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海娟
摘 要:在新課程的浪潮沖擊下,為教育教學帶來了全新的教學理念。小學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要求教師能變灌輸式教學為開放式教學。教師應當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發揮自身的誘導職能,教學有度,導學有法,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因此,從興趣教學、構建生活化課堂、小組合作學習的運用等方面簡要闡述如何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關鍵詞:小學數學;自主學習能力;策略
新課標要求學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實踐創新,做數學學習的主人。根據大綱的要求,在教學中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以學生為主,教師為輔。教師盡量少講、精講,引導學生自學、有效率地學,讓學生自主去探索知識、自主去感悟、去體驗。
一、興趣為主,打造游戲化課堂
小學生天性活潑,喜歡做游戲。數學教師可以結合學生喜歡做游戲這一心理,在教學中巧妙加入游戲元素,打造游戲化課堂。努力為學生營造輕松和諧的氛圍,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讓學生的大腦處于興奮狀態,積極參與到課堂活動當中,享受游戲的樂趣,自主學習、自主成長。
例如,在教學《方向與位置》內容時,數學教師可以跟學生做一個“找座位”的游戲。首先,將課堂進行簡單布置,變成“電影場”,并且給所有的桌椅編上號;為學生制作“電影票”,在“電影票”上標注“東、西、南、北”,指示學生找到屬于自己的“位置”;最后,讓學生依次從教室外走入“電影院”,憑借手中的“電影票”辨識方向,最終找到“座位”學生很容易接受游戲化教學方式,學生一邊玩一邊學,有說有笑,也能獲得知識,這也達到了教學的另外一個境界寓教于樂。
二、構建生活化課堂
生活是知識的寶庫,是知識的本源。“生活即知識,知識即生活”也揭示了生活與知識之間的緊密聯系。剛敲定的六大核心素養中“實踐創新”指出:拓寬學生知識面,增加課堂容量,要求學生走出教材,教師走出教室。將生活氣息引入小學數學課堂中,引導學生用生活的眼光去看待數學問題,幫助學生認知知識本源,讓學生懂得自主學習數學,自主實用數學。
例如,在教學《生活中的大數》相關內容時,為了激活學生的學習意識,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數學教師應當課下認真做好教學課件,并且利用多媒體呈現在課堂上。可以為學生展現一些生活中的圖片,如:珠穆朗瑪峰8844.43米,20萬泰銖合人民幣4萬元,長江是亞洲第一長河,全長6397千米。教師:生活中還有很多類似的大數,你能說出來嗎?“我家最近剛買的電腦的價格是4888元”“暑假里去爬香山,香山的海拔575米”“全世界的鳥類一共有8600種,我國已發現的鳥類包含1000多種”……這些都是學生聯系生活實際說出的答案。構建生活化課堂,給學生一種熟悉感、歸屬感。這種教學課堂不僅能夠激發學生的自主學習興趣,也能拓展學生的視野,這對學生的發展有積極意義。
三、科學優質的教學方法
傳統教學課堂中,部分教師過分高估自身的誘導職能,以滿堂灌、單向式等教學方法為主,這種教學課堂氣氛沉悶、枯燥,學生只能跟著教師的思想走,逐漸失去了學習的自主性和積極性,教學效果可想而知。新時代背景下的教學方法,如情境教學法、分層教學法、小組合作學習等,這些教學方法都遵循“以學生為主”的教學思想,課堂能夠突出學生的主體性和教師的主導性,雙向式課堂對學生的發展有積極影響。下文以小學數學課堂中運用小組合作學習為例,簡要分析如何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例如,在教學《調查與記錄》課時內容時,為了讓學生進行自主性學習,數學教師可以設計以下教學環節:
1.將學生進行合理的分組,4~6人最佳,并且給每個小組配置一個組長。
2.給學生布置任務“你最愛吃的肉類是什么”,并且給學生設置幾種選項“豬肉”“羊肉”“牛肉”等,以自己的班級為調查對象,調查學生最喜歡吃的肉類。
3.學生自主進行分工:有制作表格的、有記錄數據的、有繪制圖形的,小組成員各司其職,合力完成相關任務。
4.最后由組長匯報小組成果,教師給出合理的評價。
按照這些步驟去開展小組合作學習,將主動權和話語權交給學生,發揮小組合作學習的集思廣益、揚長避短的學習優勢,能夠有效激發學生的學習意識,對學生的發展有積極意義。小學數學教學中引入小組合作學習,旨在給學生一個獨立學習、獨立思考的空間,釋放學生的思想,發展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總之,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發展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對學生的學習成長有促進作用。數學教師應當結合時代特性,課堂教學中引入先進教學理念,革新教學觀念,導學有度、教學有法,實現數學課堂內容多樣性、風格新穎性,提升數學知識的可接受性,讓學生自主去學習、自主去認知、自主進行探究。
參考文獻:
[1]熊沙.小學數學情景教學[J].新課程學習(上),2014(11).
[2]武新明.新課程背景下小學數學教學情境的創設初探[J].新課程研究(基礎教育),20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