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紅玉
摘要:高中數學高效課堂的建立措施與方案,不僅提高了高中數學教師的教學效率,而且提高了學生的學習效率,在此基礎上,為了實施高中數學的進一步改革和發展,推進高中素質教育、提高高中數學教學成果,需廣大高中數學教師的不斷努力。
關鍵詞:高中數學教學;高效課堂;模式;策略
一、高中數學高效課堂的內涵解析
隨著社會的進步和時代的發展,以往的教學手段已經不能滿足學生日益增長的對知識的渴求。現如今高中數學知識的涉及面越來越廣,其內容難易程度也不同,這對高中數學教師開展教學造成了諸多不利的影響。高中數學教師為了在有限的課堂教學時間內向學生傳遞更多的有用知識并教會學生更多的學習方法,必須以培養學生的自主創新能力為核心,并且教導學生將所學知識應用于實踐中,以檢驗自身所學是否正確以及是否達到教學標準。因此,在推進高中數學改革的過程中,高中數學高效課堂的建設占據著越來越重要的位置。高中數學教師要積極學習教學新方法、實踐教學新手段、傳播教學新思路,努力在原有的教學實踐基礎上,結合教育改革的新要求,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推進學生學習能力的進一步提高,進而開拓高中數學課堂的新局面。高中數學老師在教學的過程中,應當加強自身與學生之間的交流互動,努力發掘學生的興趣點和潛在能力,積極鼓勵學生將理論知識與實踐操作相結合,不僅重視學生的理論學習,更要深挖學生潛在的學習動力。建立高效的高中數學課堂,不能單憑數學教師的一己之力,應當發動學生積極思考,通過建立學生與教師之間的良性交流平臺,讓學生形成創新的、發散的、嚴謹的思維模式以及探究、創新意識。
二、當前我國高中數學課堂開展的現狀分析
(一)缺乏構建高效課堂的意識
隨著課程改革的發展,高中數學教師越來越注重課堂教學的效率和質量,通過分析當前學生的學習情況以及課堂教學現狀,發現了高中數學課堂教學中的一些問題,這些問題直接或間接地影響著課堂教學的高效性.課堂教學中,參與和活動的背后是浮躁、形式化,學生的內在思維以及情感都沒有得到激發.課堂教學中所展現的都是膚淺層面,甚至是虛假的主體性,教師的引導作用以及有針對性地對學生進行點撥和幫助的重要職責都沒有真正發揮出來。雖然在有的時候,課堂的氣氛是熱鬧和喧嘩的,但是也并沒有讓學生真正融入到教學活動中.這主要是因為這樣的課堂缺乏思維的力度,讓學生內心深處不能得到精神愉悅所導致的。
(二)師生缺少有效的互動溝通
在有的課堂教學中,雖然師生和學生都有互動和合作,但是卻沒有實質,學生在沒有問題意識和交流欲望的情形下,只能被動、應付地進行討論和合作,與教師的溝通和交流也是缺乏平等的,特別是深層的交流和思維的碰撞,因此當學生與教師的思想和意見產生分歧的時候,更加會影響到課堂教學的實效性。對于探究式的教學,有的時候也是有形無實的,學生在開展探究的時候,也只是按部就班地假裝出一種探究的氣氛,在沒有好奇心的驅使、思。維的運轉以及質疑的情形下,探究也只能是形式化和機械化,這樣的探究也只是一種沒有內涵的形式化的東西。
三、高效數學課堂教學
(一)注重學生數學學習興趣的培養
在教學的過程中,學生如果喪失了學習高中數學知識的興趣,學習自信心就會喪失,就愈加感覺數學難學,進而導致惡性循環的形成,這對于學生而言非常不利。而學生如果對學習數學知識充滿趣味性,就能夠激發自身的學習欲望,進而可以積極主動地學習數學知識,最終大大地提升學習效率。因此,教師應注重學生學習興趣的培養。首先,教師應要求學生切實明確數學知識在生活實際中的意義和價值,以使學生清楚人們的生活實際跟數學知識密不可分,進而對學生形成一致暗示的影響。其次,教師應借助一系列的教學情境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體會到數學知識的博大精深和巨大魅力。倘若能夠有效地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那么就能夠大大地提升高中數學課堂教學效率。
(二)引導學生自主學習,養成獨立思考的習慣
發揮學生學習主動性是新課標的重要要求,進而實現學生自主進行探究學習的目的。提升學生思維能力是數學學習的重要作用之一,能夠積極的推動其他學科的學習。高中數學教師不僅應當將課本上的知識傳授給學生,還要加強學生獨立思考和自主探究能力的培養,進而實現建設高中數學高效課堂的終極目的。提升學生的綜合能力是建設高中數學高效課堂的重要目的,高中數學教師應當在課堂上有效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其中總結反思、獨立思考是培養的重點。教師在高中數學課堂中應當對學生的自主性和能動性的形成進行有效引導,讓學生在獨立思考、質疑問難中獲得新知識和新思維。學生的自主探究和獨立思考能力是高中數學高效課堂建設的重點所在,高中數學教師應當在數學教學計劃中納入這兩項能力的培養,通過學生主動探究和獨立思考的學習習慣的養成,推動數學學習效率的提升,進而實現提升教學質量的目標。
(三)實施分組教學模式
分組教學就是立足于學生存在的相應差距,根據學生自身的能力、愛好興趣、發展優勢、學習成績等一系列要素,科學、客觀地對學生實施分組,在條件相似的學生劃分為一個小組,如此不但有助于學生學習熱情的激發,減少心理上的落差感,而且有利于教師創設高效的教學課堂。教師能夠實施有針對性的教學,結合層次不同的學生實施更加有效的教學。針對學習基礎較差的學生來講,教師能夠重點地講解教材上的知識,而針對學習基礎較好、學習潛力較大的學生來講,教師能夠在更加廣闊的范圍與更高的層面上實施教學,進而使層次不同的學生都可以取得發展和進步。具體而言,將整個班集體的所有學生劃分成為若干學習小組,通過小組的方式實施教學。在正式上課前,由各個小組的組長結合教師預留的提綱安排小組學生進行預習,以及提出自己的問題和疑難之處。而在教師正式上課的時候,首先對學生的預習成效進行檢查,然后對各個學習小組的提問進行解答,緊接著教師在教學課堂上檢測學生,在檢測完學生之后,教師進行必要的評價,最后,教師為學生講解下一堂課的預習內容和重點問題。
參考文獻:
[1]趙妍論. 如何加強高中數學高效課堂的建設.中國校外教育,2012,17:94.
[2]虞安群. 加強高中數學高效課堂建設的思考語數外學習(高中數學教學),2014,04;23.endprint