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梨萍
摘 要:為了更好地培養學生實踐能力、職業素養,以貼近企業職業崗位能力要求,許多職業院校都在大力推行實踐教學。但是很多學校在開展實踐教學中普遍存在著欠缺和不足。本文對物流實踐教學中存在的共性問題進行了分析,并從人才培養、師資隊伍、實訓室建設、教材開發等方面進行探討,為實踐教學提供一些新思路。
關鍵詞:中職學校 物流管理專業 實踐教學
近年,物流行業一直保持飛速增長的態勢,物流行業的發展需要大量物流人才做支撐。雖然,各中職學校為企業輸送的畢業生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企業需求。由于中職學校所培養的學生能力與企業崗位需求能力存在偏差,加上現代物流企業的轉型,畢業生的實踐能力、職業素養難以達到企業要求,導致了學生頻繁跳槽的現象。因此,如何進一步改革物流管理專業的實踐教學,確保在內容、體系等方面做到與時俱進,更好地服務區域企業,這是中職學校物流管理專業急需解決的問題。
一、實踐教學在人才培養過程中的重要性
要培養符合物流企業崗位所需的人才就必須重視在教學過程中最薄弱又非常重要的實踐教學環節。首先,實踐教學為學生實踐技能的提升、創新能力的培養提供途徑。學生通過感性的實踐任務的實施,能將枯燥的理論知識與有趣的實踐學習有機融合,加深對相關理論的理解。設置一人一崗一任務,遇到問題能自主探究,在分析、解決過程中不斷嘗試,提高了實踐能力、創新能力等。其次,實踐教學可促進物流管理專業教學體系的完善,設置合理實踐教學學時比例,充分發揮學生在實踐中的主體地位,能夠促進教學結構更加優化。第三,實踐教學能培養學生團隊意識、責任心等素養,不同崗位勞動程度、復雜度都會不同,將會涉及團隊協作、溝通、方案制訂與實施、責任心、職業態度等素養內容。第四,通過實踐教學可以打造中職學校的特色品牌,依據企業崗位制作專業能力表并設計實踐教學項目,能有效幫助企業培養所需的人才,打造獨特的人才培養方式。
二、實踐教學存在的問題與分析
隨著物流行業的快速發展與轉型,中職物流實踐教學在專業課程建設、師資、設備等方面開始無法跟上行業變化,出現了諸多問題。
1.人才培養定位不夠明確,缺少完善的實踐教學體系
物流牽涉的產業鏈廣,貫穿于“采購—生產—銷售—回收”等環節。崗位技能涉及面廣,很難在短暫的在校期間就能夠傳授,學校需要有針對性地制定人才培養目標,使畢業的學生能夠無縫對接企業崗位。而多數職校并未考慮該問題,而是為了生源跟風式地開設物流管理專業,缺少頂層設計,沒有明確的培養目標。如培養定位不清晰,勢必就會造成課程設置不科學,實訓室建設背離行業、企業,實訓內容的制定又是個別教師確定,隨意性大且多為單一的課程類實訓,而且與企業實際的操作上還有一定的差異,對于綜合性的實訓則是以講、看為主,當中不乏缺少與之對應的實訓基地和師資問題。在實訓環節少的情況下又沒有很好地發揮實訓的成效,采用的教學方式又比較單一、枯燥,加之物流管理專業的實踐教學在達到職業能力的定量考核標準方面更是缺失,而且體系不夠完善。
2.師資力量薄弱,缺乏實戰經驗
目前大部分中職學校物流教師從高校畢業后就走上教師崗位,他們雖具備較為系統的理論知識,卻沒有經歷過企業實踐鍛煉,對物流企業的運作只停留于了解。平時他們要承擔物流技術與實務、現代采購管理實務、倉儲管理實務等多門專業課,教學任務重,參與企業實踐少。另外,不同領域的物流企業運作模式不同,崗位技能要求也不同,在短時間內教師很難摸索出其中的共性,難以設計出與企業無縫對接的項目內容。沒有經歷過實戰的教師是沒辦法制定符合企業需求的實訓內容,只能憑靠經驗制定單一的實訓來應付課程中的實訓,甚至部分教師由于觀念及能力限制,更多地采用理論教學為主,實踐為輔的做法,將實踐教學停留于表象,這樣的方式培養很難使學生掌握所需的技能。
