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永芳
摘要:我國是一個詩歌的王國,詩人燦若星漢,詩作浩如煙海。同時,我國還是一個十分重視詩歌教育作用的國家。然而在傳統的古詩教學中,我們似乎在走模式化的道路,“釋題目,知詩人;解難字,譯全篇;悟情感,齊背誦。”似乎已成為古詩教學的萬能鑰匙,不假思索地套用這三步曲,熟悉用之。古詩教學最終被簡化成會背誦似乎就算完成了教學任務。許多古詩教學課堂上缺乏對古詩詞的熱愛,課下沒有注重古詩詞的延伸,缺乏對詩人、詩情的共鳴,缺乏對古詩詞語言文字的研究,學生們似乎只是機械地“翻譯”,背誦。然而在學生眼中古詩卻如過眼云煙。因為他們沒有從古詩教學中體悟其魅力,沒有從教師那里感受到民族文字的摯愛,沒有情感,何談滋養?優秀文化遺產又如何繼承和發展?針對存在的問題,本文提出了一些切實可行的對策,供參考。
關鍵詞:小學語文;古詩詞教學;以讀為本;鉆研教材;緊扣語言
一、古詩詞教學要以讀為本
誦讀是我國語文教學的傳統方法之一,對于誦讀的重要性,朱熹《訓學齋規》中說的很明白:“凡讀書須要讀得字字響亮,不可誤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倒一字,不可牽強暗記,只要多誦遍數,自然上口,久遠不忘”。“書讀百遍,其義自見”也說明書要多讀才能通曉其義。《語文課程標準》也指出:“小學各年級的閱讀教學重視朗讀,要讓學生充分地讀,在讀中整體感知,在讀中有所感悟,在讀中培養語感,在讀中受到感情熏陶。尤其是低年級的學生,在學習古詩時,靠老師的逐句串講,根本行不通,必須更多的借助讀,讓學生在反復誦讀中識字,學詞,析句,理解內容,培養閱讀能力及習慣。在低年級的古詩課堂教學中,教師應始終以學生讀書為本。初讀古詩時,教師可要求學生自己對照拼音,劃出生字,做到讀準音,不丟字添字,把詩讀正確流利。這樣做有利于復習漢語拼音,也有利于學生克服依賴思想,提高朗讀能力。自讀后,可指明個別學生大聲朗讀,讓學生相互評議,讓他們糾正指導讀錯的字詞,接著,教師聲情并茂的范讀讓學生得到熏陶,再以繪聲繪色的領讀,讓學生耳、腦、口、眼協調活動。注意詩的停頓和節奏,讀出感情,從中感受的詩的語言美、節奏美、音律美,從而漸入古詩意境。然后變換多種朗讀形式,如個別讀、分男女讀、小組讀、全體讀、輕聲讀等。讓學生在變換中領會讀的樂趣,悟出詩的意境,提高朗讀能力。這樣的古詩教學課堂,學生讀詩不下20遍,學生讀的不累,而且越讀興致越高。他們的朗讀一次比一次讀的有味,大多學生能夠熟讀成誦,當堂背誦是根本不成問題。教師就應該這樣將朗讀貫穿古詩教學全過程,一步一個腳印,扎扎實實的進行朗讀訓練,充分體現了學生在教學過程中的主體地位。
二、鉆研教材,把握情感美
古詩詞年代久遠,作者社會背景、興趣愛好、文化素養均不同于現代人,教師必須準確把握作品情感,深入了解寫作背景[2]。例如《題臨安邸》教學過程中,利用多媒體展示“清明上河圖”,教師講述到:“這是一篇多么繁榮的景象,但是自動金兵入關后,這一景象便不復存在,那些權貴之人親手葬送了一個繁榮的汴州,難道他們還會再葬送景色優美的杭州嗎?看到這一情況,你們不為之著急嗎?讓我們來問問那些權貴?”然后,學生便自然而然地想到了“西湖歌幾時休?”這一詩句來表達心急如焚的焦慮。接下來,教師又講到:“你們憤怒不?用手指著那些權貴再問一遍!”這一次,學生們的聲音中充滿了憤怒,就像自己就是那位愛國詩人一樣,以“西湖歌舞幾時休?”這一言簡意賅的詩句表達自己無限的憤慨。通過這樣針對性的“三問”,學生漸漸形成了自己對文本的理解,切身感受到了詩人憂國憂民的情懷。
三、緊扣語言賞析進入意境
要注意引導學生抓詩眼,把握詩中有感情色彩的,形象鮮明的,有深刻含義的詞語,反復推敲,進入詩的意境。如“香爐”就一語雙關,既指山峰,又暗喻天上的香爐,表示山極高。“紫煙”看起來簡單,但探究其因果,又值得引導學生細細分析。我主要用以下幾種賞析詩的語言:咀嚼字詞,理解意境。教學“日照香爐生紫煙”中的“生”,讓學生理解“生”的本義是“產生”,而在此詩句中“生” 既有“產生”又有“升起”的意思,再進一步追問:是什么東西產生并升起來了?“是香爐峰的云霧、水氣產生并升起”。讓學生展開想象:從“生”字你看到怎樣的一幅畫面?讓學生欣賞詩的意境后,再提出一個問題:詩人為什么不用“升”而用“生”呢?這樣,學生就會從詩的本義,詩的意境去進行理解。“升”僅僅能看到煙霧升起,一會兒就散了,沒有了,如果用“生”字,就能看到香爐峰的云霧源源不斷地升騰這個畫面,也能看到香爐峰云霧繚繞的畫面,從而看出詩人寫詩用詞之精當。
古詩詞是中華文化的精華,是小學教材的重點內容。在古詩詞教學過程中,教師應采用合理的教學方式指導學生誦讀詩歌,引導學生切身感受詩歌的意境,激發學生學習興趣,使其熱愛古詩詞,發現古詩詞的美,欣賞古詩詞的美,熱愛并傳承中國優秀文化,從而豐富自身文化內涵。
參考文獻:
[1]涂婉花. 《小學語文古詩詞教學中的問題及對策建議》. 《東西南北:教育》2016
[2]李慧. 《試論小學語文古詩詞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 《北方經貿》2010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