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政
摘要:了解到職業學校所要培養學生的目標和拓展訓練的特點相符合,同時在查閱文獻時看到了拓展訓練在高校教育中的實際情況,因此決定分析研究拓展訓練課程在職業學校中開設的可行性策略研究,主要研究職業學校引入拓展訓練課程的優勢與亟待解決的問題和實施的課程研究。
關鍵詞:拓展訓練;職業學校;課程;策略研究
當今中國,不僅只有各重點本科院校在不斷的為迎合社會需求在課程上尋求發展和創新,各地區省、市級所屬的職業學校更是時刻密切的關注著社會所需人才類型的動態,并以此為目標不斷的嘗試開設不同的更貼合社會所需,有助于學生提高社會適應能力的課程。雖然職業學校因為行業的多種多樣而顯得有所區別,但是無論是哪種行業的職業學校所培養學生的目標是一致的:掌握扎實的行業知識和技能,具備崇高的敬業精神,健康的心理素質和良好的身體適能,以及較強的團隊協作精神。
拓展訓練課程是以多種學科,如教育學、心理學為理論基礎,目的是發展和培養參與者的身體、心理以及與人協作的能力,是一種新興的體驗式學習教育方式。了解到職業學校所要培養學生的目標和拓展訓練的特點相符合,同時在查閱文獻時看到了拓展訓練在高校教育中的實際情況,因此決定分析研究拓展訓練課程在職業學校中開設的可行性策略研究,主要研究職業學校引入拓展訓練課程的優勢與亟待解決的問題和實施的課程研究。
一、體育教師對拓展訓練的認知程度
本研究對大連市內15所職業學校的30名體育教師和學生進行了關于對拓展訓練的認知程度、興趣以及對拓展訓練進入職業學校體育教育的看法的問卷調差,調查顯示:在30名職業學校體育教師中有13人曾在學習期間或其它時候參與過拓展訓練;有6名和3名教師對拓展訓練的理念、組織等問題較為了解或很了解,但有8名老師對拓展訓練沒有過多的了解。兩外,在對拓展訓練在中職專開展的預期評價中,有10名教師認為非常適合,7名教師認為應該可以,但有9名教師認為不好說和4名教師認為不適合。
大連是暖溫帶半濕潤的季風氣候兼有海洋性的氣候特點。本區處于北半球中緯度地帶,所受太陽輻射一年四季比較大,大氣環流以西風帶和副熱帶系統為主,再加上一面依山、三面靠海的地理環境影響,所以本區的氣候特點是:四季分明、氣候溫和、空氣濕潤、降水集中、季風明顯、風力較大。年平均氣溫為8~11℃,自南向北降低,是我國東北地區最溫暖的地區。
春季氣候特點:干燥少雨,回暖較快。本季暖空氣開始活躍,冷空氣逐漸減弱,氣溫回暖迅速。夏季氣候特點:潮濕多雨,氣溫偏高。本季各月平均氣溫大部分地區在19℃以上,8月最熱。秋季氣候特點:云雨驟減,氣候涼爽。 “秋高氣爽”和“一場秋雨,一場涼”的說法,正是對本區秋季氣候特色的極好描繪。冬季氣候特點:雨雪稀少,干冷風大。在來自東北的冷空氣團的長期控制下,空氣干燥,氣溫較低。1月最冷。總體來講,大連從氣候雖然四季分明但每個季節間的溫差較小(在東北地區),同時地里位置優越有山有海,適合發展不同季節的戶外運動。
拓展訓練本身就是一種以戶外運動方式為主的訓練,因此在對拓展訓練內容的設計上,大連市各職業學校可以結合自身的教學主體與較為方便的自然環境進行有針對性的設計。
二、充分借鑒拓展訓練在高校發展的成功經驗
在大連高校體育教育中,拓展訓練已經越來越受到廣大學生的喜愛和學校的重視。這得益于拓展訓練在高校中的發展體系。在我國剛剛引入拓展訓練時,全國只有少數地質大學開設了拓展訓練課,這表明首先將一種新的教學模式引入到教學中,必須先要從切合這種模式的環境著手。接著拓展訓練課在全國各大高校開始興起,但也僅僅是以選修課程為主,主要目的是考察拓展訓練課在學生中的反響。當今,拓展訓練在高校的體育教學中已經較為普遍,各個高校也逐漸開始創新拓展訓練的內容,使其成為獨有的特色。
將拓展訓練引入到大連市的職業學校中,依然可以按其在高校中的方法進行,分為三步走。首先,尋找在地理位置和專業都較為符合拓展訓練的職業學校開始;第二,以選修課的形式滲入到體育教學中,考察學生對拓展訓練的反應;最后在向整體的職業學校普及,并鼓勵各職業學校開設符合自身特點的拓展訓練內容。
三、安排職業學校拓展訓練的內容依據
拓展訓練的內容豐富,開展的形式多樣。拓展訓練作為高校體育課程的開設,必然要考慮到高校體育的實際情況,根據拓展項目的特點和場地要求選擇適合大學生身心特點的項目內容。
目前,社會上開展的拓展訓練按照不同的分類標準有著不同的項目類別。將不同類別,不同應用層次的項目合理的安排到教學當中,才能組成合理的教學內容。
高校開設拓展訓練課程更多是依靠器械使用標準,此項標準更有利于拓展訓練的推廣。
安全問題是高校也是社會開展拓展訓練最關注的話題之一。高校休育教育一直以健康第一作為教學的理念,高校拓展課程必須以安全作為重點。根據以上等級的分類,做好課程設計,杜絕安全隱患。
四、拓展訓練課程的組織形式
拓展訓練在實施過程中,同樣要遵循一般的教學規律和教學原則。拓展訓練按照體驗式學習的學習模式基本分成四個階段:經歷一解釋一歸納一應用。在整個學習過程中,關鍵是在于體驗過程,重點在于學生進行歸納和彼此之間的交流,也即常說的分享。調查結果表明:拓展訓練分享在整個教學過程中的重要程度認為非常重要的占83%,重要的占15%,由此可見分享總結是重中之重。
社會開展的拓展訓練時間相對較集中,而高校開設的拓展訓練課程應該根據原有的模式進行改進。拓展訓練應用到高校體育課程中,同樣可分為幾個三個部分:一、準備部分:語言簡潔到位,在開始部分要能夠抓住學員的心,充分的情景假設帶領學生進入預設情景中來,這樣可以讓學生盡快進入角色。二、基本部分:教師應該應做好觀察者的角色,仔細觀察每個學生的語言、肢體語言,并做好一定的紀錄。以便在分享過程中能夠提出一些現象,更好的幫助學生回憶當時的情境。在此過程中適當的介入與學生分享教學的目標。同時,在項目進行的過程中要根據時間情況進行合理的提示。如學員一直在某一誤區時,可以適當的提示。提示的時候一定要注意提示的階段,不能讓學員失去了體驗項目的意義。三、結束部分(分享回顧部分):要求學生大膽提出想法和問題,頭腦風暴式的去提出自己想法。該階段應重視學生的交流和自我思考的部分,鼓勵學生相互交叉對談。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