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保
摘 要:高中地理教學要逐漸由單一的理論灌輸轉向靈活的知識運用,促進學生思維能力的提高。教師可以引入思維導圖,借助其直觀形象的特點,幫助學生理清思路,輕松掌握地理知識。文章從思維導圖在自然地理中的應用、思維導圖在人文地理中的應用、思維導圖在區(qū)域地理中的應用三個方面,研究巧用思維導圖激活高中地理課堂教學。
關鍵詞:高中地理;課堂教學;思維導圖;實效;能力
中圖分類號:G633.55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8-3561(2017)25-0031-01
地理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運用直觀形象的邏輯順序圖,將與核心知識相關的要點進行羅列,使其呈中心輻射狀分布,不僅能將繁雜的知識點進行有效整合,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與記憶,還能有效彌補傳統(tǒng)教學中的諸多不足之處,最大化地節(jié)約課堂教學時間,在促使學生深入了解文本的同時促進學生能力提升。下面,探究思維導圖在地理各大模塊中的具體應用。
一、思維導圖在自然地理中的應用
在高中自然地理的教學中,教師主要是講解關于大氣、巖石、植被等知識,雖然是一些基本的圈層結構,但講解時也涉及一些理科知識,因而部分文科生的理解會出現(xiàn)障礙。這樣的理解障礙和思維能力沒有關系,而和知識儲備掛鉤。教師想要完成特定的教學目標,就要在講解上進行改善,將理科知識轉化為文科生能理解的語言。這時,思維導圖就能發(fā)揮作用。教師要利用其發(fā)散性的網(wǎng)絡圖,幫助學生找到思維的突破口,由因及果透徹理解。比如,在講“巖石圈與地表形態(tài)”一課時,教師要注重講解和描述巖石形成的過程,讓學生對這方面的內(nèi)容有所了解。考慮到這一知識點關系到學生的常識積累,如果單單采用講解的方式可能效果一般,因此,教師可以圍繞要點設計思維導圖(篇幅所限,圖略),生動地向學生展示這一形成過程,讓其在拓展視野的同時深化理解。
通過對教材中巖石形成機理的整理歸納,學生所見到的就是層次分明、條理清楚的思維導圖,加上教師適當?shù)闹笇c介紹,學生就能知道巖石是如何形成的。這樣,即便沒有理科知識的輔助,文科生也能輕松了解地理知識,從而有效地發(fā)揮了思維導圖生動、形象的作用。
二、思維導圖在人文地理中的應用
新課標明確指出,在人文地理的教學中要側重培養(yǎng)學生分析問題的能力,讓學生在不斷發(fā)現(xiàn)、探究中掌握自主學習的方法。為了達到這一目標,教師在地理教學中要充分利用人文地理綜合性的特點,結合政治、經(jīng)濟、文化多方面因素,引導學生在實際問題中明確思路,綜合思考,有效解決問題。比如,“工業(yè)生產(chǎn)與地理環(huán)境”一課的教學目標是讓學生了解各種工業(yè)生產(chǎn)形式對地理環(huán)境的影響以及后果。這一目標難度本不大,但由于教材編排上的原因,這部分內(nèi)容的歸納總結散落分布在各處,學生很難一下子找到。為了有效解決這一問題,教師可以將思維導圖與合作學習有機結合,讓學生以小組的形式進行閱讀探究,針對課標要求在找到相關內(nèi)容后自主建立思維導圖,不斷補充,直至完整。在教師的引導下,學生馬上行動起來,將其中工業(yè)地區(qū)、類型、聯(lián)系、集聚以及地域都濃縮在一幅圖中(篇幅所限,圖略),知識要點詳略可見。
這樣的教學設計,對于學生能力的培養(yǎng)和興趣的激發(fā)有很大作用。一方面,教師借助氛圍的營造,可以消除學生的抵觸情緒,讓學生更好地融入課堂,積極面對學習任務;另一方面,通過小組合作學習,學生的自信心大大提高,在不斷交流討論中發(fā)散思維,認真分析,以思維導圖的形式呈現(xiàn)探究過程,能夠高效地完成學習任務。
三、思維導圖在區(qū)域地理中的應用
區(qū)域地理是地理學科教學中的難點,其知識體系龐雜、細碎,學生在記憶時容易遺漏,出現(xiàn)知識殘缺、不完整的情況。針對這一問題,教師可以引入思維導圖,借助其緊密的網(wǎng)絡構建將各個知識點聯(lián)結起來,形成框架,從而促使學生在理解的基礎上有效記憶,實現(xiàn)學習效率的提升。比如,“農(nóng)業(yè)與區(qū)域可持續(xù)發(fā)展——以東北地區(qū)為例”一課,內(nèi)容涉及很多方面,如自然條件、經(jīng)濟條件。如果教師帶領學生逐個擊破,那學生可能會出現(xiàn)“邊學邊忘”的現(xiàn)象。這時,教師可以“東北農(nóng)業(yè)”為主要關鍵詞,以“自然條件”和“經(jīng)濟社會條件”為分支,帶領學生構建思維導圖。教師一邊講解理論知識,幫助學生理解教材內(nèi)容,一邊指導學生畫圖(篇幅所限,圖略),將其中的相互關系轉化為直觀的邏輯分布。很快,學生就在手腦結合中有效完成學習目標,輕松掌握了這一難點。
長期以來,區(qū)域地理都是地理教學中的“攔路虎”,對學生的知識、能力要求比較高,一度讓學生非常苦惱。部分學生嘗試死記硬背,但沒有依托的記憶是不穩(wěn)固的,總是高耗低效。思維導圖的引入改善了這一情況,它能讓學生在理解的基礎上自主歸納整理,在掌握要點的同時減輕記憶負擔。
四、結束語
總之,思維導圖的引入是提高地理教學效率的有效途徑。它不僅讓學生的“被動接受”變?yōu)椤爸鲃犹骄俊保纬闪己玫乃季S習慣,還能及時彌補傳統(tǒng)教學的不足,大大減輕學生的記憶負擔,讓地理課堂變得快樂起來。在以后的地理教學中,教師要結合地理教材,合理利用思維導圖,不斷拓寬學生視野,讓其思維變得開闊。
參考文獻:
[1]胡繼中.借鑒思維導圖異課同構促進單元模塊高效教學[J].教育與教學研究,2014(01).
[2]韓忠同.思維導圖在高中地理教學中應用探討[J].亞太教育,2015(11).
[3]張黨玉.基于思維導圖的高中地理教學研究[D].魯東大學,2014.
[4]王飛雁.高中地理教學中思維導圖的應用研究[D].遼寧師范大學,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