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書明
摘 要:新課程下的數學課堂教學活動,需要數學教師通過自己的精心組織,體現出數學課堂教學活動的是一種與學生溝通,讓學生理解并能夠掌握數學知識,同時讓學生運用自己所學習的數學知識去創新,這樣才能讓學生成為社會所需要的人才,從而有效將學生的數學知識,通過學生的內在消化,將學生知識轉化為學生自己所具備的能力,成為自己的數學思想。
關鍵詞:初中數學 開放式教學 策略研究 高效課堂
在數學教學活動中,教師采用新課程理念下的數學開放式教學方式,讓數學教師與學生共同參與數學學習活動,在此活動的過程中,通過數學教師的指導,進一步提高學生的分析能力,搜集數學信息的能力。那么,數學教師如何有效開展數學開放式教學,讓學生學有所成,筆者從以下幾個方面來談談自己的認識。
一、數學教師要落實開放式教學目標,明確學生學習的具體要求。在數學教學過程中,所謂開放式教學,不是單一指教學的某一個方面,而是需要將數學的學習內容,學生學習數學的學習方式,以及學生與學生所學習的對象之間的相互作用的基礎上,來談論的開放式教學。《數學課程標準》指出“教學活動是師生積極參與、交往互動、共同發展的過程。有效的數學教學活動是學生學與教師教的統一,學生是數學學習的主體,教師是數學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與合作者”,可見,數學學習活動需要數學教師要將學生放在中心地位,在整個教學活動中,體現出“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的教學模式,這種教學模式,能夠讓學生在自主學習、合作探究的過程中,獲取有用數學知識的同時,能夠讓學生總結出行之有效的數學學習方法,讓學生養成良好的數學學習習慣,讓學生的個體特征得到全面發展。
二、數學教師要創設良好的學習環境,體現出教學活動的民主與和諧的學習氛圍。數學教師的教學活動,本著激發學生學習數學這門課的興趣,讓學生能夠積極主動參與到數學學習活動中,就需要數學教師精心創設濃厚的學習數學的氛圍,正如《數學課程標準》指出“數學教學活動應激發學生興趣,調動學生積極性,引發學生的數學思考,鼓勵學生的創造性思維;要注重培養學生良好的數學學習習慣,掌握有效的數學學習方法”,可見本著激發學生學習數學興趣為出發點,數學教師的首要的任務就是如何去創設和諧的民主學習氣氛,最為關鍵。筆者認為創設和諧的學習氛圍需要數學教師通過自己的教學組織來實現教師與學生關系的密切化。這就需要數學教師將學生當著自己的孩子一樣,處處去關心他們,對學生一舉一動都得密切重視,發現學生在學習中有困難,數學教師要耐心給予必要的指導;同時,由于學生知識的欠缺,處事的經驗不足,需要數學教師在學生思想波動較大,喪失學習信心的學生給予必要的引導,開導學生,讓學生樹立遠大的理想和奮斗的目標;這樣才能讓學生感悟到老師就像自己的母親一樣,給自己最深沉的幫助,猶如家一樣的溫暖。其次,數學教師要對自己在學生的學習數學活動中的角色的定位。新課程下的數學教師應該是學生學習活動的組織者與引導者,并非是主宰學生數學活動的獨裁專政的最高領導者;同時,學生的學習數學活動,也需要數學教師參與到學習活動中,與學生一道共同學生,數學教師發揮教師的引領,促進學生數學知識的獲取以及數學綜合能力的提升。最后,數學教師在學習活動中,通過師生的互動交流,要認真傾聽學生的呼聲,對學生在學習數學的過程中,有進步的學生要采取適宜的分式,給予學生的獎勵,讓學生能夠感受到學習成功的快樂。
三、數學教師要采用開放教學方法,以激發學生的學習數學的興趣,提高學生學習數學的綜合能力。《數學課程標準》指出“學生學習應當是一個生動活潑的、主動的和富有個性的過程。除接受學習外,動手實踐、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也是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強調了接受學習的作用]學生應當有足夠的時間和空間經歷觀察、實驗、猜測、計算、推理、驗證等活動過程”,可見,數學學習活動的方式,應該充分體現學生自主、探究、合作中,去獲取數學知識的學習活動。學生學習數學知識的活動需要學生勤于動腦,勤于動手,同時,也離不開勤于動口的良好學習數學的習慣的養成。因此,數學教師要鼓勵學生積極參與到數學學習活動之中,引導并督促學生主動參與到數學學習活動,才能能真正體現出學生學習數學主體性的充分發揮與較大的發展。具體數學教師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實行開放式教學:
1.數學教師要創設教學的情景,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數學課程標準》指出“數學教學中應當努力創設源于學生生活的現實情境。好的現實情境,應當是學生熟悉的、簡明的、有利于引向數學本質的、真實或合理的”,可以看出數學教學情的創設的重要性與必要性。數學教師在教學活動中,抓住學生學習興趣的激發為抓手,將學生學習數學的內在動機,巧妙激發,讓學生能夠感覺到學習數學的好奇心,讓學生的求知欲望極大地得到有效生成。
2.數學教師要引導學生進行合作探究的方式獲取數學知識,激勵學生主動參與數學學習活動之中。《數學課程標準》指出“引導學生進行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并關注對學生人文精神的培養”,這種合作學習的方式,有利于學生在數學教師的指導下,通過學生自己親自經歷探究的歷程,在數學教師的精心指導下去發現數學問題,去思考數學問題,達到解決數學問題的能力,只有這樣,才能使學生親身品嘗到自己發現的樂趣,才能激起他們強烈的求知欲和創造欲。只有達到這樣的境地、才會真正實現主動參與。
3.數學教師要采用變式教學手段,讓學生感受到數學知識的多樣化。新課程下的教學方法是多種多樣,且教法有一定的方法,但沒有固定的教法,其中變式教學能夠讓不同程度的學生有不同的要求與體會,在同一個條件下,數學教師引導學生多方位,多角度的思考,同時,數學教師要引導學生對題目的條件與結論,以及題中相關的量與量之間的關系的變換,去分析,去理解,去解答,去得出結論,通過變式教學,使一題多用,多題重組,常給人以新鮮感,能喚起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因而能產生主動參與的動力,保持其參與教學過程的興趣和熱情。
總之,新課程下的開放式數學教學,能夠最大限度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這種教學模式的使用,能夠真正體現出新課程理念下的新型開放式教學,是世紀教育改革和發展的方向。
參考文獻:
[1] “淺談中學數學開放式教學”;《新課程學習(下)》 , 2014 (3) :68-69;張玉石
[2] “淺談初中數學教學中的開放式教學”;《中學生數理化(學習研究)》 , 2013 (12) :67-67;薛文輝
[3] “淺談新課標下初中數學開放式教學的改革”;《數學學習與研究》;2012 (24) :55-55;徐愛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