句一對一的翻譯。如果在漢語和英語兩種文化中內涵完全相同,并且在語義上能重疊時,則可以把“紅色”直接進行翻譯。如:red clouds紅霞;red figure赤字;red star紅星;red flag紅旗;fresh red鮮紅;light red淡紅等等,諸如此類都是可以直接翻譯過來,形象又生動,便可以避免文化的沖突。
(二)直譯加注
但也不排除有時候顏色直譯出來以后,意義不是很清楚,則需要對直譯出后的詞另外加上注釋。主要是為了讓文章原有的寫作風味不被破壞掉。
如:“又紅又專”可以譯為“red and expert”,須加注釋“both socialist minded and professionally qualified”。“一顆紅心,兩種準備”可以譯為“a red heart two preparations”,須加注釋“get mentally prepared and go wherever our party asks us to”。
(三)意譯
意譯是指根據原文的大意來翻譯,不作逐字逐句的翻譯。如果不顧場合條件,不顧中外兩種語言的差異,一味追求直譯或者直譯加注,就必然闖紅燈,進入誤區。我們為了避免此類情況的發生,便只能意譯了。
意譯時,譯者可以應用以下幾種方法:顏色詞的增加、省略和改換。具體如下:
1.顏色詞的增加
在兩種不同的文化中,如果沒有對等的顏色詞。可以根據譯語文化來增添合適的顏色詞。比如說:
例:約瑟夫的父親看起來很保守,但他的思想卻是挺激進的。
譯文:Josephsons father looks very conservative,but his ideas are very red.
2.顏色詞的省略
由于文化差異,不同地區顏色詞的內涵不對等的情況很多。當顏色詞由于文化特性而失去了基本的表達顏色的功能時,譯者應采取這種翻譯方法。
“滿堂紅”,中文指做所有的事情都很順利、成功,被譯為“to win a full victory”。
例:這位歌星現在正紅得發紫。
譯文:This pop star is now at the height of her popularity.
3.顏色詞的改換
紅色對中國人和英美人而言,會產生不同的理解和聯想。在翻譯古典小說《紅樓夢》時,英國翻譯家大衛·霍克斯(David Hawks)認為書中的“紅色”相對漢語文化的人而言,表示喜慶、幸福、吉祥,但在英語國家的人眼中,紅色卻意味著流血、危險或暴力,而綠色和金黃色才具有類似的聯想意義。因此,霍克斯在翻譯時改換了涉及紅色的詞語。如:
賈寶玉神游太虛境,警幻仙曲演紅樓夢。
Jiao visits the Land of Illusion;And the fairy Disenchantment performs the Dream of Golden Days.
“紅眼病”有“嫉妒”之意,不是醫學意義上的眼疾,相當于英語中的“green-eyed”。
“紅茶”應譯為“black tea”;“紅糖”應譯為“brown sugar”。
三、結論
我們熟悉顏色的中西方文化內涵的差異,無非是想更好地與外界溝通,減少阻礙。顏色詞的詞義有時對應,有時相佐,我們在翻譯時只有仔細推敲,謹慎處理。我們從它們的區別中分別可以看出中西方的其他特點,從而更清楚外國很多禁忌的東西需要我們去注意,而外國人也會在商務過程中注意到中國的一些習慣,就比如說送禮的時候:外國人在送給中國人禮物的時候,包裝都是采用紅色的,從而達到跨文化交際的目的。
參考文獻:
[1]包惠南.文化語境與語言翻譯[M].北京:中國對外翻譯出版社公司,2003:66-68.
[2]馮慶華.實用翻譯教程[M].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3:12-16.
[3]胡文仲.文化與交際[M].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1994:2-5.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