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軍
【摘 要】審美教育,是現在小學音樂教學改革的短板,小學音樂教學中,對學生的美學引導教育是非常匱乏的,很多教師不重視對學生進行審美熏陶,認為音樂教師只要教會學生如何進行演唱,就可以達到教學目的,但學生不知如何欣賞音樂,這就是美學教育缺失的悲哀之處。
【關鍵詞】小學音樂 審美教育 提升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7.19.051
真正的小學音樂教育不僅僅是教會學生如何演唱或者彈奏,學生的審美得不到提升,這就會造成學生對音樂的好壞分不清楚,對音樂沒有一個好的界定,不會欣賞,這就會使學生糟粕精華不分,鑒賞能力差,進而導致學生在音樂創作上沒有好的素材和判斷力,不會跟更高層次地與大師對話,沒有高屋建瓴的領悟能力和眼界,學習偏安一隅,坐井觀天無所建樹。
審美能力的缺失還會導致學生學習方向走偏,沒有一個正確的判斷力,陽春白雪和下里巴人混為一談,學習草草敷衍,不能鑒別好壞,音樂學習上必將走不遠。一個有著好的審美能力的學生,能夠對音樂等藝術進行審視,找到適合自己的好的音樂作品進行學習,自己在不斷的熏陶中,審美能力也會有所不同,沒有正確的審美的引導,學生看不到音樂的優劣之處,盲目練習,對自己的作品沒有好的改進方法,作品自然平庸。
審美教學也是適應小學新課改的要求。審美能力的提升對學生在在今后的學習以及生活和工作都有著重要的影響,在小學打下的基礎后,會影響到學生今后的成就和高度。所以,此時,夯實學生的審美基礎就顯得尤為重要。
一、注重對音樂藝術的美學闡釋和理解
教師對學生進行審美能力的培養,能對學生的今后的學習和創作產生很大的影響,審美能力的培養不僅對學生欣賞作品有用,還能熏陶學生的情感世界,豐富學生的審美情趣,學生在豐富的情感的牽引下獲得更多的情感體驗,使得學生的世界更加豐滿。美學的定義其實很廣泛,包括自然美,藝術美,社會美和音樂美等。種種美學不是孤立存在的,恰恰相反,他們是相互聯系,相互影響而存在的。所以,在探求和提升音樂美的同時,其他的美學感受也會受到影響,不但會受到影響,還會得到提升,所以提升學生的審美能力不僅是非常必要的,還是必不可少的。
對學生的美學教育應該避免形式化,附庸風雅,將其深化,高尚化。教師應該明確的是,審美能力的提升對學生鑒賞力的提升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同時,教師在進行審美教學的時候,應該避免形式化和過度的高雅化,這樣可以避免學生對審美進行極端化的理解,防止學生認為這種能力自己觸之不及,或者與自己沒有任何關系,只有解決了學生的思想偏差,才能對學生進行更加深入的指導和教學。使得學生對音樂鑒賞時,不至于茫然不知所措,只懂聽,不懂欣賞,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
另外,學生應該在教師的引導下,進行審美能力的提升和美學文化的熏陶,讓學生懂得審美其實關系到很多方面,不僅僅是有對音樂的,鑒賞力這一種。教師應該讓學生明確美存在于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審美能力的提升是有助于學生在今后的學習和生活中提升鑒賞力,使學生在今后的日子里,生活得更好。
二、多方面解讀音樂,提升審美能力
小學階段,學生對理解什么是審美能力,怎么提升審美能力還存在一定的能力差距,甚至有的學生對審美沒有任何觀念,只有潛意識的懵懂。于此,經過教師在前期的思想上的引導,學生會對審美能力提升存在一定的期待。這種期待使學生進行進一步改變自我的能源和動力,學生會積極地跟緊教師的步伐,進行審美能力提升的探索。所以,教師應該利用學生的好奇心,積極開展引導,優秀的作品對學生審美的提升有著很大的作用。
分各種方向對音樂進行解讀,有助于學生對音樂和審美做出一個具體的感知。首先,音樂是聽覺的藝術。音樂可以通過聽覺器官直接作用于人本身,音樂能夠感染人,使聽者和作者產生情感上的共鳴,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進行作品情感的解讀,通過解讀情感,來引導學生表達出和作者相似的情感共鳴,以此來喚起學生的內心體驗,這就達到了審美的提升。
其次,音樂是時間的藝術。任何藝術都有存在的方式和展現的形式,音樂通過時間的流逝,來展現其產生,發展和升華,通過時間來展現一個流暢舒適的過程。音樂在不同時間里以不同的音色,音高以及頻率等來展現,教師可以通過引導學生進行音樂欣賞,討論音樂的高低變化,歌者的情緒波動以及頻率的變化來感受音樂的流暢頓挫之美,帶領學生進行深入的剖析,一點點抓住學生好奇的心理,對音樂進行更好地了解,使學生更好地貼近作品,貼近生活,也貼近自己。這樣也是提升學生審美能力的一種重要方式;最后,音樂是情感的藝術。音樂作品寄托了作者的感情,是歌者和作者,情感升華的結晶,是傳遞作者情緒、感情和價值觀的重要媒介。通過對作品感情和價值觀等的剖析,學生可以了解作者的內心世界,找到與自己心中所共有的契合點。另外,剖析作者的情感和價值觀,可以對學生產生重要的影響,這時候,教師的引導就非常重要,好的音樂作品所表達出的情感和價值觀能夠對學生起一個很好的指導作用,從而達到影響學生精神世界,提升審美能力的作用。
三、明確美學教育的重要性,做好審美教學
在新課改下,審美能力的提升成了教學改革的重要方向,尤其是在音樂教學上,審美能力的提升已經是教學改革的必經之路,現在越來越多的地方需要檢驗我們的審美觀和審美水平。學習上,尤其是在音樂上,我們需要鑒賞,音樂作品的好壞,對音樂作品要有一個深入的剖析,才能客觀準確的評價一部作品,這時,沒有足夠高的鑒賞力和審美能力是辦不到的。審美時時刻刻存在于我們的學習和生活中,在遇見不同的意見時,我們需要調動自己的全部知識進行判斷沒選擇最佳方案,小學時期的審美能力的培養,對學生在今后的學習和生活中,所達成的成就和高度有很大的影響。
四、結束語
小學時期,學生的審美能力會隨著教師的引導的深入而逐步有所提升,而提升小學生的審美能力,對提升小學生對今后生活與學生中的事物的鑒賞力有著重要的作用。小時候打下的基礎有多堅固,學生在以后的日子里的審美高度就有多高。審美能力的提升是非常必要的,這不僅僅是新課改下教學改革的重要方向,更是小學素質教育重要內容,它對學生的影響可謂重大,甚至可以影響學生的一生。本文試圖探究提升審美能力的教學,達到了本文的預期,希望給同行教學提供參考。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