3.實訓室建設重于外在,內涵建設欠缺
實踐教學的特點就是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利用物流設備、物流實訓場地等,讓學生動手操作,從而獲得實際參與感。但是很多學校的物流設備和實訓場地并不能發揮作用,其主要原因在于:第一,學校在建設物流實驗室或實訓基地時缺乏系統規劃,盲目投資建設,導致設施利用率不高,形成了空置、僅供參觀的現象。第二,學校的物流場地、經費有限,只能配置簡單的實訓室或部分的軟件系統,難以完成課程有關的綜合實訓,實踐教學效果較差。第三,物流設備陳舊。學校的硬件設施與軟件配套很多都按課程內容建設,或者按照技能競賽所需的設備去建設,而與行業、企業對接的設備則相對較少。隨著專業化的新型物流設備和新技術的不斷涌現,學校一成不變的基礎設施和技術裝備已經跟不上企業的發展要求。
4.實訓內容單一,缺乏相應的實訓教材
物流管理的教材多數仍以理論知識居多,雖然內容上有體現實踐操作,但是沒辦法結合本校的實際情況開展相應的實踐教學;盡管物流管理專業的實踐教學已經有多次改革與創新,但不一定都能符合各自的校情、學情,很難在教材中找到能與學?,F有設備設施相匹配的實訓教材。為了達到良好的實踐教學成效,很多學校相繼開發相應的實訓項目,但多數出發點是為了完成課程實踐內容,這樣就很難貼近物流企業崗位能力需求,倘若各校所針對的物流企業類型不一,那么在實踐教學內容上也是會有所偏差。要培養學生符合相關企業需求的實踐能力,就必須開發具有針對性的從單一任務到綜合項目的實訓教材。
三、實踐教學改革的新思路
為使培養的學生更加貼近企業崗位需求,對區域物流企業的發展、運行模式、崗位能力等開展調研。針對以上問題進行分析,提出實踐教學改革的一些思路。
1.明確人才培養目標的定位,完善實踐教學體系
以企業、教師、專家、畢業生為成員對現有的人才培養方案進行研討、修訂,確定物流管理專業就業崗位群與工作內容、職業崗位要求與職業能力要求,體現學生需要掌握專業的知識、能力與素養。根據物流管理專業的特點將實踐教學劃分為三個階段。首先是認知階段,在新生到校學習期間安排學生到物流企業參觀、邀請企業專家開講等方式,讓學生對企業的業務流程、崗位職責、工作環境等方面有初步認識,并了解所學專業、行業的現狀及發展趨勢,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其次是基礎技能的實踐,該階段是學生進入專業基礎課程的學習,建立與之匹配的單一技能實訓,通過理論與技能的學習使學生掌握物流管理基本的操作流程、方法和能力。最后是綜合技能的實踐,該階段是技能提升的環節,實訓的項目將會綜合單門課程內容或若干門課程內容的融合,鍛煉學生的綜合操作技能、團隊意識、責任意識、應變能力等,提高學生將要從事崗位的實踐與適應能力。甚至讓部分學生參與到教師的課題研究,為學生提供更高的平臺。endprint
2.增強師資力量,強化實踐能力
