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剛
摘要:當今社會的發展,特別需要創新性人才的加入。作為為社會輸送人才的教育機構,我們有義務出色的完成創新性人才培養的任務。語文教學是素質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培養學生創新能力和審美意識的重要途徑,為了更好的適應人才培養模式的轉變,中職語文教學必須進行改革。文章從中職語文教學中創新能力培養入手,來探討一下如何進行中職語文的教學改革,提升中職語文課堂教學的實效性,實現創新型人才培養的目的。
關鍵詞:中職語文;創新能力;培養;教學
蘇霍姆林斯基曾說:“在人的心靈深處都有一種根深蒂固的需要,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個發現者、研究者、探索者。”每個人在學習過程中都有創新的沖動。語文教學擔負著全面培養學生素質的任務,要以培養有創新思維的有獨特個性的學生為己任,去塑造一個個富有創造力的學生個體,為學生走入社會,最大限度地實現自身價值打下堅實的基礎。在中職語文教學中,創新思維要從以下幾方面著手培養。
一、中職語文教學的現狀
1、缺乏適應中職語文課堂教學的相應教材。當前,有些中職院校的語文教材還在沿用以前的版本,教學模式、教學方法都比較落后,無法滿足現在的人才培養的需要。這些舊的方法,舊的教學模式直接導致了學生缺乏對語文的熱情,缺乏創造性,很不利于對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
2、各方面對中職語文教學的重視程度不高。由于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響,學校、家長和學生自己、甚至專業課教師在對學生的教育過程中,嚴重忽視了中職語文教學的重要性。大部分的人認為只要學好專業課程就足夠了,語文可有可無,甚至有些學校直接讓語文課給專業課讓路,縮減語文教學的課時,有的學校則不開設語文課程等等。這些情況直接反映了各方面對中職語文教學的重視程度低。
3、中職語文教學模式單一,無法滿足創造型人才培養的需要。中職語文課堂的教學模式還比較單一,有的中職院校還在沿用以前的“填鴨式”、“灌輸式”的教學模式。在授課的過程中,教師過分強調自身的主導地位,忽視了學生在課堂教學過程中的地位。無法調動學生學習語文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大部分學生忽視語文課程的重要性,甚至一些學生直接把語文課當成了“睡覺課”,這樣的課堂的教學效果可想而知。
二、新課程理論下的中職語文教學的策略
1、在好奇中激發創新。要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先得喚醒學生的好奇心。好奇心是人人都有的共性,是對新異事物進行探究的一種心理傾向。學生有好奇心,就可能去探索,去追問到底是為什么,這樣就可以明白事物的來龍去脈,不盲從,有自己的判斷和標準。好奇心是“發現”的前哨,激發學生的好奇心,就等于是鼓勵學生去“發現”,這有利于喚起學生的創新思維,去思考,去獲得認識。這種好奇心正是創新思維產生的內動力,是創新思維的基礎,也是主動學習精神的最初源泉。我們可以在上新課前用精心設計的課堂導語誘發學生的好奇心。可以采用新穎有趣的問題,激發學生的好奇心,激起強烈的求知欲;或采用“倒敘”給學生留下懸念,促使他們追根溯源地去鉆研,主動進行學習;或是采用一個與課文內容有關的故事、成語典故或一首詩詞為開頭,誘發學生的學習動機,使他們產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聯想和想象。我在語文上課時,精彩的導語數不勝數,很好地激發了學生的好奇心、求知欲,為他們開展創新思維打下了很好的基礎。
2、改變教學模式,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進而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想要提高中職語文課堂教學的實效性,中職語文教學就要從如何提高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入手。以往我們的教師大都采用傳統的教學模式,課堂上教師處于絕對的主體地位,“滿堂灌”。也不考慮學生是否接受,接受的如何,學生在這種被動學習氛圍的影響下,逐漸失去了對語文課的興趣,語文課堂教學效果可想而知。如何培養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呢?結合自身多年的教學實踐,筆者認為應該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
第一,靈活掌握教學內容,創新教學模式。眾所周知,中職生的生源質量相對來講較差,很多學生的自律性很差,因此,教師在授課時一定要靈活掌握教學內容。同時我們也要改革我們的教學模式和方法,在教學過程中我們可以嘗試欣賞、講故事、討論、角色扮演等方法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讓學生都主動參與到課堂教學過程中來。
第二,創設教學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一堂課的教學能否取得成功,關鍵在于我們能否創設一個完美、愉悅的教學情境,并且將學生帶入這一情境,進而激發學生的想象能力和創新能力。
3、注重實踐,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創新教育的一個顯著特征是重視學生的實踐能力,只有在實踐中,學生的創新能力才會得以體現,否則,創新能力只能是空中樓閣。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首先要引導學生投身社會實踐,讓學生充分展示語文的創新才能。比如,為了讓學生學習一些語文常識,了解作品、作家的情況,引導學生接觸網絡文學,指導學生運用網絡查找文字資料,瀏覽文學網絡,開闊學生的思路和眼界。其次要拓寬學生認知的新領域,具有創新精神的人總是能很快地接受新觀念。組織學生從社會上、生活中、家庭中、同學中收集有關的資料,并展開討論,開一個小型的辯論會,這樣在向學生注入新思想、新觀念的同時,可以鍛煉學生的思維辯論能力和口頭表達能力。最后要更新學習活動的內容和方式。讓學生搜集或自我創造一些散文和詩歌,以此培養學生的寫作、鑒賞能力;開展詩歌和散文朗誦比賽,培養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并提高文學修養。
總之,培養學生創新思維能力的方法和途徑很多,還需要我們在語文教學實踐中不斷地探索和總結。培養創新人才的關鍵在于創新教育,創新教育的關鍵在于創新型教師。中職語文教師擔負著培養技能型創新型人才的重任,更應轉變傳統觀念,充分認識創新教育的重要意義,勇于探索,敢于實踐,在語文教學改革中開拓出一條創新之路。
參考文獻
[1] 袁振國.教育新理念[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09.
[2] 陳厚德.有效教學[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09.
[3] 宋義學.如何培養中職生的語文創新能力[J].考試周刊, 2010.6.
[4] 王琦.淺談初中語文教學中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7(02):49+214.
[5] 朱千紅.淺議中職語文教學與學生健康人格的培養[J].學周刊,2017(07):23-24.
[6] 李治泉.利用中職語文教學提高學生職業素養培養實效[J].佳木斯職業學院學報,2017(01):51.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