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我國國民經濟的不斷發展,我國科學信息技術水平也越來越高,人們正逐漸走向信息技術化時代,社會經濟發展的各個鄰域離不開信息技術的支持,因此,我國目前正處于信息技術化的發展時代,社會經濟發展中的各個行業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響,當然,公證行業也不例外。本文就公證信息化建設進行探究,提出了相應的實踐策略。
關鍵詞:公證;信息化建設;實踐
中圖分類號:D926.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4379-(2017)29-0146-02
作者簡介:李文紅(1966-),男,漢族,福建泉州人,本科,福建省泉州市刺桐公證處,二級公證員。
在信息化時代,公證信息化建設直接關系到公證質量提升、公證公信力彰顯,甚至關系到整個公證行業的發展。公證行業在未來的發展過程中將會主動融入大數據的時代,加強全系統信息化建設,緊跟時代的發展步伐,在服務經濟社會中發揮更大的作用。近年來,隨著我國信息技術水平的不斷提升,推動了我國公證信化建筑工作的開展,在我國各級司法行政組織機構的積極響應下,通過公證機關全體工作人員的共同努力下,我國公證行業信息化建設進程得到了顯著的提升,健全我國公證機構信息化管理制度,促進我國公證行業穩定、長久的發展,有利于提升公證信息化建設的進程,更加高效、有序的開展公證信息化建設工作,提高公證信息化建設工作的質量和效率,促進社會穩定、和諧的發展,推動我國國民經濟的穩定發展。
一、當前公證信息化建設存在的缺陷
(一)公證有關信息數據的準確性不能保障
由于公證辦證系統生成的數據不能直接自動記錄到公證管理系統之中,導致公證數據管理系統中要重新錄入相應的數據,導致這種現象更多的原因是人文因素,有可能是故意隱瞞收費真實情況,有的就是錄入數據時比較粗心,將數據錄入錯誤,這些現象都不能直接反應公證行業的發展現狀,嚴重阻礙開展公證信息化建設工作,使得公證管理系統當中的數據需要進行重新計算和統計,再進行錄入系統,不僅浪費人力、物力,使得公證管理系統當中的數據不夠準確,不能具有足夠的權威性[1]。
(二)發現問題不及時導致管理措施相對滯后
公證管理人員在開展相應的公證活動過程中,沒有及時的發現其中存在的問題,等到存在的問題真正地浮現出來才發現,根據已經出現的問題進行制定相關的解決方案,使得開展公證活動過程中存在很大的風險和問題,使得公證管理措施不夠完善,沒有健全的公證信息化管理系統,使得公證管理效率和管理質量遲遲不能得到顯著的提升。
(三)多頭研發導致信息數據不能兼容統一
近幾年,由于每個單位都在開放不同的公證信息系統軟件,就公證信息系統軟件的功能來說,主要功能都是相同的,根據自身實際工作的需求,開放出不同類型的公證信息系統軟件,其使用范圍有細微的差別;但在開發軟件過程中,不同單位開放的公證信息系統軟件的內部數據庫構建方式和內容大不相同,導致不同單位開放的公證信息系統軟件不能實現通用和數據共享的作用,使得公證機構上一級單位不能直接利用其中的信息數據,導致公證信息平臺呈現出各自為政的現象。
(四)重復勞動使緊缺的人力、物理資源造成浪費
開放公證軟件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財力等,其公證信息系統軟件的后期維護和升級也是至關重要的,開放一個公證辦證和公證信息系統軟件的資金投入至少要50萬元以上,在開放軟件過程中,還需要了解公證業務和具備一定程度的公證信息管理經驗,以及可以熟練操作電腦程序的專業型人才進行良好的配合完成;另外,在軟件的功能需要進一步明確時,當公證信息系統軟件開發成功之后,需要進行相關的功能調整,或者是安裝在某臺電腦上面試用一下,想要等到公證信息系統軟件逐漸走向成熟,至少需要一年以上的時間,然而,目前公證各項工作任務較為繁重,公證信息平臺建設任務較為重。時間比較緊迫,使得重要的軟件開發造成了資源的浪費,使得公證信息平臺建設的進度變慢[4]。
二、公證信息化建設的探究與實踐
