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海倫
摘 要:職業教育辦學中很多都是校企合作形式,能夠促進職業教育的長期發展。我國在職業教育上有很多不完善之處,要對校企合作制度和機制進行優化,滿足行業對職業院校人員的需求,有力的推動教育活動的展開和人才培養目標的實現。本文從我國職業教育校企合作現狀入手,分析其中存在的問題,探討改革創新職業教育校企合作制度和機制,最終提出建議性措施,探索職業教育工學結合、校企合作新途徑。
關鍵詞:行業企業;培養模式;創新機制;校企合作
現階段,我國職業教育教育迎來了前所未有的發展春天。2017年1月13日,教育部黨組書記、部長陳寶生在全國教育工作會議上的工作報告中提出要增強職業教育服務發展支撐力,培養技術技能人才。通過辦學促進地方經濟發展,培養應用型和技術型人才。通過校企合作,創新行業企業參與機制已經成為現代職業教育的科學之路。
一、行業企業參與機制的優勢和實現形式
“產學結合、校企合作”就是要學校和企業發揮自身長處,共同培養所需人才,是一種對雙方都有利的模式,也是當前倡導的模式。將教學過程同生產實際相結合,校企雙方在多方面相互合作、共享資源和利益,職業教育和企業管理都能持續跟進時代發展的步伐,是教育和生產不斷進步的重要方法。
可以利用多種方法進行校企合作。辦學形式可以是企業辦職校、職校辦企業等。教師團隊可以是企業中的一些專業人員,職校的教師也要經過企業中的歷練。
二、職業教育校企合作制度建設的制約因素
(一)觀念問題
人們一般認為學校有培養人才的任務,使得很多企業不愿資助職業教育事業。事實上學校培養的人才是不能達到企業要求的,企業缺少在人才戰略角度的思考,簡單認為其并不需要關注人才培養,這些都是學校的責任。
(二)難以形成長期合作關系
當前我國職業教育中的校企合作一般是簡單的。學校為了促進就業和更好生存,在眾多企業中找到合作對象,企業幾乎不會去找學校合作,企業對學校的贊助也是教學設備和員工培訓等,這同建立校企合作真正目的差距很大。
(三)難以達到校企“雙贏”
校企合作是一種市場化行為,雙方都想獲得最大利益。企業想在員工能力、產品研發上有所突破,但是由于學校的力量非常薄弱,企業很難達到目的。由于企業不能正確定位,使得雙方的合作關系很不理想。
(四)制度和法規支持不完善
國家雖然對校企合作制定了相關指導方針,但沒有能夠指導具體實施過程的內容,很多權、責情況模糊不清,企業沒有動力支持職業教育,導致校企合作不能全面、深入的開展。
三、校企合作制度的完善與創新
依據企業人才需求與培養的目標不同,則培養的模式亦可有多種多樣:訂單式培養模式、“在企業中辦學”培養模式、雙導師制培養模式等等。于此同時還要建立相應的保障機制來推動校企合作的有效實施。
(一)建立校企合作雙向對接,完善人才培養模式
對人才培養過程,行業企業要幫助職業院校安排課程、教材等,按照行業標準進行人才培養,將企業人員作為教師,形成高水平教師團隊。不斷建立“人才共育、成果共享”合作模式。
在辦學上采用訂單培養、冠名班、廠中校等方式,將專業培養標準同行業需求相一致,同時職業院校要加強科研,為企業進行技術創新提供強大力量支持,積極給企業培養新型人才,從而促進產業發展,建立校企合作新局面。
(二)建立長效機制,推進行業企業深度參與
近幾年,職教集團采用集團化經營,把行業企業向職業教育中引進,使得行業、企業和學校能夠相互促進發展。發揮地方政府的資源整合作用,建立由多家院校構成技能人才培育基地。同時,在進行行業企業和職業院校的對接工作中,建立一些地方性行業指導委員會等類似組織,增加行業企業對職業院校工作的參與力度,促進校企能夠更好的進行人才培養方案、技術能力等的探討。
(三)建立校園文化和企業文化的溝通機制,促進校企價值的趨同
校企合作中,企業為學校培訓專業教師,使教師及時掌握行業的先進理論和技術;教師深入企業,與企業零距離接觸,到生產現場觀摩、到企業掛職上崗,增強專業技能和職業教育能力;同時學校聘請企業工程技術人員、能工巧匠定期到校開設技能專題講座,介紹當前行業前沿發展情況,并將新技術、新工藝等給教師做講解,教師更好的將理論和實踐結合。
對于校園文化的建設,首先要有正確的辦學理念,建立校企聯系多種渠道,能夠相互融合、相互理解。然后將一些企業的標準適當引入校園,校園中產生職業氣氛,也能夠擴大企業品牌宣傳,從而促進校企之間的溝通和交流,形成校企合作的推動力。
(四)建立雙贏的利益驅動機制
要保證教師同企業師傅的經常聯絡,不斷學習。制定《科研培訓與技術服務工作推動辦法》《校外實訓基地管理辦法》,學校對企業員工進行培訓,學校和企業共同建立技術研發隊伍。共同承擔產品、技術研發工作。
(五)引入第三方調查數據,建立人才評價新標準
企業和學校共同進行課程設置,第三方評價機構對學校的人才培養作“調查”。教育調查與數據公司,其會形成就業率、就業質量等數據,檢驗人才培養的效果,發現不足進行改進。
(六)建立校企合作保障機制
職業院校和行業只有在雙方都能得到充足利益情況下才能長期合作,形成各種保障機制是非常重要的。一是要成立一個協調機構,解決校企雙方合作中的問題。二是編制一些基礎文件,比如《聯合辦學協議》《聯合辦學五年規劃》等。
參考文獻:
[1]謝俊琍,楊瓊.改革開放以來職業教育校企合作的政策解讀及現狀分析[J].職業教育研究,2011,11(11).
[2]徐建華.我國校企合作的歷史變遷及發展趨勢[J].職業技術教育,2009,7(39).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