要辦好該專業,培養實踐能力強的學生就必須建立一支具有理論水平高且具備物流企業實踐工作經驗的“雙師型”隊伍。首先,根據專業的辦學規模擬定師資數量,及時聘請物流企業管理人員、技術人員等到校兼職授課,將企業場景、實例聯系課堂,提高學生興趣,形成與本校教師有效互補,給本校教師與企業人員的交流、學習的機會。其次,學校應建立教師下企業的鼓勵政策,與企業建立良好的共同培養師資的模式,合理安排教學任務,讓部分教師空出時間段,到知名的建發物流、中郵物流、京東物流等企業的一線實踐,做到定期選派教師參與企業工作鍛煉,甚至脫產參與,使教師了解行業動態、崗位能力需求等,更新教師的知識面、提高教師參與企業生產、管理等實踐能力,增加學校教師企業實踐經歷比例。最后,學校要給教師提供參與物流行業、企業的有關研討會議以及物流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的有關會議、培訓等交流、學習機會。教師本身也應該建立自我提高的決心與行動,逐步考取物流師、高級物流師等技能證書,強化自身能力才能更好地服務學生。
3.探索“校?!薄靶F蟆焙献髂J?,共建共享實訓基地
多數中職學校由于多方面的原因缺少物流管理專業先進實訓設備及綜合類實訓設備,沒辦法做到一人一崗。學校除了可以采購物流系統軟件、仿真教學軟件以及簡單設備外,還可以借助兄弟學校、企業的資源來完成其余的實踐教學。即“校?!焙献髂J?,如某些職校將物流專業作為重點專業來建設,在場地、設備等方面規劃完善、投入較多,與之建立合作模式后,在他們實訓室空置期間就可以有效利用資源,帶學生進入實踐,提高設備的利用率,也避免了重復的建設,還能增進校與校的合作、交流。
“校企”合作模式,與當地知名物流企業合作,共同尋找合作的利益點,使企業樂于參與學校人才的培養,在物流園區內共建共贏的實訓基地,如倉儲配送中心、流通加工中心等。這樣學生在實訓過程中將能接觸到學校無法建設的物流設備,如自動化立體倉庫、滾筒式輸送機、自動分揀系統、大型貨架,信息采集系統等?!罢娴墩鏄尅辟N近崗位的實訓,是學生在學校上課無法體驗到的。在提高能力的同時還可以了解企業的文化,為學生將來尋求工作快速融入企業打下堅實的基礎。
4.職業崗位能力分析,開發實訓校本教材
組建實訓教材開發小組,通過對區域企業進行崗位能力調研,遵循職業教育的實訓設計原則,依照“職業崗位——培養目標——實訓項目”的設計程序與方法進行。在職業崗位調研中確定所包含的職業道德、知識與能力要求,確定物流管理專業培養目標中的通用能力與專業能力內容,并制定相應的能力表,形成“一個職業有若干職責、一個職責有若干任務”的層級關系。最后,根據制定的專業能力表進行實訓項目的具體設置,以企業崗位工作的分解劃分為多項的工作任務,構建“多個單一技能訓練項—任務實訓—項目實訓—崗位實訓”流程。明確以“物流崗位內容—實訓項目設定—實訓目標確定—實訓過程分析—實訓設備需求—實訓程序設計—實訓考核標準—評價反饋”的設計思路。只有這樣才能開發出符合企業需求的實訓校本教材,才能有效完成實踐教學的任務。
四、小結
實踐教學是物流管理專業人才培養的重要環節,是提升學生實踐能力、職業素養的關鍵。只有明確的人才培養方案,更新與完善實踐教學體系,并從師資建設、實訓基地建設、教材建設等方面進行落實,才能使學生具備企業所需的職業崗位能力。
參考文獻:
[1]史新峰.物流管理專業實踐教學體系的創新與實踐[J].物流技術,2014(7).
[2]王業軍.高職院校物流管理專業實踐教學探討[J].中國成人教育,2010(14).
[3]李陶然.基于物流管理專業崗位群能力的人才培養模式探討[J].物流技術,2015(1).
(作者單位:天津職業技術師范大學職業教育學院、廈門市集美職業技術學校)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