(一)將辦證和管理有機結合
在開放新型公證信息系統軟件過程中,注重將辦證和管理進行有機結合,辦證系統中需要充分滿足公證管理工作和公證行業協會對公證信息系統軟件的需求,使得辦證程序更加的規范化、具體化,各類數據是建設公證信息化管理系統軟件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最基礎的部分,在收集完各類數據的基礎之上,再進行相應功能的設計,使得公證信息管理工作可以全面化、規范化、準確化的開展。就存在的人為因素而言,在公證信息管理系統當中設置自動上傳信息數據的功能,避免出現不必要的麻煩,讓公證信息管理系統中數據變得更加準確,有效加快了公證信息化建設工作的進程。
(二)講求系統的科學性、實用性與規范性相結合
通過對辦證程序進行規范化處理,以此提高公證信息系統管理的質量和效率,充分發揮出公證信息平臺的價值和作用,實現規范化服務的目標;首先,在公證信息系統軟件操作過程中,從當事人申請服務之后,軟件自動提示當事人需要提供哪些相關的辦證材料,不需要當事人填寫眾多的資料,即幫助當事人節約了時間,也讓公證人員的操作變得更加便捷,提高了公證辦證效率,通過對功能進行設計,使得公證辦證每個流程都清晰明了,使得公證辦證程序更加標準化和規范化;其次,在公證辦證過程中,保證公證人員親自辦證,在辦證系統中設置公證辦證工作人員的指紋識別功能,進入辦證時都需要錄入指紋進行識別之后才能進行辦證,使得公證辦證更加具有權威性和準確性;最后,公證信息管理系統當中應當具備對不良信息進行自動攔截功能,為了更好地提高公證辦證的質量和效率,防止系統信息資源被非法利用,同時公證書一定要具備防偽標識,為了給人們提供更加準確、真實、有用的信息數據[2]。
(三)把公證的在線管理作為公證管理的重要措施
在辦證系統中,當事人將辦證信息和收集的書面證據等,通過PDF的文件格式上傳至公證信息系統管理中,便于公證管理部門監管人員可以隨時查看已辦理完成的公證事項,可以及時發現其中存在的問題和隱患,采取有效的措施進行解決,有效提升公證信息管理的效率和質量,幫助司法機構和組織節約公證信息數據管理成本;在設計投訴應用和管理系統程序時,與上述辦公程序相同,對其進行程序化設計,其中包含了所用的公證投訴信息,系統自動生成相應的解決方案和提供相關的進展情況變化,促進公證信息化更加規范化、準確化的建設,使得人們對公證的信任度更高,推動公證信息化建設工作的開展[3]。
(四)以即時互動的信息平臺加強了工作交流
公證信息平臺即可以輔助公證系統進行辦證,也可以幫助提高公證信息管理的效率和質量,同時也是各個公證信息管理實現資源共享的樞紐,公證信息管理人員將所用司法行政機構發布的公文,以及協會發表的文章和意見,或者是相應的通知和信息管理變化情況等,將這些全部都收集到公證信息管理系統之中,可以實現各個司法行政機構和組織之間進行在線互動交流探討,使得所用公證人員都可以根據文件發送的對象和范圍,及時收到相關的文件和通知信息,使之成為公證人員進行學習、互動交流、發表意見以及收集書面證據的信息共享平臺。
三、結語
隨著信息技術化時代的到來,給我國公證行業帶來了很大的影響,充分滿足當代信息技術化時代發展的要求,促進開展公證信息化建設工作,提升公證信息化的發展進程,有效推動我國公正工作逐漸走向法制化、制度化,有效改善我國公證管理理念和方法,有助于提高公證行業的工作水平,也是加大公證宣傳力度的重要手段。
[ 參 考 文 獻 ]
[1]孔繁濤,陳萍,王平,劉涵,李輝尚,張建華.我國農業信息化建設的實踐與思考——基于“遼寧模式”的探索與啟示[J].農業現代化研究,2016(03):416-422.
[2]岳雪娟.信息技術在公證信息化建設中的應用探索[J].電子技術與軟件工程,2014(18):255.
[3]徐鎮輝,鄭東生,沈毅波.高職院校教學管理信息化建設的探索與實踐——以漳州職業技術學院為例[J].當代教育理論與實踐,2013(11):38-40.
[4]張霞,陳勇.公證信息化建設的探索與實踐[J].中國司法,2007(12):53-55.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